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饮用水的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健康,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是全球普遍重视的主题。现阶段,全世界约有1/5的人缺乏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而也约有多达3亿人缺乏安全的饮用水。因为农村人口的逐渐增多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论文网业综合开发以及乡镇企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日益增多,加之各种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农村地区的饮用水环境逐渐恶劣。
近年来,政府部门逐渐重视农村地区的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相继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规划等饮用水安全管理策略,投资程度逐渐增加,一系列饮水安全工程相继建成,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村地区的饮水安全卫生问题。但因为幅员辽阔,水资源相对短缺。城乡发展环境尚不平衡,加之大部分农村群众对于饮用水安全卫生的内涵还没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一些农村地区的饮用水还存在水量不足。饮水不便以及水质性地方病等问题,对农村群众的生命健康产生了很大威胁,因此我们应从根本上重视这一问题。
二。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的主要因素
(一)自然。经济等因素
部分农村地区浅水井较多且靠近污染源,卫生条件相对恶劣,地表污水通过渗透或者直接流到井内,农民群众引用了受到污染的水源后常常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部分农村靠近工业生产区域,工厂所排放的废水也常常都流入了农民群众的饮用水源之中,工厂废气内的有害物质借助于降雨或者沉降等方式渗透到饮用水源之中。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目前还有很多农村地区没有完善的排水以及垃圾处理系统,很多污水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农村沟渠,降雨时被冲入农村饮用水水源地。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相对城市来说较低,很多农村地区往往是一家一井或者多家一井进行采水,一些农村地区甚至要借助人畜背水来解决饮水问题,这样来说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就更加难以保障[1]。
(二)工业和农业污染
在农村群众日常生活以及农业生产的过程中,因为不科学的使用农药等化学投入品,人类和牲畜的粪便不能及时清理且任意排放,导致氮素。磷素等营养物质或者其他有机无机污染物流入农村饮用水源地,导致农民群众的饮用水污染。我们应当认识到,农业面源的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影响因素多。污染强度难以准确评估等特征,加之近年来国内禽畜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农业饮用水污染也逐渐严重。大量禽畜粪便并未得到较好的应用与处理,任意排放,导致农村地表水与地下水受到严重污染。据相关数据统计,受到重金属污染土壤已经超过2000万公顷,约占总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而因为工业三废的污染的农村耕地约为700万公顷。当前,全国大约有超过65百分号的耕地受到各种程度的污染,很多耕地的重金属含量甚至超过土壤环境质量Ⅱ级标准,导致农村饮用水水质日益恶化。
(三)固体废弃物污染
农村地区固体废弃物并没有得以充分的利用和有效回收。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所产生的主要固体废弃物,而这些秸秆通常并未得以合理的利用,任意燃烧或者随意堆放于田边地头。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植物蛋白,在我们对其堆放时,秸秆发酵会产生大量的氮素与磷素,在降雨时这些富含氮素与磷素的液体会随着沟渠渗入地表或者直接排放于农村饮用水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另外,因为水中的氮。磷含量增加,水中的水藻迅速生长,引起生态恶化,由于部分藻类所形成的藻毒素也会对人类的生命健康产生威胁。同时还有大量农业使用中的薄膜残留在耕地。土壤以及农村河流中,成为影响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的重要因素。
(四)生活垃圾污染
农村地区年产生生活污水约为80t,生活垃圾约为1。5t,禽畜粪便排放量约为25t,但是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仅仅为29百分号,大量的生活污水垃圾并未得到规范的清理,被任意的排放于水塘河流中;而随着畜牧业的发展,禽畜类粪便也越来越多,没有进行处理便任意排放,这也是农村饮用水污染的重要来源。在农村生活污水垃圾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成分,而这些有害成分流入到饮用水水源地中,导致水体发黑。发臭,导致持久性污染的发生;另外,禽畜类粪便还会导致水体内产生大量的细菌和病毒,从而对水体造成长期污染,很容易引起伤寒。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等水质性传染病的流行[2]。
三。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的管理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
第一,做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配套建设工作,对于饮用水水源地必须要做好保护区的界碑。界桩以及警示牌的安置摆放,按照饮用水水源地的具体位置以及附近土地利用情况,沿着水源保护区边界,在农村生活垃圾可能直接排放的区域,设置好隔离带,比如说物理隔离方式(护栏。围网等)以及生物隔离方式(比如防护林)。第二,要做好农村引用水水源地的宣传保护工作,农村政府部门要积极运用文化站。卫生院。广播和板报橱窗等基层宣传途径,让农村群众能够真正意识到饮用水水源地安全卫生和自己切身利益直接相关,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水源地保护工作中来。第三,要进一步健全农村水污染防治机制,在人口相对密集的乡镇还必须建立生活污水处理站,做好下水道系统的建设规划,对于偏远地区来说,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比如化粪池。人工湿地或者土地处理系统,尽可能的降低生活污水污染与废弃物污染,将农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有机联系起来,确保水源地的安全清洁。(二)落实水源地水质监测制度
首先,完善农村水质监测系统,逐渐完善农村水质化验机制,负责当地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由乡镇一级水质监测部门进行技术指导与监督工作。有条件的农村地区可以借助于已有的集中式供水厂或者县级卫生防疫部门成立水质监测中心,配置一定的人员与设备,对农村饮用水水质以及供水水质进行监测。其次,逐渐健全农村水质监测网络,在完善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中心的前提下,各个地区必须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建立有针对性的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卫生监测网络,建立完善水质数据库以及预警系统,从而真正实现饮用水水质常态监测化,定期将水质监测结果进行公示。最后,要制定科学的饮用水水质监测指标,结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结合当地农村饮用水水源水质实际情况,水质监测指标必须包含以下内容:毒理性指标如砷。氟化物以及硝酸盐,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和大肠杆菌,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如色度。浑浊度。总硬度。部分地区也可以增加针对地方病相关的检测指标。
(三)提高农村群众环保意识
一方面,大力宣传水环境保护知识,帮助农村群众树立环保意识,建立以乡镇环保知识巡回讲座为主,村级环保知识宣传位置的宣传工作机制。大力组织进行农村饮用水安全科普活动,通过宣传工作帮助农村群众认识到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的重要性,进一步普及饮用水安全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农村群众对于饮水环境保护的自觉性和责任感。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农村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减少污染物,保护饮水环境。另一方面,农村乡镇企业必须要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宣传,争做绿色企业[3]。对于农村中小型企业来说,其生产污染相对严重,因此清洁生产宣传是降低污染的有效方法。第一是农业生产必须要合理控制农药化肥的使用,尽可能的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从源头上对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进行控制,积极的开发推广现代化的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提升有机复合肥的施用量,积极推广生物肥料;第二是对农村企业来说,要进一步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贯彻落实三废处理技术,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统一,确保农村饮用水的安全卫生。
(四)农村水源工程的持续性
农村水资源布局必须科学合理,应当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尽可能的达到农村饮用水水质以及水量的要求,部分条件较好的地区还应当建立一些高标准的水资源工程,确保农村群众的饮用水充足。同时要珍惜农村地下水资源,确保深层地下水的采补均衡,站在长远的角度来保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另外还应当进一步强化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工程的建设,对于拥有集水条件的地区,但现阶段供水基础设施还相对简陋且饮用水不卫生的农村地区,应当建立自来水工程;对于饮用水水源受到污染且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的引水工程应当尽快更新水源;对于缺少必须水质处理设备的饮水工程要尽快进行完善。我们必须要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以及当地的实际发展情况来制定饮用水水源工程的建设标准。农村饮用水水源工程资金要保证充足,工程应配套,质量要达标,在对水源工程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吸取农民群众的意见,以更加民主的方式来对建设方案进行选择,确保水源工程的可持续性[4]。
四。结论
总之,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艰巨任务,为了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饮用水条件,以安全卫生用水为阶段性目标,为提升农村饮用水质量为工作重心,坚持先急后缓的原则,优先处理对农民群众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影响较大的饮用水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本质上处理好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
农村饮用水安全卫生问题的管理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