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中的公共精神:内涵。价值与培育
基层社区作为社会的细胞,不仅是居民日常交往的公共场所,也是国家治理中最为基本的单元,因此,有效的社區治理必然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善治的最终实现。但在当前社区治理的进程中,人们似乎往往过于追求社区组织性治理结构的外化形态“[1],即过分看重那些物论文网质的。制度的。有形的。技术的工具理性。而那些社区中本应存在的精神,尤其是社区当中的公共精神,则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忽视。淡忘,甚至遗弃。公共精神是任何社区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支撑性品质,它不仅决定着居民的基本立场。行为方式与原则,甚至可以说,公共精神就是衡量任何一个社区是否具备共同体特征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变量“[2]。同时,公共精神作为社会构成的有机成分,它的缺失不仅不利于社区居民自身德性的养成以及现代公民意识的形成,而且也不利于社区治理的有效推进。为此,在社区治理的进程中,我们就必须要消弭工具理性的强权,并从伦理。精神等价值理性当中去寻根求源,从而避免以往社区治理中那种工具理性对价值理性的遮蔽。
一。社区治理中公共精神的内涵:追根溯源
社区“一词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FerdinandT?nnies)提出,在他看来社区就是在人们共同精神上所形成的共同体。因此,他指出共同体应该是持久和真正的生活,社会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和表面的共同生活“[3]。然而,伴随着工业化的进步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对社区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理解。如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罗伯特·E·帕克(RobertEzraPark)认为社区其实是占据在一块被或多或少明确地限定了的地域上的人群汇集。但是一个社区还不止这些。一个社区不仅仅是人的汇集,也是组织制度的汇集“[4]。学术界对社区“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费孝通先生指出社区是通过社会关系结合起来的群体,在这种人文世界里谋取生活的个人已不是空间的一个点,而是不断在扩大中的一堆堆集体的成员,就是在幅员可伸可缩的一堆堆集体中游动的分子“[5]。徐永祥教授认为所谓社区,是指一定数量居民组成的。具有内在互动关系与文化维系力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地域。人口。组织结构和文化是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6]。由此可见,社区作为居民在精神上。物质上以及情感上的共同体,它不仅是我们居民在情感上的认同和心灵上的归属,也是实现自治的载体。因此,社区可以理解为,由众多社会群体聚集在某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它是宏观社会的缩影,也是社会的细胞。它包含的要素有:特定的人群。特定的地域。因共同利益所产生的互动关系以及因互动关系所产生的情感认同。道德认同。利益认同以及心理认同。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社区作为国家基层治理的根基,其治理的最终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换言之,有效的社区治理也是实现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一道安全阀“。
为此,人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实现社区治理效果的最优化,而对社区中公共精神的重塑使人们看到了希望。关于公共精神的内涵,国外的学术界也有许多不同的阐释。罗伯特·帕特南(RobertD。Putnam)指出公共精神就是共同体中的公民对公共事务的积极参与,以及在此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政治平等。同时,公共精神也包含着民主。平等。自由。法治。秩序。公共利益等众多基本的价值命题“[7]。乔治·费雷德里克森(H。GeorgeFrederickson)则认为公共精神可以分为公民的公共精神和国家公共行政人员的公共精神,前者指公民因公共事务。公共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理念,后者则是指国家公共行政人员或政府工作人员为实现公共利益而积极获得信息的一种能力“[8]。在国内,也有许多学者对公共精神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但总体上来看,基本上是通过以下三个不同的视角。第一,通过政治价值视角进行解释。这种视角侧重于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的关心以及对国家政治理念的态度。因此,有些学者指出公共精神通常都蕴藏在人类的公共生活之中,这种公共性主要是人们在政治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观念。态度。行为以及理性。它包含着公民独立的人格。良好的公德意识。较强的社会责任。积极的政治参与,换言之,就是指公众对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生活所体现出来的关心。关怀以及积极的参与“[9]。也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就是一个国家中的公民所应当具有的品德,特别是在政治方面的品德。它体现为,公民的爱国奉献。法治素养。公平正义等公民应当在政治生活中所遵循的道德约束“[10]。第二,以社会生活视角进行解释。这个视角研究的焦点主要侧重于社会转型期中公共精神的价值。公共精神对公民社会构建的影响以及在社区治理。城市治理。乡村治理等方面的作用“[11]。如有学者以社会资本视角进行分析,认为信任。社会关系的网络。共同的规范,可以有效的扩大社区中的社会资本存量,而随着社会资本存量的扩大,社区治理中德性困境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进而推动社区整体善治的实现“[12]。第三,则是通过伦理精神视角进行阐释。不少学者认为公共精神就是社会中应当存在的美德或道德约束,主要表现为社会中的个体。群体在公共生活中。公共活动中以及公共交往中所体现出来的担当。勇敢。公平。正义。理性。德性。法治。独立。包容,以及对社会公共秩序的一种遵守。有学者认为公共精神就是公德的价值之维,它对公民公德的养成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以公共精神为价值内核的公德,也是国家和社会对公民外在他律性的一种道德要求“[13]。由此可见,至今为止学术界对其内涵的界定依然莫衷一是,其含义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几乎所有的公共领域。当然,公共精神的内涵虽然极为丰富。抽象,但从学术界众多研究结果来看,本文认为,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学理进路。第一种是从政治学视角进行的解释,即公共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国家精神。政治精神,它是一个社会中的全体成员对公共生活中的各种准则。规范以及制度的普遍认同,而这种认同则主要体现在社会全体成员在客观行动上对这些准则。规范以及制度的遵从与执行;第二种则是从伦理精神层面进行的分析,即公共精神主要是一种伦理精神,它体现在社会成员对公共事务或公共利益的态度以及在具体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换言之,这种公共精神就是通常所说的社会公德。尽管上述的两种视角代表着学术界两种不同的研究范式,但这两种视角对于公共精神的阐释和界说在本质上可以说都是一样,即公共精神就是在公民社会中,人们对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的一种关注。关心,这种关注。关心在实践中主要体现为对公共生活的改善以及对公共秩序构建的意愿和努力,从而营造出适于社会发展的伦理规范。政治价值以及社会制度“[14],其最終落脚点是为了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的尊严。权利,进而实现对社会整体利益的维护。因此,公共精神的实质就是社会所有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价值进行维护的品质。意愿,它包括社会公众独立自主的人格。积极参与的意愿。理性处事的态度。高尚的公德意识。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精神等。一句话,公共精神不仅是人们对公共事务。公共利益的关怀,也是公共意识。公共理性。公共德性。公共责任的有机统一。同样,在社区治理中,公共精神就是指社区中的居民对社区中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在实践中的行动意愿与能力,更是社区居民自身参与意识。协作意识。互惠意识。权利意识。奉献意识以及法治精神等众多方面的有机结合。
二。社区治理中的公共精神:价值探讨
社区治理虽然发生在广大的基层当中,但它却是国家在社会治理中的根基“[15]。因此,有效的社区治理也是实现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关键环节。一方面,在治理的主体上,它要求政社分开以实现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即治理的主体不仅有政府,还包括公民以及各类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在治理的手段上,它除了政府强制性的管控。法令。政策。规范以外,还包括各类社会组织提供的专业服务以及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与自治。这些都离不开公共精神的引领,为此,我们必须深入探讨公共精神对社区治理的价值。
(一)促进居民自身理性与德性的提升:实现责任共担
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社区制“开始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社区中的居民也由单位人“角色向社区人“角色进行转变。居民身份的变迁很大程度上唤醒了居民内心的公共精神,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参与的欲望变得愈加强烈。然而,由于社区公共事务复杂性,居民往往会因为对自身个人利益的追求。行政强权的担忧以及自身情绪的影响而做出一些非理性的决策和行动。换言之,社区居民如果仅仅依靠在私人领域中获得的实践和经验对待公共事务,通常会由于个人的各种非理性行为造成社区公共利益的损害。相反,只有通过共同的参与。协商,并在参与的过程不断的学习和了解,才能够真正地实现个人的自由与权益。也就是说社区中的公共精神,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心智。思想,从而确保社区居民成为一个有序。理性。自由的个体,并使其成为可以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理性自由人,进而实现居民公共理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公共精神也有利于提升居民个人的公共德性。社区治理中的公共精神意味着居民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会通过交流和互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而这种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感,不仅是实现公民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更是培育居民德性的价值所在。
(二)推动居民参与:实现民主行政
随着单位制“解体,人们从传统制度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原子化的个体。除此之外,市场经济发展带来的职业竞争。社会分工,使人们更愿意选择到家庭这种私人领域中去寻找安全。庇护与温暖。而在社区这种公共领域则体现出一种碎片化。分割化的状态,人们之间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冷漠。老死不相往来的态度,即人们常常缺乏一种自主的公共精神。换言之,公共精神的存在是实现社区善治的基础,而居民的积极参与则是公共精神实现的核心。通过居民的广泛参与,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社区中的各种公共事务,而且通过这种参与也增进了居民之间的信任。友爱,进而推动社区治理的有效性。一方面,对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会极大提高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在社区治理中,居民个人的力量通常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微不足道的个人力量可以凝聚形成强大的集体力量,从而使社区中的各种资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和整合。正是这种广泛而又深远的参与,使每一位居民都有机会为谋取社区共同利益施展自己的才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而且不同群体在参与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互动和博弈最终达成共识,也使社会资源和社会福利在社区中更加公平合理地流动,实现对责任的分担以及成果的共享,进而推动社区良性。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社区中的居民通过这种积极的参与,不仅培养了自己的责任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而且也增添了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友爱之情。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有效培育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而这种认同感和归属感正是一种源自于居民灵魂深处的公共精神,这种公共精神也必将促进社区整体凝聚力的提升,推动社区善治的实现。
(三)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市场经济推动了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军事。科技等众多领域的快速发展,但也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以往的生活方式。以往单位制时期社会的管理格局以国家-单位-个人“为主要特征,其社区也是由不同区域。不同职业。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多元群体组成,这些群体无论是财富上。认识上以及利益的追求上都千差万别。而且,在广大基层社区中,许多弱势群体。特殊群体依然广泛存在,这些弱势群体的诉求有时不仅得不到回应,甚至连自身的合法权益通常也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进而可能产生被社会冷落。排斥的心理不平衡感,而这又可能引发地方极端事件,严重威胁我们基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如2018年2月11日北京西城区西单大悦城商场内砍人事件。2018年6月28日上海世外小学门口男子持刀砍死小学生事件。这些极端事件的背后,除了施暴者自身心理扭曲。精神堕落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这些人的一些合法权益没有得到较好保障。自己的诉求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得不到回应。长此以往,愤怒。戾气逐渐积累,一旦到达他们忍受的极限,可能就会以报复社会作为自己宣泄愤怒的手段。而公共精神的实质就是人们在现代公共生活中对公共价值进行澄明。维护和持守所表现出来的人性品格与精神样态“[16]。换言之,公共精神就是人们关怀公共事业和利益的思想境界和精神态度,也是公共理念。意识。行为和能力的有机统一体“[17]。由此可见,公共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支配力量,会内化于人们的内心,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以及道德信仰。具有公共精神的居民对待社区中每一件事不会再漠不关心,对待周围的人也不再冷漠。怀疑。相反,社区中的每一个人将会主动的参与各种公共事务,热情的帮助每一个需要帮助。需要温暖的人。人们在处理任何事情时也不再充满戾气。充满怀疑,我们整个社会的基层也必将稳固。和谐。三。社区治理中公共精神:培育路径
当前,我们在社区治理的进程中常常会面临各种问题,如在社区建设中由于居民道德支撑不足带来的德性困境“。居民参与机制不健全带来的自治困境“等。这些问题都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区治理的效果。因此,就必须在社区中大力培育公共精神以推动社区善治的实现,具体路径如下:
(一)实现情感与利益的认同: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通过对当时美国社会的观察发现,美国公众普遍都具有较强的公共精神,而且几乎每一个社会公众都渴望。积极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无论这些事情是否与自己有关。在美国,无论是何种职业。无论是何种年龄。无论男女性别,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活动参加到社会管理当中,对于本村。本镇。本市。本州的任何公共事务,就像对待自己的事情一样关心。热情“[18]。公共精神是美国社会的一种传统,这种传统除受到美国文化。经济。政治。历史。舆论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之外,更为重要的因素是美国的公众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着很强的情感,将社区视为与自己利益密切相关的场所,进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出公众关心。参与公共事务的公共意识,而这种意识经过长期的积淀逐渐形成了一种精神_即公共精神。与美国相比,社区中的居民对于公共事务的态度普遍都是持一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冷漠态度。同时,由于单位制“的消除以及现代社会流动性的增强,生活在同一个社区中的居民彼此往往都不大认识,甚至有时连自己的对门邻居也互不往来。这种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人际环境,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居民对社区的情感认同。精神认同。而情感作为社区精神的灵魂,对居民公共精神的培育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即通过增强居民社区情感以及居民的社区利益培育居民的社区公共意识,进而逐渐培养整个社区中的公共精神。因此,当前必须要把提升居民对社区的情感作为公共精神培育的关键环节。一方面,社区要广泛开展诸如社区一家亲,邻里一家人“这样的宣传活动,形成一种互帮互助。邻里和谐。团结友爱的氛围,从而打破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实现居民情感的社区化。另外,要改变以往宣传精英“的模式,即改变仅宣传劳动模范。社区名人的宣传方式,而是通过集中展示社区居民在生活中的平凡“之处,如,可组织在社区文化活动室中展示居民的手工作品。书画作品。收藏的邮票。奖章,开展社区厨艺比赛“厨艺交流“等方式来拉近居民之间的距离。这样不仅把社区居民的情感融为一体,而且也实现了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渴望,从而使居民可以真正的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中;另一方面,光靠情感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设法构建居民与社区之间的利益纽带。换言之,利益是促使居民自觉参与社区治理以及唤醒公共意识的重要推动力,居民与社区之间是否存在着紧密相连的利益关系,决定着社区中居民的参与热情。关心程度。当居民感到社区与自己利益息息相关时,自然就会萌生参与。关心社区事务的动机与期望。相反,居民如果觉得自己与社区之间并不存在太大利益相关性时,就会导致关心程度。参与意愿的降低。同时,社区越发展,社区成员的需求就会越丰富;社区越发展,各种利益冲突也会变得越多,所以,如何找到社区居民共同的利益就成为了关键“[19]。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区中的居民群体开始日益分化,在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方面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和层次化特征。社区中存在着众多公共利益,如何引导居民去关注这些公共利益成为实现居民利益社区化的关键。通过垃圾分类。社区环境治理。社区居民宠物粪便清理。宠物狂犬疫苗注射等涉及公共利益的事情为契机,将所有社区居民都吸引并参与其中,使居民和社区之间形成一种唇亡齿寒“的关系,让居民明白个人利益的实现是建立在社区共同利益得以实现基础之上的,进而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以此来培育居民的公共意识。
(二)推进政社分开: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
要想有效培育社区居民的公共精神,就必须要尽快转变以往全能政府的行政理念,逐渐弱化政府对社区的行政控制,特别是要改变以往社区与政府之间的那种被领导与领导的关系,从而做到在社区治理上真正的还权。赋权于社,即实现政社分开。不可否认,实现有效的社会治理。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的确是现代政府的必要职责,但这并不代表政府就是对社会开展管理和提供服务的唯一主体,像各种社会组织。专业的社工。企业。居民都可以是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换言之,政社分开“并不意味着政府与社会的对立,而是在社区治理的实践过程中,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居民之间的协调。合作。互动来构建一种以参与。合作。服務。分工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治理模式,进而推动社区的善治。所以,本文认为,政社分开“是实现社区善治的前提,而社区善治则是社区公共精神重塑后的结果。在居民公共意识日益觉醒以及社区自治程度逐渐提高的今天,政府如果再过多管理社区中的方方面面的事务就会显得十分不合时宜。为此,政府应逐步从以往的统治行政向服务行政进行转变,而且在治理模式上也要由以往的管制模式向治理模式转变“[20],从而让社区拥有更多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力。当前,政府在社区治理过程中,主要有两个工作重点:一是政府要进一步将自己以往管不了“管不好“不该管“的社会事务。社会服务的相关职能给剥离出来,并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这些职能交给那些具有专业化服务能力的社会组织,以及具有较高社会责任精神的企业,进而实现社区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二是政府要摒弃以往在社区治理中自己作为权力中心。行动中心的理念,并将社会组织。企业等治理主体视为公共服务供给。社区治理的合作伙伴“,更重要的是在社区治理的实践中,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以及居民要实现共同协商。共同决策。共同担责,而不能仅仅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命令决策。而这种合作伙伴“式的关系,不仅能有效提升社区治理的最终效果,而且在这种政社分离过程中所形成的合作,也是培育社区公共精神的重要环节。
(三)培育社会组织:为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打造现实载体社区治理的核心就是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合作。权利与权力的合作,以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21]。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单位制“的解体,社区碎片化“的特征日益凸显,这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社区层面,由于社区居住空间的隔离化导致的社区类型的多样化;二是居民个体层面,由于利益结构的碎片化所导致居民生活的个体化“[22],这就必须培育出社区公共精神为社区共同体的实现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而社区公共精神作为公民社会的精神内核,需要公民社会的肥沃土壤进行培育。因此,在社区中就要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化的社会组织。在大多数情况下,公民个人的力量通常都是十分渺小的,这就需要通过一种组织化和集体化的形式提出自己的的诉求。同时,社会组织作为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它不仅能把公民的意见集中在一起,有组织的向政府表达,同时也将政府的回应反馈给公民,从而有效实现政府与社区居民之间的对话与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由于这些社会组织自身所倡导的志愿性。自治性以及公益性的精神,不仅有助于提升公民的参与意识。民主精神。责任精神。法治精神,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的公共事务当中,而这些都是培育社区居民公共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具体来讲,首先,政府要加大对社区中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的政策支持和经费补贴。一方面,除法律。法规规定需前置审批外,要逐步探索并扩大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范围。种类,鼓励成立一批社区社会组织综合服务机构;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出台各类税收优惠政策,增加税收优惠种类,设立财政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基金。其次,要对社区中的社会组织进行规范管理,加大对各种非法团体以及社会组织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进一步明确各类社会组织的地位和职责,对它们的登记管理。服务标准。监管机制。资产界定等进行规范,并且要引入专门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区中的社会组织进行评估与督导,避免社会组织的不良行为。再次,政府要进一步加大职能转变的力度,向社会组织开放更多的公共空间,来为社区中的社会组织创造发展的条件。因而,政府应当将那些可以由社会组织承担的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服务等市场机制,交给社会组织去承担“[23],如社区养老。文化教育。就业创业。社会救助等。最后,要加大宣传力度。社区中各类社会组织的良好发育离不开公民对它们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宣传就是为了让居民打消对社区中各类社会组织能力的怀疑,使居民逐渐了解社区社会组织的功能。作用以及与自身利益的关系,从而为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现实载体。
(四)优化制度环境:拓展社区公共精神培育的制度空间
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是衡量一个社区公共精神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只有居民依法。有序的参与社区的公共事务,才能为社区的发展。和谐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当前的社区治理必须完善各种制度安排,为居民的参与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为社区公共精神的培育创造出制度空间。首先,要进一步健全居民全参与社区治理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将现有法律中关于公民参与的规定严格落实到实处,保证对社区居民参与权力的有效维护,从而实现参与的有法可依;另一方面,要加快制定专门的法律,弥补居民在参与过程中存在的各種制度漏洞,明确和细化参与社区治理的范围。途径。方式以及程序。其次,要健全居民参与的听证会制度,在程序上确保听证过程的公开和透明,并且要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除此之外,在参与群体上,要使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居民都可以参与其中,并在听证会过程中能够使各方参会人员都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想法。意见,从而使听证会具有公信力。再次,要健全政府对居民参与的回应制度。当前居民参与意识低下。积极性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居民参与诉求的有效回应,而及时有效的回应不仅是衡量参与程度与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一个现代政府所应当具有的品质,缺乏回应性的居民参与最终只会导致形式主义的泛滥。因此,在居民诉求的回应制度中,必须要明确政府回应的时间,并将回应的最终结果给予以公布。最后,要加大对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法治意识的培育。要加大法治宣传的力度,在社区当中开设各种法律讲堂,让居民学法。懂法。守法,从而使居民不仅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社区权益,也使他们学会理性。有序参与社区治理,从而使法治精神在社区中得以实现。
社区治理中的公共精神:内涵。价值与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