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反应论视角下旅游资料英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

旅游资料的翻译属于实用性翻译,以传达信息为主。同时,旅游资料所蕴涵的信息大多涉及文化知识,翻译旅游资料就是要把含有中国文化特色的信息转换到译文中,这才是旅游资料翻译的重点所在,也是为了满足游客了解中国文化的需要,从而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论文网

但是,由于中外在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的差异,而旅游资源所涉及的内容。背景知识等又是独具中国特色的,有许多东西在英语语言。文化里找不到现成的对应概念,文化信息的翻译成了众所周知的翻译难题。要处理好旅游资料中大量的文化信息,例如典故。景点名称。趣闻轶事等,并用英语有效地传达给外国游客更非易事。旅游资料的翻译,不仅涉及语言的转换,更涉及跨文化的沟通。

一。读者反应论对旅游资料英译中文化信息处理问题的指导意义

一直以来,翻译界对于如何处理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存在的大量文化信息问题有着多种不同的看法。奈达从语言交际功能入手,提出的动态对等理论为旅游资料英译中文化信息的处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探索角度,尤其是在阐述翻译应达到的标准时,他所指出的读者反应相似“的论点,它使翻译实践者们放在谋求译文对原文的忠实上的注意力有了另一个支点。读者反应论“是以读者的反应为衡量标准,把读者的接受效果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它强调翻译的最终目标是读者的反应要与原语读者的反应大致相同。[1]根据读者反应论“,译者在翻译时不仅要考虑让译文本身必须做到通顺。达意和传神,更重要的是还要兼顾读者因素,以读者为中心。特别是结合旅游资料的功能(吸引外国游客游览并向他们传播中国文化),读者的反应及读者的因素在旅游资料英译中更值得重申,并予以重视。读者反应论“可以说是给译界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对旅游资料这类实用性翻译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二。运用读者反应论“解决旅游资料英译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奈达的读者反应论“把焦点明确放在接受者的反应上,没有接受者,信息的传递过程就不可能完成,因而翻译不能以译者自我为中心。[2]旅游资料英译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由于忽视了这方面的原因所导致的,即忽视了译文的信息接收者――读者的因素,忽视了接受者的感受决定旅游资料翻译后的传播效果。要消除这个障碍,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及读者的接受效果,就必须考虑读者的因素。这里所谓读者“针对的是一般读者,即以英语为母语或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外国大众游客,并非学者或专家,虽然他们个体有差异,如有不同的知识层次,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个人生活经历等,但他们具有这一文化中的人们的共有知识,也就是某一文化中的人们所具有的常识性的知识。下面,我们就结合陕西旅游资料英译文本中的一些现象,具体阐述如何借助读者反应论“解决旅游资料英译在文化信息传递方面存在的问题。

1。考虑读者的认知能力

旅游资料涵盖的信息非常丰富,涉及社会。历史。文化。地理。宗教。民俗。建筑艺术,甚至生物学。动植物学。生态学。考古学等多种学科知识,并且这些对于外国游客来说有的具有一定的异国特色,有的需要具备一些基础科学知识,再加上由于受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经济条件等的限制,读者在一定时期内所具有的知识体系是有限的,对异族文化的认识和认可也是有限度的。因此,译者不只是要很好地把握原语与目的语的语义对比,了解语义差异,传递表层信息,更要作为第一读者,适当地进行文化补偿,帮助一类二类读者群补充文本所要向他的意向读者传达的深层文化信息,又不能犯以己度人“的毛病,忽略某些对读者来说重要的文化知识,要以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欣赏为原则。例如,西安古城墙的资料介绍中提到箭楼“,译文只是根据语义对比译作thearrowtower,这虽不是重要的文化信息,但对于缺乏中国历史背景知识的译文读者来说需要做进一步的解释,如可以让读者简单了解其用途,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和认识中国文化。

2。顾及读者文化中的取向“因素

所谓读者文化中的取向“因素是指这一文化中的人们共有的价值取向。心理取向。情感及审美取向,起决定作用的主要是前两者。[3]具体而言,价值取向“涉及人们的政治。道德。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等;心理取向“则涉及人们的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种族性别等。对于旅游资料的译文读者来说,大部分接收者都是在本国长大,具有迥异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因此在接收异国文化时,难免会从本国的文化角度出发,产生干扰性文化联想,从而导致接收障碍,引起误解。而旅游资料的译者大多忽略了这一点,只一味地忠实“于原文的表面形式。

实践表明,如果译文表达的内容在译文读者对现实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读者就能更好地理解译文。同时,如果译文所传递的文化信息符合其价值。心理取向,他们就会乐于接译文并产生美感,原因在于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然而,各民族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有完全符合另一个民族的价值。心理取向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此,译者要顾及读者的情感。审美需要,对文化引起的心理接受冲突加以解释。疏导,使读者能够理解。认同异国文化,而不能忽视读者的感受,这样才能保证文化交流和传播的效果。例如,大雁塔景点的英文资料在介绍法堂“部分用westernparadise表示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佛教用语,但是对于很多信基督教的外国游客来说就不易理解,我们应加以解释,并使他们明白这其实指的就是英语中的heaven“,以免读者产生困惑。

3。顾及读者的文化接受能力

随着世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不断深入,译文读者接受外来文化的承受力也在不断加强,文化的全球化也是一种必然趋势,但世界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始终存在,人们接受新的异国文化始终需要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因此,旅游资料英译过程中不能错误地认为在当今开放的。信息化时代外国游客一定会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有相当的了解,进而忽视读者对异国文化的理解。接受能力。遗憾的是,这类问题却大量存在,其主要表现形式为:在翻译中,译者通常在文中省略与其意向读者――多为原语读者共有的文化信息,相反,忽视了他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游客。虽然,缺省信息可以被特定的文化语境激活于读者的脑海中,使读者得到连贯的语义理解,而外国游客读者遇到此类缺省时就会出现意义真空,难以调动语言之外的各种因素来参与话语理解并形成连贯的语义。因此,翻译时译者应根据自己的双文化知识,有必要适当地进行文化补偿,帮助读者把缺省的文化补充出来,准确传达深层文化内涵。译者对这个度的把握却必须始终以读者反应作为判断的标准,应考虑现时的译文读者能接受的文化能力范围,照顾他们的情绪,尽量保留异域风采。

直译加注法“通常保留原作的词语层次和句子结构,在呈现出原文信息的字面意思后,通过注释对缺省信息进行填补或解释,使译文读者获得异质文化的新鲜感受。如果要传递的文化信息确实超过了他们的接受范围,则可以选择向其文化倾斜,如采用文化借用的方法来解释中国文化所特有的内容,也可以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对某些高难度的文化信息词采用删减重组的办法做降级处理,以更利于外国游客的接受,但是要对相关文化信息认真组织。筛选,突出重点和当地特色,以免引起文化误导。例如,在介绍乾陵过程中讲到乾陵是中国唯一的一个皇帝与皇帝合葬的陵墓“,这个现象汉语读者都知道,但也未必清楚原因,而对于有着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差异的英语读者就无法理解,笔者认为应在这句话后加以注释。说明,以免引起误解。

4。注重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通过语言得到体现(凌双英,读者反应论的旅游英语翻译策略,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3。03)。如果语言表达形式不符合译文读者的习惯,即使是对原文完全忠实,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读者对通过翻译移入的异国文化范畴的接受能力。这也是导致旅游资料英译文文化信息传递功能失效的主要原因。当然,我们所谓不符合译文读者的习惯“并非是指译者英语译文不流畅。生硬,而是说译者在翻译时忽略了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习惯上的差异,尤其是在介绍旅游资料时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审美反应等引起的差异。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在介绍旅游资料时中西方在语言文体特色和风格上都大不相同:汉民族大多使用描述性语言,主观色彩极浓,言辞华丽,文笔夸张,内容含蓄,讲究音形皆美。情景交融,同时译者为了追求忠实于原文或希望外国游客读者也能领略其中的美感,往往在翻译时对原文费劲心思力求做到面面俱到,这恰恰失去了使读者通过表层语言进入深层文化的前提。事实上,所谓有美感“的华丽辞藻。夸张描述与英语简洁明快。直观理性的欣赏习惯完全不相符合,只会使外国游客感到语言罗嗦。华而不实,根本无法领略其中的内涵。因为在描述旅游时,英语旅游文体大多风格简约,逻辑严谨,行文措辞简洁明白,表达方式直观。通俗。易懂。整体上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施。优势与不足等方面的纯信息传递。倘若翻译时一味按汉语的思维。表达习惯行文用字势必与英语民族的审美心理和欣赏习惯格格不入,影响读者的接受心理。

因此,旅游资料的英译文本要让国外游客能读懂看懂并喜闻乐见,就有必要采用归化式的译语表达方式,在翻译时可将那些在汉语原文里面面俱到,词义重复,而对等译成英语又显得繁琐,对原文理解无实质性帮助的字。句删去,也可细推敲原文,透过其华丽的外表,抓住实质具体的内容,译出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译文,只有这样才能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或相近的审美反应,也能减少语言表达方面的问题对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产生的障碍。例如,在介绍华清池过程中提到theFive-RoomHall“,这个命名是源于西安事变“,原文并对这次事变做了很详细地讲解,但是要符合英语旅游资料的描述习惯,译文就应作简洁。明了地概括,这样才会让读者觉得逻辑性强。简约。

三。结语

读者反应因素在翻译中是一种客观存在,是无法被忽视的。只有兼顾读者的感受,译文才可能被大众接受,从而实现翻译的真实目的,但也不能哗众取宠,只追求读者的感受。读者反应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更有效地传递旅游资料中的文化信息,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但从时代的角度出发,无论是作为译者还是读者,我们都应该有跨文化意识并积极主动了解外国文化,增强对目的语文化的领悟力和敏感性,减少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因素。

读者反应论视角下旅游资料英译中的文化信息处理

上一篇:诚信经营,助力桂林旅游发展【2563字】
下一篇:贡献危机与挑战性别主流化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7102字】

香格里拉来滇旅游流影响因素分析【1982字】

饮食民俗和旅游开发【4547字】

韶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對策【4392字】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

青海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的重塑【4517字】

青年旅游视角下的社會主...

青年旅游者茬乡村旅游中...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