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实践意义及其反思
中图分类号:F321。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0532147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村家庭联产的承包制度通过不断的探究与创新得出的结论,但是由于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不断的出现问题。因此应在原有的经营权流转论文网制度中改变现有的土地制度,将土地的合法权益还给农民,从而能够不断的提升农村土地生产力,帮助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1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存在的问题
1。1法律制度设计不够合理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掀起深化土地改革序幕,随后出台了一系列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法规,指出在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民享有更多的土地权利。因而土地所有权的问题再一次被提出来,土地管理法中明确规定了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劳动群众所有,但是在实际的土地经营过程中却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连带责任,在现有土地法中没有明确规定哪一层属于土地的归属主体,所以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各层互相推卸责任,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问题。在正常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要成为所有权的主体,但是在问题出现的时候却不断的推卸责任,这种情况的发生导致所有人都对土地责任权利丧失热情。
1。2流转机制不够完善
由于在土地流转权限中没有完善的机制,导致土地流转时供求双方不能够及时的将信息进行沟通。目前规范的土地流转机制没有完全的建立,在相关的法律中也没有明确的指出规定,导致不少农户通过私下方式自行进行流转,没有通过法律的保护也没有明确的手续,多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这种流转方式没有受到法律的保护,一旦出现纠纷就很难解决。
1。3流转收益较低导致农民利益有损
土地作为农民重要的农业生产因素,是农民基本生活的合理保障,因此土地变动会造成农民的损失,不利于农民正常的生活发展。由于乡村发展较为落后,城乡处于不平衡状态,致使农村土地发展有所欠缺。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农民的利益造成了破坏,为了贴合经济社会不断的发展,尤其是城市郊区的农民不得不交出手中的土地所有权,城市发展从农民手中取得经营权,但是不能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土地不断进行招商的过程中,有一些人暗箱操作,将手中的土地与商家结合,逼迫农民低价转让土地,骗取农民的土地经营权,使农民的利益遭到侵害,农民的生活失去保障。
2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式与对策
2。1制定全面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为了扩大农村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使农民通过合理的方式进行转包。出租,应当在法律的保护下全面明确土地承包人及经营人,在此前提下合法的制定该土地流转承包的制度。针对农民集体建设需要用地的情况,要不断打破国家对于土地产生的垄断现象,使农村集体在建设用地时帮助农民获得土地权利产生的收益,将一切从农民手中取得土地成果利益分给农民,帮助农民得到收益。
2。2按照法律严格办事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不论是承包商还是转让者都要依法进行合理转包,要严格执行土地法等法律规章,要通过自愿。有偿等原则,极大控制集体权利的发展。在对土地进行合理承包转让的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使一切细节透明化。要依法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的权利,使农民能够享受到土地带来的收益,因此要合理制定土地规章制度,保障农民的权益,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承包租金成本,要不断加大力度保障农民能够得到土地经营时的收益,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农户对于土地流转的需求,保障土地流转性。
2。3保障土地流转周期与进程
单单从土地流转角度来说,农民组织合作社在经营的过程中希望依靠土地获取长期性收益,进而能够开展大规模。专业化的经营,进行匹配社会发展的不同项目,但是由于农民对于社会发展目标不够明确,导致合作社经营既要考虑市场需求,还要兼顾自身收益,使其经常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从土地流转总体来说经济发展与农村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各地区政府应结合自己实际的条件,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有针对性的安排土地流转周期,大力推动流转进程,要尽可能实现土地效率最大化,不要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通过从土地上流转的成果来保障农民的收益,不断推进社会的经济发展。
3结语
在现阶段的土地流转制度中存在许多问题,农民的合法权益遭到损害,土地归属不明确等,因此各地区应针对自己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制度改革,使农民的权益有所保障,同样对农村的经济发展带来帮助。
农村土地流转机制的实践意义及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