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树立正确的身份认同,党员才能够时刻铭记第一身份,明确政治定位。总强调,任何部门、任何身份和职务的党员,“首先要明白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在现代社会中,党员仅仅是个体多种身份中的一种,党员个体还扮演着家庭、社会和工作中的角色。在大是大非面前,党员要想坚守政治站位、牢记第一身份,首先要明确“我是谁”,认同自己的党员身份所代表的责任担当。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 的手段对待党员标准答案:党章和国家法律
只有广大党员树立广泛的身份认同,中国党的理论和政策才能够转化为具有社会整合作用的政治信念与政治行动。换言之,党员的身份认同是支持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前提,广泛的身份认同是统一思想的第一步,也是党的领导得以贯彻的重要保障。党员身份的特殊性,决定了党员必须对党的政治诉求、组织方式、指导思想以及实践等持肯定和支持的观点。这种观点是每一个合格党员必须具备的思想意识,这种身份认同,实际上也就是所说的“思想上入党”。只有广大党员都在思想上入党,这种广泛的归属感与趋同心理形成的党内思想团结,才能够演化为贯彻党的政策方针的内在自觉。加强党员的身份认同,是帮助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和纲领、铭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路径。一般而言,身份认同既是包容的,又具有排他性。但中国党的性质决定了党员群体不是为了以身份塑造优越感,而是更好地为其他群体服务。与其他身份认同不同,党员身份认同不仅包含了关于“我是谁”的意识,还包含“我从哪里来”的独特认知。党员脱胎于人民、植根于人民,是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因而,中国党的宗旨、纲领、初心和使命,都是为了人民。党员的身份认同,说到底是不能忘本。只有不忘本,才能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不忘本,才能时刻牢记自己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不因为自身身份的不同而产生高高在上、脱离群众的思想,才能说好群众话、解好群众忧、办好群众事、当好群众的利益代表。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 的手段对待党员标准答案:党章和国家法律
身份自觉
自觉既是指自己有自知之明,也是指自己主动去做的意识。这里的身份自觉属于后者,是一种群体认同。党员的身份自觉,是党员个体在党组织中进行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身份的自觉塑造。党员的身份自觉所强调的,就是党员在认同自己身份的基础上,意识到自己应当具备怎样的品质,意识到自己有何应为、有何不为。具体而言,党员群体普遍认同的群体特质(如为人民服务)成为一种普遍要求,党员通过主动的自我改造达到身份的标准,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特质的身份意识,是一种认同之后改造和约束自我的冲动和自觉。党员从正式成为党组织的一员开始,就被赋予了与其他非党成员相异的独特标识。这些标识包括党人独有的主义信仰和主义理想,以及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的责任与使命、服从党内的准则与规范、坚守党员的政治立场,等等。党员主动获取这些标识的过程,也是成为合格党员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党员的身份自觉是党员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党员立身的根本。党内严格禁止用违反 的手段对待党员标准答案:党章和国家法律
形成良好的身份自觉,是党员积极主动履职尽责的内在要求。总强调:“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党员身份自觉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有为党工作的主观意愿,愿意履行党员的义务、承担党组织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时代任务。这种身份自觉的特殊性,在于近百年来无数党员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为当代党员留下了优秀的标杆。而要想达到这个标杆,除了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良好的工作能力,关键还要有将自己投身到党的事业中的自觉性。党员只有在充分认同第一身份的基础上,以高度的自觉履行好第一职责,创造一流的工作成绩,获得群众的一流称赞,才能无愧于党员的称号,才有资格与历史上无数的优秀党员并列。党员树立身份自觉,是将党的纪律内化于心的关键,也是对党员行为的一道约束。党的纪律建设既涵盖了党内法规以及人民监督等外部规范的内容,也包含党员自我约束的内在要求。党员自我约束的内在建构,本质上就是长时间的行动自觉形成稳固的主体意识的过程。严明的纪律作为党员与其他党派和群体的重要区别,自觉守纪是党员身份的标准和标志。党员身份自觉的建构过程,就是把党员的身份当作镜子,把党的要求和党的规章制度当作量尺,时刻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自己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