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桂林市民俗旅游发展对河南省的启示

桂林市作为国际化旅游城市,不仅其秀丽的山水风光。丰富的人文景观闻名海内外,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更是令人神往。在实地考察过程中,桂林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淳朴的民风深深吸引着笔者。本文试图通过笔者在桂林市的所见所思所感,对河南民俗旅游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论文网

一。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优势

(一)客源优势

桂林市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游客纷至沓来。根据桂林市统计局相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3871。16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3667。84万人次,海外游客203。32万人次。预计2015年桂林市接待旅游人次将超过4000万人次。根据携程旅行网联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15春节旅游人气排行榜和相关分析报告,桂林入选2015年春节黄金周国内十大旅游目的地“,排名第十。可见桂林市的旅游业发展在经济下行时期依然有着强劲的吸引力,而大量客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二)资源优势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桂林市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3。47万人,占总人口的15。47百分号。桂林市管辖两个民族自治县,15个民族乡,包含壮。回。瑶。苗。侗等28个少数民族。桂林市淳朴的民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成为桂林市发展民俗旅游的重要资源。

桂林市民俗文化包含市区。各县生活的方方面面,民俗旅游资源包括民族歌舞游艺。民俗节庆。民族服饰和建筑。社交民俗和民族手工艺六大类。

(三)品牌优势

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享誉国内外,桂林山水已成为桂林市的城市名片。桂林市作为传统的旅游城市,其旅游发展战略已从传统的山水观光模式转变为山水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混合多样式发展模式。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及查阅相关文献,认为桂林民俗旅游依托桂林山水的品牌效应,已形成自身独立的旅游品牌,其一是以刘三姐歌仙传说为品牌,以刘三姐相关影视作品风靡全国为契机,逐步发展起来刘三姐大观园。印象?刘三姐。大榕树景区(位于大榕树景区的千年榕树曾在电影刘三姐中作外景)等旅游产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象?刘三姐在国内首创利用山水实景,开辟大场面露天演出晚会的新局面,每晚演出两场,旺季时还会有加演,虽然门票较贵,但几乎场场爆满。另外一个品牌是以龙脊梯田为品牌逐步发展起来的龙脊民俗旅游区。作为旅游品牌的明星“,龙脊梯田的画面常常出现在电视。报刊和各种广告与宣传品上,成为中国的骄傲。

二。桂林市民俗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民俗文化传承角度,笔者认为桂林市民俗旅游采用了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原生态原真性开发模式,是指直接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立民俗村寨或民俗博物馆,将整个村寨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这种开发模式以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为代表。2011年,该博物馆成为国家文物局命名的首批五个生态(社区)博物馆示范点之一。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位于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村,占地面积289平方米,建筑面积601平方米,展出文物200多件。桂林龙脊建寨自元代始,历史悠久。千百年来,龙脊的壮族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壮观神奇的龙脊梯田风光和古朴独特的民族文化,包括以龙脊梯田景观为代表的山地农耕文化。以干栏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寨老制度为代表的民族自治制度文化。以糯米和水酒为代表的壮族饮食文化等,每年都吸引了大批来桂林旅游的游客。

另一种是文化重构开发模式,包括主题公园。民俗节庆。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三种形式。

主题公园以刘三姐大观园为代表。刘三姐大观园坐落于桃花江畔,占地一百多亩,是初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改建于2001年的主题民俗文化公园。刘三姐大观园于2012年8月10日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广西首批民旅风情旅游示范点,是以刘三姐文化。广西壮族文化及民俗民风为主题的休闲游乐场所。

桂林市每个月都有旅游节庆活动,规模较大的民俗节庆旅游活动,主要有资源县河灯歌节。阳朔县漓江渔火节。恭城县桃花旅游节和月柿节。上述的四个节庆民俗旅游活动,除资源县河灯歌节是从传统民俗节日――中元节演变来的外,其它三个节庆活动为加快发展经济,将有地方特色的产业或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充实。整合而形成的具有本县民俗特色的大型活动。

民俗实景主题剧场以印象?刘三姐和龙脊魂为代表。笔者通过实地考察,认为印象?刘三姐是更为成功的旅游产品。其一在于印象?刘三姐是以广西桂林阳朔书童山段漓江两公里水域为舞台,十二座山峰以及天空作为背景,融合刘三姐山歌。广西民族风情与桂林山水等多种元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而龙脊魂是在市区表演,在山水实景上不如印象?刘三姐气势宏大。其二印象?刘三姐拥有强大的制作团队,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和制作人梅帅元都为业内的领军人物。其三在于印象?刘三姐的演职员多为当地居民,他们白天从事日常的农耕。打渔。旅游等活动,晚上参加演出,可以保证演出的原汁原味。

以上两种开发模式并不能截然区分。生态博物馆的民俗文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发生着变迁,当地政府。旅游规划单位和居民也会根据游客需求,对民俗文化进行整合重构,探寻民俗旅游新的发展形式;文化重构模式中是以当地的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原真性内容为背景进行旅游开发的。纵观桂林民俗旅游的发展历程中,民俗旅游发展使得原本不被当地居民重视的或者是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重又获得勃勃生机,而随之而来的经济效益,也使当地政府和居民更加积极得进行民俗旅游开发,民俗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达到了共赢。

三。对河南民俗旅游发展的启示

第一,桂林目前已形成自然观光旅游与文化旅游相辅相成的局面,因此,河南省民俗旅游亦不可单打独斗,应与河南省的山水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旅游形式相结合,打造丰富多样的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第二,不可竭泽而渔,应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始终以民俗文化传承为旅游开发的首要原则。民俗文化是根植于普通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其传承要依靠民众来完成,因此处理好景区与民众的利益分配问题,旅游收益返于民众,让民众认识到民俗文化就是金山银山“,促使民众自觉自愿的弘扬甚至重构民俗文化。

第三,注重旅游品牌和城市名片的打造。目前河南拥有禅宗少林?音乐大典。黄帝故里寻根拜祖大典。清明上河园大宋?东京梦华三大民俗品牌,要在此基础上,挖掘文化内涵,延伸旅游产品链。还应重视旅游宣传的重要性,提出脍炙人口的旅游宣传口号,提升河南省的民俗旅游形象。

第四,城市建设应与景点建设相结合,打造全域旅游度假产品。笔者到桂林时正值旅游淡季,加之笔者去过若干山水风光秀丽之处,桂林山水虽然奇特,但是因为自小从语文课本里就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对桂林山水的期望值很高,刚到桂林市时反而有种看景不如听景的感觉。笔者分析这主要是因为桂林市城市建设仍需更加突出旅游城市的特点,比如两江四湖日月双塔周边建筑形式较为杂乱,影响景观效果;从桂林站到桂林北站的公交车班次较少,不方便游客。河南在发展民俗旅游时,应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提高游客满意度为目标,打造公共服务便捷。旅游产品丰富。处处是风景。环境优美的优秀旅游城市。县区。

浅议桂林市民俗旅游发展对河南省的启示

上一篇:浅议旅游讲解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的研究开发【1800字】
下一篇:浅议民俗文化的旅游价值及其开发策略【3827字】

香格里拉来滇旅游流影响因素分析【1982字】

饮食民俗和旅游开发【4547字】

韶關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對策【4392字】

青海自驾车旅游产品开发...

青海循化县县域旅游品牌的重塑【4517字】

青年旅游视角下的社會主...

青年旅游者茬乡村旅游中...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