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
一。引言
自2000年中国证监会为推动证券市场的蓬勃发展,倡导超常规。创造性地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至此的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不断壮大,其对资本市场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在2004年陆续出台政策,对于证券投资基金。保险资金以多种论文网方式直接投资资本市场表示大力支持,机构投资者进一步加速发展,呈现各类机构投资者齐头并进的多元化发展格局。理论上,随着机构投资者的不断发展,其独立于公司控股股东和外部中小股东的地位,机构投资者相对于个人投资者在资金筹集和信息获取方面更具有优势,因此更加有利于发挥其积极的监督作用,然而不同的学者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可能存在积极主义或者消极主义行为,因此机构投资者是否发挥其积极作用仍有待考证。
鉴于机构投资者是否在公司治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因此其是否能降低内外部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助于解决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剥夺问题,以及降低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进而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答案也不得而知。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机构投资者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货币与金融词典中的定义,机构投资者作为专业化金融机构,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主要负责对长期储蓄资产进行恰当管理。这些机构管理着投资基金。养老基金。人寿保险基金或信托基金,并安排专业人员对这些资金进行专门管理和运用。
根据Black法律词典中的定义,机构投资者就是大的投资者,例如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以及用他人资本金进行投资的机构等。
根据严杰编著的证券词典中的定义,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相对,是将信托资金或自有资金进行证券投资活动的团体。该团体主要包括证券公司。信托公司。投资公司。保险公司。银行。基金组织和慈善机构等。
(二)权益资本成本
根据新帕尔格雷夫货币金融大辞典中对资本成本的定义:资本成本是投资者投资商业地产要求获得的预期收益率。公司经理若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通常把资本成本作为评价投资项目的贴现率或最低报酬率。“根据MM理论,资本成本可划分为债务资本成本和权益资本成本,权益资本成本也称为股权资本成本。债务资本成本比较容易确定,一般指的是债务人和债权人之间借款合同中事先约定的借款利率,而权益资本成本是权益投资者所要求的必要报酬率,亦即股东所要求的最低报酬率。
三。机构投资者持股与权益资本成本研究综述
从目前的研究文献来看,国内外学者为尚未达成一致结论。从机构投资者本身的性质来看,国外研究者Gillan和Starks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这一群体通常会避免投资某一特定公司,这往往会增加该公司的资本成本。而Ashbaugh等则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股权融资成本正相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高风险的投资,并利用其投票权寻求利益。范海峰和石水平从信息披露的角度分析,认为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会增强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从而可以降低股权融资成本[1]。
石美娟。童卫华(2009)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可以发挥其积极的监督作用,凭借其各种优势降低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代理成本,促进了公司价值的提升[2]。而唐跃军。宋渊洋所持观点则有所不同,研究发现异质性机构投资者的治理效应不同,部分机构投资者仍旧是短期主义者,以用脚投票“的方式参与或退出公司,以寻求短期利益为主,并不实质参与公司治理[3]。
范海峰和胡玉明(2016)研究发现,证券投资基金作为独立的机构投资者,能够有效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其持股比例与股权融资成本负相关,而社保基金和保险基金类机构投资者的独立性较弱,其持股比例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Atting(2012)等通过实证分析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期限对公司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期限与权益资本成本呈现负相关的关系,这主要得益于其信息获取等方面的优势[4]。
张婉君(2011)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持股与资本成本呈现负相关的相关关系,但他的研究将机构投资者视为同质性,而没有考虑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资本成本的影响及其程度的大小,且研究中没有采用相关的公司治理类控制变量。
四。结论与未来展望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回顾,我们认为,机构投资者与权益资本成本之?g的研究存在以下不足:
(一)对机构投资者对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进行验证,通过回归分析得出机构投资者是否发挥的良好的治理效应,并未对参与公司的治理的方式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缺少对机构投资者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动态性和全面性的分析
现有的研究主要是简单直观的分析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正向和负向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缺少对机构投资者与权益资本成本之间动态性和全面性的分析。
论机构投资者持股对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