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与无结构性访谈的方法,进行了以中国人民大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个人为分析单位的实地研究,阐述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是否可比较以及在当今时代价值的问题。本次探索性研究的目的有二,一是希望理清中西比较的思路,区分各层比较,讨论比较是否具有可能性,从中找到最优。最具价值论文网的比较方法;二是冀望发现传统思想对当代组织实践的功用,了解传统管理思想在当下的存在价值……通过此次研究,笔者了解到简单比附实不可取,进而选取到了一种较为有价值的比较方法,明确了在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和西方管理思想的比较研究中应更加关注的对象。本次探索应研究的结论具有信度及效度,笔者也希望在今后进行更大范围的验证性研究。
关键字:中国传统管理思想;西方管理思想;组织实践。
在近百年来的境况下,中国的学人所以要做中西比较,很大程度上还是要论证中国传统思想存在的合理性。
按照蒋庆先生的观点,20世纪上半叶的学人在学贯中西之时,正是为了解决体用分离。文化歧出的问题,以期能够确定中国传统思想是否能够。如何能够继续在中国发挥现实功用。而在做中西比较的时候,他们又呈现出了不同的比较思路。具体到中西关于管理方面的思想之比较,亦是如此。笔者在本次探索性研究的过程中,正是希望能理清这些比较的思路,试图区分各种层面的比较,讨论这些比较各自是否具有其可能性。然后,再从中找到一种最优的。最具价值的比较方法。这便是笔者的目的之一。更进一步地,笔者试图通过扬弃陷入误区的比较方式。选取最具价值的比较方法,从而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当代组织实践中所能发挥的功用做一些发微,了解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当下的存在价值。这便是笔者的目的之二。
笔者根据经验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所研究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中的问题规律和原因作出了以下推测性的论断和假定性的解释,并对其中有关变量间关系进行了尝试性陈述。
通过文献研究,笔者发现人们往往习惯通过简单比附的方法对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西方管理思想的进行比较。
简单比附,即从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中拈出一叶对应到西学体系之中。这种研究方法只是停留在了一个很浅的层次,或者只是某些人为寻求文化本位的民族自尊心所能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其一鳞一爪,终究不是做中西比较的良方,这点可以从老师们从不会停留在这个比较的层面上而见得。
而今一种较为有价值且合理的比较思路,是发现西方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中西比较寻找能弥补其问题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通过这种方法进行比较研究之后,能更为清晰地发现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在当今中国社会中所存在的价值,进而论证其存在合理性。
(本质上地,)中文这一充满可能性的语言,使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具有了无穷的可能性与未知性(正如同传统中国的其他思想。乃至整个传统中国一般)。较之而言,西方成系统。富逻辑的管理学则是一种更为坚固。稳定。已知的存在。则,在这一流动。一坚固的两种思想碰撞之时,如若产生了无尽的可能性和无尽的新问。而又需要探究这些新问题产生的原因,那么笔者认为,在探究时应当更多地着眼于更具备可能性的中国传统管理思想。同理,如若西方管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本身产生碰撞(而当代中国社会又深受传统中国影响),在探究此事时也应更多地着眼于中国社会本身形形色色。充满可能的状况。
西方管理思想在当代中国的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主要在于:儒家传统为中国带来的重伦理之价值判断对中国人的影响,历经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历次消解却并未中断_这便是当今中国的客观实际;而西方管理学传入中国后,之所以水土不服,根本而言,就在于它与中国的客观实际存在着差距。那么如何克服这种差距?一种思路是入乡随俗,另一种思路是移风易俗。这里需要追问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看待俗“。如果此俗“具有正面或中性价值,完全可以要求西方管理体制适应中国本土风俗,即入乡随俗;如果此俗具有负面价值,则非但不能入乡随俗,相反恰恰需要移风易俗。现今中国的种种这些俗“,又绝不是能够一言以蔽之“地对其做统一定性的。本次调研便引出了这样一个如何对此间之‘俗’进行价值判断“的新课题_这也将是笔者日后进一步研究学习的一种有价值之方向。然而,倘若进一步追问,究竟哪些传统观念是西方管理理念所缺乏而同时又在当今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切实发挥作用,则是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