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构建
目前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就是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具体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二是科研行为出现异化。破解以上问题的核心就是要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通过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改变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不断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论文网中的决定作用和企业在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深度融合。本文以嘉兴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例,力图对地方政府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如何构建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做一些实践探讨,为同类城市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参考。
一。嘉兴在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设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取得的成效
嘉兴作为浙江省省辖市,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提出了聚集国内外高端生产要素打造高科技成果重要转化基地的发展目标。这些年围绕以上目标不断探索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科技管理投入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在促进科研与生产。科技与经济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有效提升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嘉兴所辖的五县(市)自2000年起,连续十多年入围全国百强县,嘉兴市也被确定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市。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浙江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可见,嘉兴在科技创新改革方面走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一)聚集了大批国内外知名院校。海内外高端人才等高端要素
截止目前,嘉兴先后引进了清华大学。中国科等40余家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并与中国兵器集团。韩国庆北科技园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了战略合作。初步建立了浙江清华研究院政产学研金介用“的七位一体“发展模式和中科院应用技术研究所实验室―中试孵化―工程化推广―生产基地“创新模式;建立了长三角科学仪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光伏光热及其装备技术产业创新联盟等一批产业技术联盟;乌克兰国家科嘉兴分中心。中俄技术转移中心和巨石玻璃纤维浙江国际合作基地等一批国际型创新载体。另外,还通过柔性引进的方式,建立了6批37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其中8家被认定为浙江省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拥有9家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8家省级试点博士后工作站。
(二)建立起多层次。多领域。广覆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一是建成各类平台联动。集聚与优化开发格局。建立起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国际商务区)。嘉善经济技术开发区。平湖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龙头,与嘉兴港区。嘉兴工业园区等11个省级开发区相呼应,以56个市镇工业园区为补充,点面结合。多层次联动开发的格局。二是以高新园区的建设带动特色经济的发展。目前已有3家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7家国家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三是大力推进多维度高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目前正加快推动嘉兴科技城。嘉兴光伏高新园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等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四是构筑高效孵化服务体系。目前嘉兴市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13家,拥有孵化面积60余万平方米,已累计投入资金15亿元,在孵企业980余家。
(三)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和服务环境日益优化
在不断加大各级财政对院校院地合作创新支持力度的同时,着力在优化环境。改善服务。强化支持上下功夫,把强化金融。中介服务支持作为推进院地校地合作创新的主要着力点。一是强化政策聚焦效应,已初步建立起创新。产业。人才三大政策体系与激励机制,包括关于加强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加强创业创新领军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的若干意见等。二是加快探索科技与金融有效对接的途径,初步形成财政科技投入。科技信贷。科技担保。科技保险。科技创投。创业板融资等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建立起政府引导。银行主导。中介机构参与“的科技金融大格局。三是积极搭建功能健全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服务平台,把网上技术市场与实体专场对接会有效融合起来,遵循市场导向,优化科技资源配置方式,推进创新主体与市场主体。创新成果与现实生产力的有效对接,使科技项目对接和成果转化渠道通畅。便捷。高效,把科技创新优势尽快转变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优势。
二。嘉兴在推动高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科技成果本身并无高低之分,政府部门通常所说的高科技成果往往与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连结在一起。从科技投入方面,即R D活动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万人拥有R D活动人员数和规模以上企业R D活动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等三个指标来看,嘉兴的整体情况比较理想,均高于浙江省平均水平,但是从科技产出综合评价来看,嘉兴情况并不理想,仍存在平台规模偏小。能级不高以及科研成果产业化低等问题,科技投入产出不匹配问题还比较突出。
(一)供给导向创新政策不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领先市场形成
通过研究梳理,可以看出嘉兴近年来为加快科技创新。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出台的各类政策。计划本质上都是通过激励技术知识的生产和优化成果转化环境来增加创新资源和高端要素的供给,因此说这些政策大都是供给导向的。这些政策虽然对于形成本土市场的技术优势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创新需求关注不够,不但难以形成国内领先市场需求规模,而且直接引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多集中在政府拉动模式下,依靠市场拉动企业自发模式产业变革尚未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政府就很难引导企业在创新技术商业化和国际扩散的过程中完成技术学习和追赶,缩小与西方发达国家差距的战略目标。(二)商业模式创新的缺失不利于产业价值链的运动和创构
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管理领域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甚至比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更有难度,其实质就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随着嘉兴经济发展阶段由投资推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技术层面创新已越来越受到政府的重视,但是对于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和实践均较薄弱,至今尚未出台过鼓励和支持商业模式创新以及创新需求方面的政策文件。鉴于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主要集中在创新投入方面,以及国家。省。市政策体系没有形成有效的错位,造成经费重复投入和研究成果后期管理薄弱,不但导致科研异化行为增多,并且引致很多企业以争取政府支持为目标,惧怕试错,惰于创新创业,从而丧失了挖掘和开发原创市场的机会,也就出现了有技术原创,却因缺乏商业模式创新,从而无法有效推动产业价值链的运动和创构,无形中创新价值链的方向偏离了市场。这样既不利于创新价值链的生态系统形成,也不利于催生新兴产业的发展。
(三)政府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流失现象严重
嘉兴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批创新平台,聚集了一批大院名校,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数量逐年增长,高校和科研机构科技活跃度和技术创新能力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各类项目的行政管理部门分割,加上对政府资助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尚没有法律层次上的专门规定,因此各类项目研究后产生的科技成果并没有一个统一管理,地方政府无法准确掌握全市科技成果存量情况。在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方面,目前官方还缺乏统一的统计口径。测算标准和跟踪评价指标体系,对政府资助项目的研发成果后期管理还处于薄弱环节。政府财政资金支持下由大学。科研机构等产生的科学知识。应用技术。产品原型以及相关经验。技术诀窍等科研成果流失现象严重。
(四)网上技术市场的中介服务和监管体系尚不健全
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科学测算依据和权威评估机构,导致网上技术市场发展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逆向选择问题,即由于网上技术交易平台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会因低估或高估科技成果价值而给转让或受让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制约了技术市场的发展。二是政府对于网上技术交易的补助政策只是针对技术交易“的而没有包括需求解决“,可能会引致交易双方释放虚假交易信号,甚至可能吸引企业家从生产领域转移到非生产性的寻租活动中。三是网上技术市场交易平台建设没有和提供服务的相关要素有效衔接起来,围绕成果转化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没有有效参与进来。以上因素的存在,直接制约了创新成果的推介和转化。
(五)地方科技政策存在着滞后性和有效性不足问题
课题组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嘉兴300余家企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情况进行了调研。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制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依次是:一是创新人才的短缺,二是缺乏有效的市场需求信息,三是企业自身承担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风险能力薄弱(嘉兴企业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普遍尚未建立),四是缺少创新资金的支持,五是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偏差。由此可见,不同创新主体之间在科技资源配置。创新价值取向和创新节奏的协同上还不够,致使虽然企业的创新意识有所增强,但是由于创新资源的网路流通渠道还不畅通,政(政府)。产(企业)。学(大学)。研(科研机构)。金(金融机构)。介(中介机构)。用(市场)“的合作深度还不够,以及企业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高风险无法有效防范等原因,企业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活力尚未完全释放出来。以上问题实际上早已凸显,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目前科技体制的改革,主要采取的是由上之下逐层推进方式,这样一来,地方科技政策在解决科技需求过程中的时效性和靶效性就受到了制约。
三。嘉兴区域创新政策体系设计构想
(一)聚焦国际市场,建立领先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政策
经济全球化下,企业通过价值链全球布局来参与国际竞争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因此地方政府创新政策也要面向国内和国际大市场,建立起领先市场需求导向的创新政策,规避地区个性化市场的形成。结合当前嘉兴企业主要以快速跟随方式获得后发优势的实际,政府应着重从完善市场竞争秩序,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和培育国内领先市场需求方面入手,制定出台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制定扶持商业模式创新,特别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商业模式创新扶持政策文件,在科技项目立项。科技成果奖励。市级精英引领高层次人才项目。财政税收优惠等方面大力扶持商业模式创新项目,帮助企业克服新技术产业化和商业化的障碍。二是在嘉兴具有领先优势和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强该产业外部市场需求偏好信息的搜集,密切关注国际领先市场的发展动态,制订与这些国家规制相似的规制和采购政策,为企业实施快速跟随战略提供帮助。三是在嘉兴战略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市场中大力引进国际生产网络,推动国内企业与最终产品生产者和最终产品使用者之间的联系,为企业率先识别和采用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创新设计创造条件。四是加强对国内物流企业和相关知识产权支持和保护,不断探索物流支撑体系“的新业态。新模式,为生产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渠道构筑新渠道。五是降低内外贸政策的差异,健全国内市场法律环境,不断改善国内的需求质量,引导国内消费者改变需求偏好,把中国购买“的力量转变成本土企业形成创新竞争力和争夺产业主动权的依托。
(二)进一步促进体制机制创新,提振科技服务新业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科技体制改革各项任务做了全面部署,针对科技资源管理行政化和碎片化问题的改革已经陆续展开,浙江省政府提出了主动适应新常态“和加强顶层设计“战略目标,嘉兴政府也应结合地方经济特点,尽快建立政府科技资源市场配置机制,推进科技服务新业态的发展。
一是与上级主管部门政策形成错位,构建高科技成果孵化服务生态。首先,政府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应与上级主管部门的政策体系形成错位。合理补充,加大对市本级科研项目。科研平台等建设项目统筹管理。其次,强化对各类科研项目。研究团队等的科研成果后期管理,逐步加大小试。中试基地建设,以弥补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中的缺失环节。最后针对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企业的需求,大力推进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全程创业孵化链条,构建全要素多维度的孵化服务生态。二是大力发展中介,创新政府科技资源的资助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放大作用。运用地方财力,以高新区为政策载体,培育创业投资等风投机构,培育专业中介服务机构和产业联盟和技术联盟,形成有利于原创型新兴产业自我发展的产业集聚环境和地区创新生态环境。继而将政府科技资源的配置方式,从直接资助。补贴或贷款贴息等投人,转向支持设立创投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通过中介机构运用市场的压力来推动来企业在成本。技术和需求方面寻求突破,促进产业价值链不同环节的重新组合催生原创型新兴产业发展。
(三)明确地方政府职责,提高财政资助科技成果转化率
在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结合嘉兴目前实际,可做以下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地方政府的责任。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本地区已有科技成果的监管和强制转化义务的管理工作。二是组建成果转化机构,协同推进强制转化工作。组建一个由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牵头的,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组成的一个成果转化机构,协同推进财政资助科技成果强制转化工作。三是完善技术转移评价体系,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的考核。尽快出台符合地方的技术转移评价指标体系,对技术转移活动及成效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加强对项目承担单位履行科研经费。研究过程和后期成果管理。四是统筹管理,将项目申报与成果转化有效衔接起来。构建从项目申报。研究工作开展到成果转化形成全程无缝对接的合作管理机制。
(四)加强技术市场法制体系建设,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服务支撑
一是加强对技术市场运行环境的监管,催生网络交易新业态。嘉兴作为浙江省首批科技大市场试点创建单位,可率先制定出台一些嘉兴技术市场建设和运行的具体操作办法,逐步规范技术市场运行环境,切实保障交易人的合法利益,用先进的管理规制引领商业模式的创新。二是组建技术交易所,有效防范网上技术交易中逆向选择问题。组建一个由科研院所。企业和中介共同组成的技术交易所,通过与其他地区网上技术市场的合作,建立起一个广泛而畅通的跨区域技术来源渠道共享平台;打造一支各个领域,包括技术。法律。经济。金融等共同组建成专家队伍,加强对技术交易的监管和知识产权交易的法律保护。三是发布领先市场需求信息,打通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融合。通过创新供给方和创新需求方共同作用,推进科技与金融。人才等方面的深度融合,整合国内外创新因素。
(五)激励企业有效科技需求,促进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的耦合
一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激励企业有效科技需求。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不断凸显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激发企业有效科技需求,通过企业自发的商业模式的创新促进价值链的运动,通过创新要素的流动和融合催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二是推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扩大高科技成果辐射效应。注重数量。规模与结构。质量的有机统一,统筹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平台体系的转型升级。建立孵化器与成果产业化基地的绿色通道与信息沟通。共享机制。三是拓宽科技投入资金的来源渠道,降低高科技成果转化风险。在加强政府为主的引导基金作用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投。信贷。债券。股票等融资形式,构建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投入体系,创建和完善以社会保险为依托的风险机制。四是大力加强中试基地建设,推进产学研合作的模式创新。继续发挥优势,从产学研合作拓展到政产学研合作,建立合作联盟,形成多层合作圈,着力推进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关的产学研合作。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区域创新政策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