《电影文学》,坚守电影文化的阵地

 

  小白楼不仅是孕育电影剧本的摇篮,还是《电影文学》的诞生地,其总编室便设在小白楼的一楼。1958年8月间,创办一本电影文学刊物成为当时长影总编室的重头任务。很快,“创刊号”上的内容被确定下来,总编室的工作人员从众多电影剧本中挑选出三部,刊登在“创刊号”上,分别为《百舸争流》《钢珠飞车》和一部中苏合作撰写的《风从东方来》。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标准答案: 《桥》

  1958年夏秋之交,正值“创刊号”紧张编辑之际,恰逢郭沫若先生来到长春,大家都认为这次机会十分难得,先后四次拜访,最终获得了郭沫若先生亲笔书写的“电影文学”刊名。1958年国庆节,经过近两个月的紧张工作,《电影文学》创刊号问世,洁白的封面上一条金色的电影胶片纵贯上下,简洁、清新、明快,让人一眼便能知晓杂志所表达的主题。

 

  从世纪80年代开始,在市场化的浪潮中,许多电影艺术杂志或停刊,或改版,没能坚守住电影艺术这片阵地。然而,《电影文学》却依托着长影的人才资源与品牌优势,成为少数“守望者”。2008年,《电影文学》创刊50周年之际,全新改版的杂志与广大读者见面。由原本的“黑白片”华丽变身为彩版,内容也更加丰富,将一个更加完整的电影世界呈现在新老读者面前。

1949年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标准答案: 《桥》

 

1949年7月,在第一次开文代会时,看过影片之后,热情地与主创人员握手说“看了你们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他们说电影拍的不好。说:“不,很好,因为是我们自己的电影,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中国工人阶级登上银幕了。”

 

《桥》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五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特别是在题材选择上鲜明体现了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思想,使之成为新中国电影与旧中国电影划清界限的代表作,这是新中国电影事业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思想的新起点。


上一篇:党组是党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
下一篇:党纪处分决定作出后

敌人的荣誉

关于电影消费的市场调查问卷表

辽宁一动物园鹦鹉满嘴东北味

新华社官方谈生育政策,...

卫健委怎样理解生育政策...

卫健委官员未来生育政策...

卫健委员會增强生育政策...

17岁學生怎么兼职赚钱,...

学院教职工体育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表

浅谈地质灾害及其分布规律【2498字】

磁流变液可控阻尼离合器的设计+CAD图纸

小學生语文學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2255字】

crm成功案例分析crm成功案例

股票个别风险和预期收益率的关系

浅谈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传...

陶渊明赠答诗与嵇康赠答诗文献综述

關于民办高校人才队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