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一。战略性贸易政策及其实用性的评论
在西方理论界,近二。三十年来,随着新贸易理论兴起,作为该理论在政策领域的拓展,布兰德和斯潘塞等人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所谓的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tradepolicy)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论文网。规模经济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而言,即为利润转移理论“,其基本思想是由于寡占存在着超额垄断利润或租金,一国政府可以通过贸易干预来影响本国企业及其国外竞争对手的行动,以改变竞争格局,从而达到从国外寡头企业向本国转移利润,提高本国福利的目的。狭义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主要包括三个观点:战略出口政策。战略进口政策和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广义的战略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结合起来,除了上述利润转移“的论点,还包括外部经济“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模型对现实做了极大的简化,从而突出了问题的核心,但正因为如此,其结论的得出依赖于一些严格的假定前提,一旦这些假定发生变化,其实施效果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政府应该采用的最佳政策工具就会发生变化。因此,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后,一些学者提出了种种批评意见,主要可分为经济与政治经济两方面。
在经济批评方面主要有以下观点:1。战略性贸易政策模型对一些特定的前提具有较强的依赖性和敏感性(如,对假设竞争行为。厂商数目。时间选择的敏感性),因而缺乏一般性结论的政策含义。在实际政策制定中,对企业成本。竞争行为。市场结构等信息缺乏准确的了解就不能制定适当的政策。2。战略性贸易政策给本国带来的福利提高并不是很大,对某些支持甚至可能对本国福利产生不利的影响。3。至今在战略性贸易政策领域,还没有明确的标准来确定该扶持哪一类部门或产业,大多是凭经验来确定的。此外,还有人从扭曲理论的框架出发,指出战略性贸易政策未必是纠正某一扭曲的最佳对症“政策。
在政治经济学“上的局限主要可以概括为:1。国家之间同时采用战略性贸易政策进行干预会导致囚徙困境“局面的出现。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实施在出口补贴的筹集。选择特定行业等方面都可能给本国国内带来不利的收入再分配效应。3。政府通过贸易政策支持本国企业竞争会引起道德风险“问题,造成国内企业对政府政策的依赖性,甚至引发直接非生产性寻租“活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4。政府的政策干预可能不适当,其行为可能缺乏应有的效率,其政策决策会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这些都可能导致本国福利恶化。尽管对战略性贸易理论存在诸多批评或质疑,但不可否认,这一观点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积极的意义和贡献。
二。战略性贸易政策在中国的适用性分析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假定是: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理论创立者们已明确提出这些前提条件。我们还应认识到,该理论由西方学者在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提出,对他们来说经济体制是不言而喻的,但对中国这样的转型国家就不同了。市场经济体制是否已经建立起来并处于良好的运行之中,这是判别该政策能否应用的一个极为关键的条件。由于这一条件对西方国家是不言自明的,西方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因此可以把它称为战略性贸易政策应用的隐含条件。
1。转型经济体制是目前适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条件
首先,目前尚缺乏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微观基础。一般说来,企业及企业家的创新活动(组织。制度创新;产品。技术创新)是规模经济产业和垄断利润产业的源泉。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正处在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及市场体系等因素发育不全,创新机制尚未有效建立,最为缺乏的资源就是企业及企业家的创新能力。其次,人为分割封锁的国内市场有碍规模经济的实现。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以保护进口促进出口,需要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国内市场有效规模大,足以实现所需要的规模经济。然而,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有序的国内大市场,这严重阻碍着许多行业及企业实现其必要的经济规模。再次,国内市场运行传导机制及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政企职责不分,有碍政府政策工具作用的发挥。此外,需要指出的是,虽然目前也有一些不完全竞争性行业和规模较大的企业,然而这些行业和企业中的垄断特征并非主要源于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他们多是计划体制和转型体制中的行政因素所致。因此,这些企业通常缺乏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制度与能力,不能胜任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微观主体角色。
2。行业市场结构是目前适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另一前提条件
行业的市场结构不仅是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前提假定之一,而且直接影响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按照产业组织经济学SCP理论,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市场绩效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其中市场结构是逻辑起点。如果我们从战略性产业的市场绩效来考察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有效性,那么根据SCP理论,我们有如下启示:第一,战略性贸易政策有赖于一定的市场结构;第二,政府政策不能割断市场结构与企业行为的相互关系;第三,提高战略性贸易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是提高市场结构的效率,包括企业创新效率。企业规模效率和专业分工效率。
比照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行业市场结构的要求,我们很容易发现目前与规模经济相联系的行业的市场结构多数是低效率。不合理的。这可以从决定市场结构的三个主要因素上加以分析。第一,行业集中度与企业规模方面。目前,的战略性保护候选行业(如汽车。造船。钢铁。计算机。家用电器等行业)的集中度大多偏低,表现为企业分散。规模小,达不到最小有效规模。第二,产品差别化方面。产品差别化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一个主要因素。而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使产品单一化,工业设计落后。80年代初又大量盲目重复引进,生产大多停留在模仿阶段上,而自身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不足,以致产品雷同化。第三,行业进入。退出壁垒方面。许多行业,一方面进入壁垒往往因为企业规模小。产品差别程度小和投资软约束而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市场机制不健全,沉没成本较大和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大量低效率企业无法退出而且产权重组困难,导致行业内过度竞争。
3。其他一般性约束
除了经济体制与市场结构这两大主要前提条件之外,还面临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隐含的其它实施条件的约束,如关于政府的条件约束;关于国际产业分工冲突与贸易报复的约束;关于行业间资源争夺的约束;关于不存在政策性寻租假定的约束等等。而且,这些一般性的限制还因过渡经济体制中的缺陷和行业市场结构上的不合理性而有着比发达国家更为突出的表现。
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工具与国际规则相抵触
当前,经济全球化趋势空前发展,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世界共识,关税减让取得良好成果,发达国家许多产品进口税率近乎于零,任何国家希望通过提高关税保护国内市场必然面临巨大压力;非关税壁垒的灰色区域“也受到种种限制:WTO的贸易政策评审机构每年都对成员国国内政策及贸易政策进行评审,监督各国修正政策对多边贸易机制的背离,使任何具有保护色彩的蛛丝马迹无所遁形。因此,对各国而言,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提出的政策工具没有应用的制度保障。
5。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有利条件
虽然目前推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面临如上诸多限制,但是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有自己独有的特色与条件。第一,虽然整体生产力水平较低,但发展存在不平衡性,既有技术水平十分低下的行业,也有技术水平先进甚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部门,因而在局部领域有实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能;第二,国内市场广阔,潜力巨大,这对于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中的进口政策,实现国内企业的经济规模和改善的贸易条件,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应用前景;第三,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处在建立与完善过程中,这在长期上将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推行创造良好的制度条件。第四,方兴未艾的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为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提供了空间与机会。
三。在中国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启示
1。正确处理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与贸易自由化趋势及WTO的关系
战略性贸易政策支持的贸易保护是适度的,它并不主张高筑保护壁垒。中国在实际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时应当注意技巧,灵活运用规则,以避免其他国家进行报复。同时,还要注意政策工具的多样化。事实上,关税。配额。补贴以外的其他一些政策,例如价格控制。相机的反倾销政策。政府采购政策等可以收到同样的政策效果,甚至进口监管。与贸易相关的知识产权政策以及狭义贸易政策以外的竞争政策。环境政策。产业标准的制定等也能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从而发挥同样作用,并且这些政策的隐蔽性较强,不易引发贸易冲突。另一方面,可以利用WTO的一些模糊区域和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政策来为本国的贸易干预提供辩护,例如保护幼稚工业的原则,国际收支平衡例外的原则,以及对发展中国家在出口补贴。政府采购。技术壁垒等方面的一些有利规定。
2。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促进市场结构合理化
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包括培育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理性的市场微观主体与宏观主体,大力发展非国有企业;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改变各类市场发育不平衡的状况,推动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继续推进对外开放,实行国内外市场的全面接轨。
3。选择适当行业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
根据特定行业的市场结构特点。竞争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来决定在该行业能否应用战略性贸易政策以及具体应用哪种政策。在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的行业,对国外进口可以施加适度的关税,实施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转移利润;在国内为完全竞争。国外有垄断力量的行业,也可以采用战略进口政策,从国外企业抽取利润。对于国内外均为寡头垄断,本国出口较多,出口竞争激烈的行业,可以实施战略出口政策。对具有寡占特征。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国内外企业在本国以及其他市场上争夺激烈的行业,特别是一些国内尚不成熟的新兴产业或高科技产业,可以应用以进口保护促进出口政策。
4。注意与其他经济政策,特别是与产业政策相配合
战略性贸易政策意在通过政府的贸易干预来攫取和转移外国企业的利润,支持本国的企业竞争和产业发展,因而这一政策的实施与产业政策目标是密不可分的。
战略性贸易政策对中国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