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设计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导向分析
(一)经济效益目标
目前的旅游景区开发在经费和资金支持上尚不能完全依赖于财政资金,相反地不少旅游景区还承担着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旅游业升级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旅游景区就需论文网及时转变经营管理思路,注重经济效益目标,依靠经营收入来维持景区管理和日常运转。此,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进行综合评价时应当关注其经济效益目标,重视经济绩效在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指标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尽管经济效益目标在整个评价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但是不应当将其作为唯一目标,与此同时,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也需要伴随着旅游景区经济社会功能的转变而及时进行调整。
(二)社会公益目标
对于旅游景区来讲,公益性是其重要的属性之一。旅游景区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与公共性,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时,应当关注其社会公益目标。要注重景区的经济效益,同时也需要兼顾到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中社会价值以及公益性的综合体现,尤其是关注到旅游景区所应当承担的惠及社会公众的社会公益责任。
(三)资源保护目标
对于旅游景区来讲,正是由于其自身所承担的负外部性以及公共性的特征,就使得价格这一因素不能够引导和推动利益主体对景区资源进行切实而有效的保护,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于本地区经济利益过于追求最大化,常常会导致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旅游景区资源的保护中应有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也难以对进行旅游资源以及旅游景区开发利用的相关主体的行为进行有效约束和管控,进而有可能在旅游景区开发中出现旅游资源保护政府职能失效的现象。正是政府部门以及市场在保护旅游景区资源方面的失灵现象,强化旅游资源保护在整个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评价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旅游景区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保护,同时对于增强旅游业发展的科学性以及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性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思路
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进行评价时,通常是采用平衡计分卡的方法,作为一种绩效管理和评价方法,平衡计分卡是发展战略,对整个评价体系进行指标分解,将企业的评价目标分解为顾客指标。财务指标。学习和成长指标以及内部业务流程指标等多个方面(见表1)。
财务指标。在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时,尽管结果性的财务指标具有不少的缺陷和不足,难以综合系统地反映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情况,但采用这一财务指标可以从很大程度上反映和体现企业战略的制定。实施以及执行情况等,对于提升和改善旅游景区管理经营绩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平衡计分卡的一项重要指标,结果性的财务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了收益增长指标。成本降低指标以及资产利用指标等。
顾客指标。为顾客提供更为满意。优质的服务,切实满足顾客需求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实施良好。科学的顾客管理也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确保顾客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够推动旅游景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评价时,也要关注顾客指标。在进行顾客指标分析时,应当重视顾客获取率。顾客保持率。顾客满意度以及顾客盈利率等相关的顾客指标。
内部业务流程指标。良好有序的内部业务流程管理是提升旅游景区管理绩效。切实满足顾客需求的重要保障。进一步优化。组合景区业务管理的相关流程,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进行内部业务流程指标建设时,将创新能力指标。售后服务业务指标以及生产经营业绩指标等纳入重点关注对象。
学习和成长性指标。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也应当关注学习性和成长性,主要表现在创新。员工以及科教等。在分析评价旅游景区开发的学习性。成长性中主要有景区员工培训支出。员工满意度。员工知识结构的合理性程度。员工忠诚度等指标。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中要关注评价指标的合理分解,既要注重财务状况,同时也要关注自身潜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及价值的创造能力,依靠财务指标跟非财务指标之间的合理衔接,有效克服单纯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在进行景区开发建设中的缺陷,实现评价分析的客观性以及全面性。但也应注意平衡计分卡指标体系原先是用于传统产业和企业,将该指标评价体系运用到旅游产业的发展建设中,在某一些方面存在着不贴切性以及不相符性。
在进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时,可以依据资源权重动态指数建立因子模型。采用顶级原型优先分配原则,并将第一层因子作为重要度的权重比例,在第二层因子中各个旅游资源的单体或者复合单体依据重要性以及权重来按照指数递减原则进行设定,在综合权衡基础上统计获得如下公式:
(1)
(2)
(3)
其中,T表示第i级因子的资源重要程度,而F则表示第i阶段因子资源的权重。
(4)
正是此,在建立完善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模型体系时,应当围绕旅游景区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管理目标进行适当的改进以及调整,为建立合理。有效。科学的旅游景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提供必要的框架支持。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一)围绕评价体系构建框架层次
在构建框架层次时,要包含四个层次的内容:目标层,它针对的是对于公共资源类旅游景区的相关绩效水平的衡量;准则层,主要包括财务。社会。顾客。学习与成长。内部业务流程。资源与社会保护六个基本的维度子系统;指标层,主要由反映各个子系统中具体内容的相关指标构成;指标要素层,基本上由反映各个指标层内容的相关要素构成。(二)选取合理的预选指标
依据旅游景区的属性特征以及战略发展目标,在进行开发建设综合评价时,选择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确保可以综合反映评价体系所涉及的相关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在选取预选指标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如查阅文献资料。组织专家进行访谈或者梳理实践经验等。
(三)科学确定评价指标
旅游景区要维持其正常管理和运转,就必须依靠经营创收,获得收入,正是此,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效益进行综合评价时,应当将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后的经济效益情况作为最直接的指标维度,依靠这一指标维度来反映和评价其过去价值的总体实现情况。在进行经济效益指标衡量评价时,应当采用量化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发展能力指标体系以及盈利能力指标体系。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包括总资产增长率和销售增长率。盈利能力则主要包括成本费用利润率以及旅游总收入等。
旅游景区在取得相关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应对其自身所依附的环境条件及旅游资源进行有效保护,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旅游景区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环境保护及资源保护的评价指标也是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进行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维度,在一定程度上这一评价指标也反映了旅游景区现有的发展能力。在进行资源和环境保护相关指标评价时,可设定旅游环境保护。旅游资源保护以及景观质量维护等几个评价指标。旅游资源保护相关指标主要体现旅游资源的保护规划和实施情况。旅游资源的保护现状。旅游资源保护经费的投入强度等,这些评价指标都能够直接反映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中资源保护情况。
此外还需关心景观质量等相关因素,这些都是旅游景区得以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从这个角度来看,景观质量及良好的旅游环境都是确保旅游景区高效保护及规划实施的重要指标。上述各项评价指标中,旅游环境保护的相关指标是环保经费投入强度。环境保护规划及实施情况。环境保护教育及污染物的排放达标率等;景观质量维护的相关评价指标则是由绿化率。景观营造状况。景观环境协调程度等相关因素。
社会绩效则是为了反映旅游景区在社会上所产生的绩效状况,在反应角度上,它与资源以及环境保护指标相类似,也反映了旅游景区的现有发展能力。如社会公益。劳动就业。商业道德以及社会影响等。劳动就业相关指标主要包含了社区旅游就业状况。社会参与旅游经营的投入比例等。正是由于旅游景区自身所具有的公益性,旅游景区在开发建设中也需要关注社会公益责任以及传递社会影响等。社会公益指标主要有公益性支出比重。公益性社会活动比重等。
总之,在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过程中,将发展作为核心内容,科学地将战略发展目标及时转换为绩效评价指标,突出旅游景区的核心竞争力,切实推动旅游景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依据旅游资源的发展理念和资源属性,在原有平衡计分卡评价分析维度基础上,重视资源及环境保护。社会公益性等维度,及时提出合理的匹配评价指标,有效改进评价体系,真实反映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旅游景区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其科学性。
旅游景区开发建设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