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研究意义
在物流金融业务中,中小企业的动产资源非常分散,难于监管,因此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有设施是十分必要的。银行努力寻求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合作,由第三方物流企业监管质押资产,以达到降低授信风险的目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以此扩大自己的服务范围,最终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
但由于我国物流金融市场和制度环境尚未完全成熟,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暗藏诸多风险。从实际经验看,不成功的物流金融业务80%以上是由于风险预测与评估不足或不严格而导致的。[2]
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作为典型的中小型企业,规模普遍不大,又因农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融资难度往往更大。农产品物流金融的出现,将第三方物流企业引入传统的融资模式,是一种解决困扰农产品生产和物流等相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创新手段,同时也是农产品物流企业拓展业务范围,促进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更是农业金融机构发挥自身职能,助力农业发展的有效举措。
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固然可以带来正面效应和显著的效益增长,但是其背后的风险亦是不容忽视的,如何科学、精准地评估、防范和控制风险的问题亟待解决。将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价体系,可以为该业务的发展提供更多参考和指导。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3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通过对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整个操作流程的分析,其参与者涉及银行、第三方物流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三个主体。本文立足于第三方物流企业角度,研究在农产品物流金融业务流程中存在的诸多风险。在参考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之上,首先对农产品物流金融服务内容进行分析,根据物流金融的职能特点,对我国现存的农产品物流金融主要模式进行整理和划分。然后简要介绍包括仓单质押、保兑仓、融通仓等在内的四种业务模式的内涵和特点。接着从各服务模式的实际运作流程出发,思考总结业务开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等各类风险,并初步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最终筛选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计算,得到各风险构成因素对整体业务风险影响的权重,并就影响程度较大的风险提出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1。3。2 主要研究方法文献综述
1。文献分析法。先搜集、甄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阅读研究,了解农产品物流金融的运作模式和流程,结合环境分析法、分解分析法对物流企业参与物流金融业务的风险进行识别,然后归纳要点,结合前人的成果,构建出一套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2。问卷调查法。根据初设的农产品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编制调查问卷,通过对相关从业人士的问卷调查,收集数据信息及反馈意见,为后续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先对相关风险作出定性的分析,建立相关指标体系,最后结合专家调查法、层次分析法对相关风险作出定量评价。
4。理论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本文先以现有的农产品物流金融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行业发展状况及实践成果进行归纳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将理论运用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