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Josmar Davilson Pagliuso, Geraldo Lombardi,Leonardo Boiler,JournalofEnergyResearch。Vol。24,pp。1065

GoldsteinJr。:ExperimentsontheLocalHeat Transfer 1079, (2000)。和旋流分离器的屏式受热面的热传递系数是按照不同的锅炉负荷的相对运转数据计算出来的。此外,水冷壁的传热系数是根据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回路的热平衡计算出来的。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这些加热表面的传热系数也增加,并且水冷壁的传热系数比压板加热表面的高。在高负荷锅炉中外置热换器的传热系数是最高的,旋风分离器的传热系数是最低的。因为燃烧的煤与一号锅炉设计的煤是不同的,其灰分含量比设计的煤的含量低很多。按照运行数据计算出的传热系数比以前的设计值低,这就是为什么1号锅炉的床层温度在锅炉运行中相当高的原因。

毕业论文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传热系数、计算

绪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循环流化床(CFB)燃烧在中国一直被认为是现行的清洁煤燃烧中的一项技术。已被广泛应用的CFB锅炉与传统的燃烧系统相比具有很多优点,比如:令人满意的脱硫效率,高燃烧效率,低的NOx排放,燃料适应性广,控制系统方便,投资和运营成本较低。有效的氮氧化物控制和高脱硫效率是它的两个利用低品位煤时非常吸引人的特点。随着全球环境协会对大气排放实施更严格的规定,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成最好的清洁煤燃烧技术之一,并且,全球的循环流化床锅炉使用范围在扩大。截至目前,在中国有很多30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已投入商业运营中,第一台参数超临界46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已在波兰的Łagisza电厂投入运营,一台60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被安装在中国的白马电厂。

随着锅炉容量的增加,它需要更多的受热面积来控制炉内温度,这样就必须增加锅炉的高度。但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实际一个300兆瓦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的高度被限制在40米以下,因此,必须增加附加的传热表面来控制炉内温度。这些附加的传热表面也有不同的受热面类型,比如:外置式换热器(EHE),Ω型加热表面,压板加热表面,蒸汽冷却式旋风分离器。加热表面的传热系数是影响炉膛内的温度和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布置的一个关键参数。文献综述

从炉床到水冷壁,选择正确的传热系数对于CFB锅炉的设计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超临界情况下。此外,屏式受热面的爆管事故的频率,是各类受热面中最高的,高达40%左右。高温是导致管子破裂的一个重要因素,旋风分离器的传热过程与炉床的传热过程是不同的,在旋风分离器中,固体颗粒围绕分离器表面高速旋转。有许多文献描述旋风分离器的性能,但很少有对描述旋风分离器的传热有价值的。外置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计算对于锅炉的设计和运行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准确计算上述这些加热表面的传热系数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本文研究了在不同的负载下,实际操作中的三种300MWe亚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从而提供不同的加热表面的热传递系数的运算结果。上述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超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规模的扩大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600兆瓦和800兆瓦超临界压力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设计和商业化。

300兆瓦商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30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主要布置类型

商业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受热面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1)炉膛周围布置水冷壁+炉膛周围布置屏式受热面+固体循环回路中布置热旋风分离器。(2)炉膛周围布置水冷壁+固体循环回路中布置外置热交换器+固体循环回路中布置热旋风分离器。(3)炉膛周围布置水冷壁+炉膛周围布置屏式受热面+固体循环回路中布置蒸汽冷却旋风分离器。对于锅炉设计和运行研究,非常有必要知道这些主要表面的传热特性。结果从三个商业300兆瓦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计算和分析中得到。循环流化床锅炉受热面的不同布置方式可见图1,1号锅炉,2号锅炉,3号锅炉分别代表1型锅炉,2型锅炉和3型锅炉。图1显示了受热面的三种主要布置类型。

上一篇:数字通信技术在塑料挤出工艺中的应用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下一篇:碳化硅电器元件的应用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脑电图像P300机器人手臂运...

5300TEU集装箱船规格书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非线性循环行为混杂纤维...

质量有缺陷的滚动轴承振...

快速热循环注塑模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快速热循环注塑模具英文文献和中文翻译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