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
蒙古族具有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这些非遗的保护当中,也面临了更大的难题。对于学术界来说,始终致力于研究保护蒙古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十分重要的保护方式,通过文字。图表。图像。声音等方法,保论文网留下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特定管理方法进行存档,从而实现更为有效的保护。
一。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
蒙古族是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在新疆。青海。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局部地区以及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聚居。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蒙古族产生了十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体育。游艺。杂技。民间音乐。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民俗等多种形式。根据相应的评定标准,其中包括了1项世界级非遗,6项国家级非遗,29项自治区级非遗。其中,较为著名的包括蒙古族谚语。祝赞词。萨吾尔登。赛马。博克。鹿棋。绰尔。呼麦。长短调民歌。蒙医。蒙古包等。
二。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可行性与特殊性
(一)可行性。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采取档案式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具有良好的可行性。首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征和档案具有一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其次,科技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现代技术手段,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保护中,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最后,在国家先后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当中,对于档案式保护具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因而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提供了法律支持。
(二)特殊性。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当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档案信息资源,在获取当中往往面临较大的困难。其次,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目前缺乏充足的人才保障。此外,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要求,需要对相应的文本。视频。实物等资料建立档案,需要应用到跨内容关系建立。统一存储与检索。电子档案库建立。格式转换。剪辑加工等操作。
三。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策略
(一)建立专门档案。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当中,首先应当对专门的档案进行建立,在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10个大类当中,应当对蒙古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建立,然后分别对相应的文字档案。图片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进行建立。最后,要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妥善的保护,根据各种不同类别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的特点,对相应的管理制度进行建立,并且专门划拨经费进行支持,建立专门的场地,更好地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档案式保护。
(二)加快专业人才的培养。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主要采取传承人化。清单化等方法。不过,在这些传统的保护方法上,并不能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提供更多的人才。在档案式保护的实施当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及技术人才做保障,才能够确保档案式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国家应当注重对相关专业人才的大力培养,并不断宣传和普及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意义和重要性,使更多的人愿意主动投身其中,为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式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形成跨区域共享机制。由于蒙古族聚居地具有较大的跨越性,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地,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具有较大的跨越性。而在现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中,主要是属地管理的方法,申报成功后,划归到某个行政区域进行管理,使其获得显著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针对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泛分布的特点,为了对其进行更为有效的档案式管理,应当建立长效保护机制,在关注区域社会利益及经济利益之外,实现良好的跨区域共享机制,从而提高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的效果。
四。结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形式,经历数千年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多彩。蒙古族作为一个人口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具有较为悠久的发展历史,因而也产生了大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当中,针对其独特的特点,应当采取档案式保护的方法进行保护,充分认识到其可行性及特殊性,从而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保护。
蒙古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式保护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