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1。民俗旅游的研究现状
1。1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近年来,民俗旅游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旅游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做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的研究。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李东成的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1],作者侧重于探讨山东民俗旅游发展论文网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陶思炎的略论民俗旅游侧重探讨民俗旅游的定义。分类以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2]。王祥玉在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民俗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具体阐明了如何抓住重点开发地方性民俗旅游,最后阐述了开发民俗旅游的必要性[3]。而广西师范大学彭谊的民俗旅游开发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阐述了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4]。以上诸例充分说明民俗旅游正成为越来越热的研究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事业中来。本文是在综合介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2民俗及民俗旅游的界定。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开发利用独具特色。旅游功能强大的民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旅游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体验异地民俗风情的旅游活动。同时它也以强调旅游活动的体验性而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相区别,这包括生活方式。生活背景两方面的体验。民俗旅游是人们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旅游的乐趣[5]。
2。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1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传承性强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影响广泛。开发较早。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以山东文化为主体。山东文化又称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又包括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在齐鲁大地上,涌现出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墨子。管仲。晏婴。孙子等贤哲圣人。他们是齐鲁文化的奠基人。
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齐鲁文化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其中孔子创始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辛弃疾。李清照,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等,既是齐鲁文化的继承人,也为丰富发展齐鲁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礼让待人。吃苦耐劳。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等传统美德,其源盖出自齐鲁文化[6]。
2。2民俗旅游类型多样。
民俗旅游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2]。根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可以划分为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
3。山东省各种类型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省内推出了许多民俗旅游精品线路。例如,日照市王家皂民俗旅游度假村。淄博市周村民俗游。岱岳区下港乡马蹄峪民俗旅游村。济南市九顶塔民俗风情园。章丘市朱家峪民俗旅游区。莱芜王石门民俗村。滨州惠民县胡集书会。泰安市邱家店镇生态民俗旅游,日照市山海天乔家墩子民俗旅游度假村。日照市董家滩旅游度假村。日照市吴家台民俗旅游度假村。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潍坊市安丘石家庄民俗村等。山东省民俗旅游主要分布在日照。淄博。泰安。济南等地。根据山东省的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分类如下。
3。1民俗博物馆旅游。山东省在地方风俗集中而独特的地区,专门成立了民俗博物馆,供旅游者集中观赏。如安丘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目前山东已有170多个民俗博物馆,数量多,种类全。
3。2节庆民俗旅游。山东的节日民俗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们对于旅游者都有着极高的观赏和品味价值。为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山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此外,还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济南千佛山庙会。泰山庙会。淄博灯会。滨州胡集灯会等。其中济南千佛山庙会,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闪耀兴国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有固定和流动摊位1000多个,经营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泰山庙会则是以帝王的庆典活动,佛道的传教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岱庙一带还形成了许多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
3。3婚俗旅游。婚俗旅游一般有三种行式:一是参观婚俗博物馆等景点陈列的有关婚姻习俗的器物,二是观赏婚俗表演,三是参与婚俗活动。曲阜于1987年推出的古典婚俗旅游独具特色,微山湖举办和表演水上人家婚礼。这些活动都极富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3。4渔家乐。渔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渔家民俗文化,品味渔家生活风情。游客还可以参观渔民网箱养鱼和筏式养殖项目,观看并参与渔民舞龙。扭秧歌。吹渔家号子。尝渔家风味小吃等民俗活动。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推出了以吃渔家饭,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为内容的民俗旅游。自1990年开始,举办的荣成国际渔民节融文化。娱乐。经济为一体,以弘扬海文化为主题,以体验荣成渔家生活为基调,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为目的。荣成渔民节举办了耍龙。划船。海上灯会。文娱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演出了渔鼓催春“。群龙闹海“。八仙过海“等海味十足的游艺节目,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1]。
3。5农家乐。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欣赏农家小戏,体察民风乡情,领略田园风光。农家乐“在泰安。枣庄。临沂开展的比较好,其中泰安的埠阳庄开展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3。6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山东的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有济南的朱家峪。九顶塔民俗游乐园。潍坊的杨家埠。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等地。这一类型的民俗旅游在山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景点景区还不多,但是发展潜力很大。
4。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民俗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但是目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和社会效益,有些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4。1市场调研少,产业化程度不深。民俗旅游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长官意识,忽视了民间节庆活动的自发性。群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主办者。协办者和承办者往往都采取拉郎配“的形式,不了解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6]。
4。2忽视地方特色,创新内容不多。较长时间以来,许多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人文旅游资源改造建设相结合远远不够,一些主办者也很少考虑这一点,盲目模仿。民俗节庆活动相似化和庸俗化严重,某些景区(景点)的民俗节庆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民族歌舞。缺乏创新,而且品牌意识不足,有些民俗节庆活动的时空布局不合理。以济南为例,春节黄金周期间,大明湖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趵突泉灯会相继登场。两大名胜都打民俗牌,一个有乾隆游大明湖“一个有乾隆游趵突“两个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
4。3民众参与不多,营销手段有待提高。许多民俗节庆活动的参与者都以当地市民为主,外地乃至海外旅游者很少。参与的形式也以散客为主,团队很少。这说明山东民俗旅游在宣传。包装。促销上都有待提高。山东省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打出了好客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口号,但有些富有特色的景区。特色节庆活动仍不为人所知,或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极小。例如肥城桃花节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使得肥城桃花节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此外,山东的民俗旅游活动大多以观赏为主,真正使得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很少,这也是山东民俗旅游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
4。4民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山东有多处景区(景点)出让经营权限,把景区(景点)交给公司经营开发,由此导致了诸如文物保护。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三孔“管理体制变更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问题。在2000年12月6日至13日的卫生清理活动中,孔府。孔庙。颜庙等处出现了用水冲刷硬物摩擦擦拭文物的现象,使三处古建筑群的22个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损坏严重。很明显,水洗三孔“的做法不是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做法。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谢凝高教授也认为把世界遗产和国家文物交给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国家文物保持法“。事后曲阜市委市政府对文物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重新确定,三孔“文物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曲阜市文管会统一负责,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三孔“的管理工作立即停止[7]。[论文网LunWenData。Com]
4。5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相似区域共享的民俗旅游资源被不规范的内部竞争分割,不仅抹煞了民俗旅游的特色,同时分流了客源市场。济南春节黄金周期间的乾隆游大明胡“乾隆游趵突“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却定位在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首先,二者都以民俗旅游第一村“命名,不利于突出特色;其次,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既然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毫无疑问,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王家皂以此定位,不但重复,而且笼罩在石家庄民俗旅游村的阴影“之下,给旅游者的印象是: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只是山东第一,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才是中国第一,如此以来,不利于对外宣传促销[1]。这些也都存在景区(景点)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的问题。
4。6门票定价缺乏全局思想。很多地方只重经济利益,忽视游客的可接受能力和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以蓬莱阁“为例,2001年11月,蓬莱阁景区宣布门票涨价,不少游客只远远看看就算到此一游了。景点不断涨价,使得景区旅游总体报价提高,反而降低了旅游收入[8]。
4。7民俗旅游纪念品欠缺。现在许多旅游纪念品质量粗糙,工艺水平不到位,而且大同小异,真正作为民俗旅游纪念品使旅游者欣赏的很少。而像捏彩人。剪纸等以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工艺则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缺少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大大降低了旅游地的经济收益。
4。8景区(景点)季节性太强,旅游发展滞后。山东省四季分明,旅游地季节变化性强,也就造成了山东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山东民俗节庆活动众多,但很多都集中在春季或黄金周期间,其余时间游客稀少,门庭冷落。
5。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5。1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山东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可开发的民俗活动比比皆是,论文格式但如果我们思想不解放只会坐失发展良机。民俗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文化特质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5。2突出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它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突出民俗旅游资源本身原有的特征,有意识地保存和增强这些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工作中,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
5。2。1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本土特色,任何过分修饰和全面的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说,这种做法只能消弱它们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而且,有关实物的重建也应注意尽量反映其历史风貌,而不能代之以现代的建筑风格。
5。2。2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否则,总是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弄得一样的景观到处建,一样的产品遍地有,这样的旅游产品很难具有什么特色,当然也谈不上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效益[8]。
5。2。3努力反应山东的文化特点在民俗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强调地方化。民族化,保持当地传统风格,也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旅游形象的树立。对山东民俗旅游业必须突出文化特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的氛围,以便让旅游者能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应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从而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5。3观赏性和参与性并重的原则。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观赏的层次上,应注重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当然开发旅游产品要以游客为中心,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开发。
5。4分期分批有重点的开发原则。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的盲目开发。
5。5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原则。所谓合理开发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规模不得超过该地的旅游承载力,并且有关建设项目的性质布局。规模。高度。造型。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都应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在山东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统一原则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
6。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6。1全省统一规划,开发民俗旅游精品。
全省要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全省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山东东部注重海洋民俗旅游,西部重于发展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的旅游线。整合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强,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各地区应该积极实施民俗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深度的开发,了解游客的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活动,满足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同时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也应该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的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促进民俗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没有全局观念各自为政投资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可能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宣传。互拉客源。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局面。
6。2大力发展民俗节庆旅游。民俗节庆旅游是山东省民俗旅游的主体,山东省的民俗节庆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要想把山东民俗旅游办的更好,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6。2。1民俗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要使节庆活动能真正吸引广大旅游者参与,一定要了解潜在参与者在该地区的流向。逗留时间。消费能力。交通工具及相关情况。在政府扶持调控下,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等机构的积极性,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将民俗旅游活动与农工商贸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民俗节庆活动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重点。带动企业效益和商贸发展,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6。2。2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从时间安排来看,民俗活动一般应控制在8~15天,太短无法产生规模效益,难以回收投资;太长又会使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公众产生厌倦。反感,给附近市民带来不便。从季节分配来看,要一年四季民俗活动不断,营造出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使民俗旅游魅力长在。从空间布局来看,应注意如何划分活动地点,如何呼应。可以把民俗旅游活动分布在旅游区和新景点内,也可以在旅游集散地进行民俗表演,把民俗节庆活动与旅游促销活动融为一体。要注重保护环境,避免该旅游者带来不良印象,败坏民俗节庆形象。
6。2。3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山东民俗节庆旅游要在保持民俗真实性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运作方式,挖掘民俗节日的娱乐成分,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大众参与性。
6。3重视对山东民俗的提炼和升华,不断进行创新。山东各地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确定当地民俗旅游活动的主题时,应重视对当地民俗风情的搜集。整理和挖掘,在民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提炼升华,避免对传统民俗的异化和商业化,只有真正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断发展[9]。
6。4打造民俗旅游品牌,树立旅游形象。民俗旅游品牌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产品各要素布局趋于合理,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像青岛国际啤酒节。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等已经形成节日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而像杨家埠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也突出了自己鲜明特色,推动了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
6。5完善民俗旅游的管理体制。良好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加强监督,避免水洗曲阜“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6。6开发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旅游纪念品是凝固的记忆,会给旅游者带来美好的回忆,旅游纪念品一定要抓住本地特色,强调构思与创新。旅游纪念品也只有具有地方特色,具有自身的个性和特点才会受到旅游者的青睐。
6。7加大对外宣传促销力度。山东民俗旅游的相关部门应积极与外界联系,进行真实有力的宣传,尽一切可能把山东民俗旅游推出去,走出中国走向世界,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增加客源量,打造山东民俗旅游活动游人如织的场面[5]。[论文网]
论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