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住宅产业的提出,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需要,是产业经济的产物,不是一般的三次产业分类,而是系统化的产业概念。住宅产业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住宅产业系指从事住宅设计。建造及其构件。配件的生产和销售及其经营活动的总称。广义住宅产业,应从住宅商品的形成过程向前延伸,包括项目的策划。规划设计论文网。住宅部品的研发生产与流通供应。施工建造,向后延伸包括住宅交易。物业管理。住宅金融等。
关键字:住宅产业发展建筑经济
1住宅产业发展与现状
1。1住宅产业发展的历史沿革
建国以来,在国家经济体制和宏观经济政策影响下,住宅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一步步成长。成熟并走向健康发展的历程,基本可归纳为休眠期。复苏期。成长期。变革期和发展期。
1。住宅产业的休眠期(1949~1978年)。由于受到先生产。后生活“的政策影响,城镇住宅建设总量只有近5亿护,人居居住面积仅为3。6m2,人民居住水平与建国初期相比未得到提高。这一时期,住宅产业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2。住宅产业的复苏期(1979~1990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给住宅产业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沉寂了30多年的住宅与房地产业开始复苏,进入了探索和改革发展时期。国家在发展住宅建设,改善人民居住条件,培育住宅与房地产市场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和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为住宅与房地产业的振兴与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尤其是从1980年4月同志发表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开始,全国开始了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探索,住宅与房地产业进入到第一次快速发展阶段。住宅投资从1978年的39。21亿元增长到1990年的498。34亿元,累计投资3222。85亿元;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由3752万m2增长到17317万m2;城镇人均居住面积由3。6m2增长到6。7m2。这一时期,住宅建设的特点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逐步成为当时的主要建设模式。在规划理论上逐步形成居住区_居住小区_住宅组团的规划结构,并有较完善的公建配套,如:影剧院。百货商店。医院等。在住宅与房地产开发领域,一批新型的房屋开发公司开始诞生,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住宅生产领域开始工业化住宅生产方式的探索,装配式住宅。内浇外挂住宅。框架剪力墙住宅等新型建筑体系得到快速发展,预制构件厂。墙体材料厂。厨卫洁具厂。门窗厂。混凝土集中搅拌站等一批新兴产业应运而生。在住宅管理与服务领域,开始了专业化。现代化管理模式的探索,项目的策划。物业管理。住房金融。住宅及部品流通供配等新兴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经过十几年的探索和发展,住宅产业在恢复中探索,在探索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在改革中完善,住宅建设已经步入了产业化发展轨道,成为国民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行业,住宅产业的效应初见倪端。
3。住宅产业的成长期(1991~1995年)。1992年,在同志南巡讲话的推动下,住宅与房地产业在有利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得以全面迅速发展。同时,外商投资为住宅与房地产业发展增添了新投资来源。城镇住宅建设投资由1991年的640。83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3278。19亿元,平均年递增659。34亿元,1995年的住宅投资比1978~1990年13年累计投资3222。85亿元多55。34亿元;城镇住宅竣工面积由19240万m2增长到37489万m2人均居住面积由6。9m2增长到8。1m2。从1993年下半年开始,由于经济的过热增长,导致了通货膨胀等多方面问题,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力度,出台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一系列法规措施,标志着住宅与房地产业进入了法制化的轨道。从1993年到1995年,住宅与房地产业经历了顶峰。受挫相持。理性回落和平稳发展的过程。这一时期,住宅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住宅建设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社会化大生产的方针,注重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提出住宅建设走规模效益的道路。住宅建设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和成长,住宅科技发展取得明显进步,1995年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25。4百分号。同时,全国开展了城市住宅小区建设试点工作,使住宅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规划设计理念。施工技术及质量。四新成果的应用等方面,推动了全国住宅科技的发展,引导了住宅产业的健康发展,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初步显现。
4。住宅产业的变革期(1996~2000年)。199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住宅建设作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住房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个中心,住房分配制度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住房市场化进程加速,城镇住宅建设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使城镇居民已经成为住房投资和消费的主体,住房二级市场的开放和住房市场体系的加速发展,市场机制在住房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在住房制度改革等政策引导下,城镇住宅建设持续快速发展,跨上一个新台阶。住宅建设经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国民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等宏观经济环境的不利影响,经受了住房消费主体转变以及居民消费预期下降的考验。2000年住宅竣工面积54864万m2,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0。3m2,城镇住房短缺时代基本结束。住宅建设已逐步由数量增长转向数量和质量并举的发展阶段,住宅建设方式依靠积极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逐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住宅产业现代化试点工作大纲(建房[1996]181号)文件的出台拉开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序幕,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文件的出台,将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工作推向了高潮。2000年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总体框架,并取得了明显成效。2000年住宅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增长到31。4百分号。这一时期,住宅产业发生了重大变革,其特点是:在生产领域,以增量和质量发展为主要特征,组织大规模的住宅生产与供应,住宅的生产方式在逐步转变,住宅的质量稳步提升,居住条件和环境在逐步改善。在分配。流通领域,以城镇住房货币化分配为核心政策,构建住宅商品化。社会化的新体制,相应的市场政策陆续出台,交易日趋活跃消费领域,以物业管理为基本制度,提高住宅消费的市场化程度,较好地满足了群众日益提高的住房消费需求。这一系列变革,是一项产业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也标志着住宅产业逐步走向持续健康发展阶段。
5。住宅产业的发展期。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住宅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的地位已经确立。住宅建设顺利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型发展方式向市场导向型发展方式的转变的第一次重大转折,住宅产业已进入了持续。健康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需求为中心,面向百姓,面向未来。面向百姓,就是面向现实的有效需求,面向广大不同消费层次的需求;面向未来,就是面向需求特点的变化,面向需求的趋势。保持住宅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坚持以需求为中心。需求决定着发展,发展适应需求,需求刺激发展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保护需求。培育需求和刺激需求的核心是住宅的质量和成本。提高住宅质量,降低住宅生产成本的根本出路是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是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不断提高住宅的综合质量,提高住宅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降低住宅成本是新时期住宅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任务。为引导和带动住宅产业现代化,开始实施国家康居示范工程“,通过先进适用成套技术的集成和推广,全面提高住宅建设的质量,创建新世纪换代住宅的样板,加快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示范性带动和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实施。
1。2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
住宅建设进入到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住宅建设投资逐年增长,住宅消费市场日趋活跃,住宅产业从投资与消费两个方面有效地拉动了国民经济增长,已经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特别是九五“期间,住宅建设保持快速。健康发展态势,住宅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突出。1996年至2000年城乡住宅建设投资达到31615。95亿元(其中城镇21442。86亿元),比八五“同期增长119。5百分号(124。8百分号)。2000年城乡住宅建设投资7594亿元(其中城镇5435亿元),占当年GDP的8。49百分号,占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3。28百分号。据国家统计局有关专家按市场法和成本法两种办法初步估算,城镇住宅与房地产业增加值约为5400亿元,占GDP的比重约6百分号左右。2000年GDP增长中,投资(9。3百分号)贡献41。94百分号,其中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额的30百分号,拉动GDP增长约1个百分点,诱发建筑业。制造业。采矿业等几十个相关产业产出增加共2700亿元左右,诱发系数达1。5。九五“期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23。8亿m2,平均每年建设住宅4。8亿m2。2001年城镇住宅竣工面积5。4亿m2,个人购买商品住宅的面积同比增长20。8百分号,所占比重达到93。9百分号,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百分号。住宅产业已经成为新经济增长点和新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效地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1。3住宅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深化,住宅产业的宏观调控体系。市场体系在不断的完善。分析和研究住宅产业发展,应从基础抓起,重点集中于建立完善的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因此,从狭义住宅产业范畴研究住宅产业是当前发展住宅产业的基础。住宅产业现代化体系受体制和国情的影响,起步较晚,还处在探索阶段,与国外发展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从科技发展领域看,主要表现在:
1。住宅建设还未摆脱粗放型生产方式。住宅产业的缺陷暴露明显:主要表现概括为二高二低“_物质消耗高。能源消耗高,生产率低。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低。能源消耗为发达国家的3~4倍,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5~1/6,科技进步对住宅产业发展的贡献率仅为31。4百分号,与发达国家的60百分号~80百分号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按照国际通行说法,科技进步对产业的贡献率超过50百分号才算是集约内涵型发展的产业。
2。住宅技术的发展仍以单项技术推广应用为主,技术上缺乏有效的集成和整合,尚未形成完整系列的建筑体系。尤其是国外已比较通用的钢结构住宅。木结构住宅。装配式住宅。混凝土砌块等新型建筑体系缺乏相应的配套技术及相关规范。标准,推行起来难度较大,难以形成规模效益。
3。住宅部品的工业化水平还较低,尚未形成系列化。规模化生产体系。住宅部品的配套性。通用性差。生产规模小,特别是规范住宅部品生产的模数协调工作滞后,阻碍了住宅标准化。通用化住宅部品体系的形成。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