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旅游业日益强劲的发展势头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人才教育的发展。旅游教育通过它自身的教学。科研。人才等的辐射。带动,对在经济建设中实施旅游发展战略起着重大的促进作用。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一线培养高论文网技能型人才。旅游管理作为应用型。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从目前的状况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上来看,应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培养技能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高职教育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之一,主要包括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培养途径模式等要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就是要根据不同情况对以上因素进行优化组合,寻求一个最佳的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方案:
一。关于培养目标的定位:高层次。技能型。复合型人才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总原则和总方向,是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职业性。人才类型的技术性。毕业生去向的基层性等特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注重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宜昌经济规划要求,从原来注重基本技能的能力培养转向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在培养具有良好的整体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宽阔的视野。较高的职业综合技能。能胜任各类旅游企业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这个目标定位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
二。关于专业设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根据宜昌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未来的五年中,宜昌将突破性发展旅游业,优化旅游空间布局,大力培育旅游精品名牌。因此,具有较高素质。较强能力。熟悉旅游管理知识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旅游教育专业设置应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即坚持面向区域经济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设置专业,将当地产业结构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为确定专业主体构架的依据。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人才需求情况也会不断发生变化,目前社会上出现了不少就业前景良好的新兴职业,如茶吧经营管理。酒吧经营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康乐服务。多语种导游等。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特点,对旅游人才市场进行细分,设置。开发与市场需求对路的专业,可以使人才培养方向更加明确,学生就业渠道更为宽阔。
三。关于课程模式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和实践并重
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体现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综合化的特色,为学生终生学习。终身发展做准备,提高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应做到课堂教学课程与实践活动课程相结合,构建以学生职业能力为框架的课程内容体系和课程结构体系。即:将所有课程分为三大模块:旅游专业课程。综合技能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在二。三两个学期安排课程实习,五。六两个学期安排社会调查和毕业实习,以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附:旅游管理专业三大课程模块学时分配表:
这种课程模式,充分淡化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的界线,文化和专业基础知识服务于技能的有效掌握,充分体现知识够用为度“的原则,让学生尽早(第一学期)进入专业能力模块的学习,符合高职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通过多层次设置教学(学习)目标,并将其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分解落实到各个教学环节;实践课程体系突出,技能课占总学时的43百分号,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技能的程度,确定学习方式和把握学习进程,并获得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体现了以职业素质为核心的全面素质教育培养,符合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规律。
四。关于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以能力为本位
高职旅游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非常明确,即通过在校教育,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旅游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旅游业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广阔的历史。地理。园林。建筑。植物。民俗。宗教。礼仪和中外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同时具备计算机。英语等应用能力;热爱旅游事业,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强的组织。协调。操作能力,能胜任旅游企业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旅游教育有自身的行业特点和目标,是基础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统一,要着力于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根据行业准入制度的要求,引入不同级别的国内乃至国际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搞好专业职业技能资格培训与考核。我们可以利用高职院校内设置的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秘书。导游员资格等职业资格考试,鼓励学生获取跨行业的职业技能证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综合适应能力和适应学生择业谋职的需要。
五。关于培养途径模式:产学结合。校校结合
培养途径模式是指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完成特定培养目标或教学目标所采取的培养形式和创造的教学环境的总和。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和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环节尤为重要。产学结合是实现这一目标,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重要手段和最佳途径。
1。在校内创设产学结合的环境
(1)建立并完善具有现代化水平的。其主要设备水平达到甚至超过行业现有水平的实训中心。实训中心的最终目的:既可以进行技能训练,又可开展课题研究;既可进行实验。实习,又可进行岗位实践;既能承担旅游类专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和鉴定,又可模拟仿真服务过程;既可为学生按旅游行业要求设计实训项目,又可为旅游从业人员知识更新。职业培训。推广新技术创造更好的条件。
(2)兴办产学结合的产业。依托旅游专业办产业,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智力优势和人才优势,并通过校内有效的管理机制,建立校办产业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的关系。通过引厂进校“。引店进校“,使产学研结合统一在一个管理系统之中,形成校内产学研一体化的良好势头。
(3)建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成员由行业主管部门领导。旅游企业管理人员和专家组成,他们参与学校的专业设置论证。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确定课程内容,以保证人才培养规格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同时加强教学上的开放性。民主性。实践性。现代性。研究性。适应性和超前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研究能力和创业精神。
2。建立具有产学结合特点的教学实践基地,是实现实践教学目的的最佳方式
(1)与旅游企业开展联合办学,通过产学相结合方式,共同组织社会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由企业提供实习业务资料和实习条件,派专家进行实训课讲授;教师到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咨询。培训;学生在上岗实习期间由双方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组织培训和考核;根据专业岗位需要对专业教学计划实施弹性管理;聘请行业专家作为客座教授,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和专业授课,使学生进一步拓宽专业视野,充分了解专业发展动态和社会需求特点,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
(2)与企业全方位合作,把课堂搬“进企业,以校企合作的形式实现教学方式的重大改革。如湖北三峡职业技术与宜昌环坝旅游集团联合办学,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岗位并进行岗位技能培训,保证学生每周有两个半天的学习时间;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组织教学。顶岗实习结束后,按双向选择的原则,企业与愿意留下来就业的学生签定就业合同。这一教学方式的改革反映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的一致认同。学生边上课边实践,激发了学习兴趣,专业技能水平快速提高;企业提前介入人才的培养过程,提高了人才利用效率。
(3)采用双元制(边工作边读书)办学模式,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前培训。求学深造。就业安置一站式“学习机会,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如三峡职业技术开办的黄牛岩扶贫助学安置班“,学生在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岗前培训后进入企业从事餐厅。客房的顶岗服务工作。企业提供教室和必要的教学条件,采用集中授课与分散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完成教学计划,实现集中学习与顶岗实践相结合的新型职教模式。学生基本依靠自己的劳动收入承担全部学费,三年里不仅能取得大专毕业证,还能同时具备特大型旅游企业工作经验。
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旅游教育的发展,旅游高职教学更应该根据整个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状况,以培养从事旅游与酒店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培养目标,充分体现高职高专的教育特色;根据区域旅游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方向;以基本素质和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体系;基础理论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尺度,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为教学重点;专业教学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强调岗位实际工作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职业岗位操作技能的严格训练;强调校企合作的办学途径,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不同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课堂教学和顶岗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毕业生的部分岗位适应期缩短为零;下大力气培养双师型“教师来满足校企合作教育和培养应用性高等职业人才的需要;建立适应高职教育特点的育人环境和素质培养体系。
关于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