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旅游教育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欧洲,伴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蓬勃发展,旅游高等教育也实现了长足发展。文章在探讨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及经验基础上对两者加以比较研究,希望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推进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论文网培养模式的改革优化。

一。国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及经验

(一)中心突出。目标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是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强调一切的教学活动最终回归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中心上。美国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是从旅游的职业需要出发,培养具有敬业精神。操作技能的旅游应用型专门人才。瑞士洛桑模式是国际酒店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一面旗帜,其模式的宗旨是以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各种实践操作技能,使学生成为高级专门管理人才“[1]。

(二)科学。完善的课程设计体系

满足学生的职业发展需要是国外高等旅游院校构建课程体系的最终落脚点。洛桑酒店管理课程内容的设计与行业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并不断推陈出新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澳大利亚高职旅游教育其课程设置严格按照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证书制度开设,课程内容由企业。学校与教育部门联合制订[2]。德国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其课程设计以旅游职业活动为中心进行选择,理论课程的内容深浅适度。知识完备;实践课程的技能操作按学期进行细化,由浅入深。逐步展开。

(三)双师。双证型“的师资队伍

国外高等旅游院校其师资队伍普遍呈现出国际化。行业化的鲜明特点,他们不仅拥有较高的学历,且多数在业界有多年的从业经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3]。酒店的从业经历是瑞士洛桑酒店管理聘请教师的必备条件,教师入职后不能一直在校任教,每隔几年必须回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回校后根据行业最新发展趋势来适时更新教学内容。澳大利亚高等旅游院校理论课教师要求具备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实践课教师比须具有5年以上的行业工作经验。

(四)丰富多样的教学运行手段

国外高等旅游院校在教学运行中综合运用案例分析法。项目教学法。团队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案例。讨论等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实现教学的目的。以瑞士洛桑酒店管理为例,学校秉承的教学理念是师生只有交流才能渗透“,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打造宽松。融洽的课堂气氛,教师鼓励学员们现场提问题,并让学员们分租讨论,教师再对各组的观点进行实际分析。

二。国内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

(一)宽泛化的人才培养目标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行社。现代酒店。旅游景区。会展。旅游机关企事业单位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即便是提倡以职业教育为核心的高职旅游院校,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也难以摆脱本科学科性。系统性理论教育的影响,过多偏重于理论教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太过于追求面面俱到,酒店。旅行设。景区。会展等各个旅游行业都有涉及,表现出较为宽泛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重理论而轻实践的课程体系设计

国内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是围绕旅游管理学科的系统理论构建起来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以及实践课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课程占绝对比重。公共基础课作为概论课程,学生在完此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再对专业课程进行学习,最后才到实践课程的操作训练。总体来看,是一种内在联系紧密。系统性强,层次分明,阶梯递进的课程设计体系。其本质偏向于学问中心主义,而不是专业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理论素养高,实践经验缺乏的师资队伍

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任教师主要由三类人员组成。第一类是由地理。历史。经济。管理。园林规划与设计。外语等学科转行过来;第二类是旅游管理专业硕士或博士毕业,直接由学校“到学校“过来授课;第三类是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转行或兼职在高校从教。其中,前两类师资占据绝对比重,这两类师资学历普遍较高,具有较高的理论素养,但大多数缺乏行业实践工作经验,缺乏过硬的岗位技能,属理论型教师。

(四)探索中的实践教学体系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及应用性特点,国内大多数旅游高等院校也逐步注意到实践教学在旅游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国内旅游本科院校基本形成了在第四学年进行专业实习的惯例。一些国内的独立和高职院校开始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双证教学的路上进行尝试。暨南大学中旅,它依托深圳华侨城集团旗下的酒店。旅行社。景区景点,让学生在校期间一边学习。一边实践,已探索出相对稳定。规范的校区合作之路。

三。国外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经验启示

(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明确培养目标

旅游专业本身具有较强的涉外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特点。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市场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员的技能要求已有更高的标准。现今,高素质。技能应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才是市场的迫切需要。因此,对于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就业市场及岗位技能需求为导向,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拓宽技能型人才培养渠道,真正培养出适合旅游市场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二)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优化课程体系

所谓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就是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此进行课程体系设计。对于实践性坚强的旅游管理专业,其课程设计就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旅游企业对岗位技能的要求来配置开设课程,课程内容从知识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转变。二是课程设计要以理论知识传授为前提,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实践操作训练为轴心,重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实践性。三是课程设计要注意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三者间的比例权重。

(三)以灵活适用为准则,改革教学方法

讲解一一接受型“模式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信息的发出者,学生是信息的接受者,师生之间缺乏双向交流。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传授大量知识,但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积极性的提高。因而,在旅游管理课堂的教学方法上,除了应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外,还可以采用情景案例分析。角色模拟。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强化师生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以实践经验为标准,打造师资队伍

旅游是一门融理论性与实践性于一体的特殊学科,旅游专业教师除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外,还要求具有丰富的旅游从业经验和纯熟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旅游管理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我们要积极引导专业教师摒弃片面追求高学历而忽视提高自身行业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的观念,支持鼓励教师到旅游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积累第一手的实践经验,掌握最新的行业信息,使教师返校后既能熟练准确地传授理论知识,又能顺利的开展实践指导。

国内外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上一篇:國内外旅游景区人力资源管理研究评述【2616字】
下一篇:國内旅游小城镇特色构建研究综述【7228字】

香格里拉来滇旅游流影响因素分析【1982字】

饮食民俗和旅游开发【4547字】

韶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對策【4392字】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

青海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的重塑【4517字】

青年旅游视角下的社會主...

青年旅游者茬乡村旅游中...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安康汉江网讯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