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企业和谐管理
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一)和谐管理的核心思想――以和为贵“
在中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核心思想之一。孔子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孟子也主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中庸言:和者,论文网天下之达道也“。然而,现代社会对于和“的理解存在偏差,而孔子则明确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强调和“与同“的差异。真正的和是在肯定事物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协调事物内部各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促成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
(二)和谐管理的动力源泉――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传统基本精神之一。据考证最早明确提出以人为本“的是古代春秋时代齐国名相管仲。在管子霸言“篇中,记载了管仲曾经向齐桓公提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最古老典籍之一尚书指出:唯人,万物之灵“。孟子也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民可畏论中指出:民可载舟,亦可覆舟“。可见,在古代,人的地位和价值是受到高度肯定的。企业和谐管理的动力源泉是来自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就是说人“在企业和谐管理过程中既是出发点也是落脚点。
二。传统和谐思想实践运用――李锦记思利及人“
(一)传统和谐思想――思利及人
作为市场主体,企业在和谐管理的过程中,必须明确义利两者的关系。在中国古代,人们尊称恪守商业道德,将以义为先“。见利思义“作为价值取向的商人为儒商。有部分学者认为,企业本身是以追求利润为特征的经济组织,传统文化重义轻利“,义“。利“割裂的观念束缚着企业家的手脚,不仅妨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妨碍了企业的发展。但传统文化中的义利观实质是并不否认企业追求利润的目标,而是强调企业获取利润的方式。从长远来看,企业牺牲社会利益。只求短期利益的行为是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注重社会利益与企业利益的统一,在义“的基础上追求长久的利“,这种价值取向是当今企业的一种宝贵的无形资产。
(二)李锦记思利及人“思想的实践
百年民族企业李锦记,经历117年的风雨历程与艰辛创业,成为民族的世界品牌,在富不过三代“的亚洲商界,创造着一个奇迹。李锦记集团主席李文达先生认为,他的一生和李锦记的成长都因中华文化而受益匪浅。他从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名句: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惟思利及人“,提炼出思利及人“四字作为个人及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这一价值观深入李锦记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中,引导和鼓励李锦记不断向前发展。
思利及人“的实质就是以义为先“的义利观,是儒家道德修养中用于处理利益关系的一种思想主张的延伸。利及人“的思想源于孔子的忠恕之道“,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推己及人的思想。企业的管理者在决策时,要先进行换位思考“,凡事先考虑员工。消费者。合作伙伴的感受。
思利及社会“:李锦记长期坚持关注贫困地区教育。投资捐赠办学。抗洪赈灾等。2003年,当非典“的阴霾笼罩在中华大地时,李锦记集团旗下的增建口服液在被中国保健科技协会列为有效对抗非典“药物的契机下,李锦记集团不仅没有借机发国难财“,反而推出严禁夸大宣传产品功效宣传活动“等紧急通知,规范经营活动。同时,李锦记集团还向非典“前线捐赠了价值高达500多万人民币的增健口服液产品。造福社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李锦记思利及社会“。
思利及员工“:李锦记思利及人“的价值观深入到了管理机制中。李锦记绩效考评包括个人和团队的绩效,李锦记相信团队力量,并认为每个员工都对企业做出了贡献,应该共享团队的成果。对于绩效较差或不稳定的员工,管理人员应该认真观察,找出落后的原因,并与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和激励。在保证激励有差别的前提下,注重成果分配的公平性。另外,李锦记非常关注员工满意度。爽“是李锦记员工满意度的指数,即员工工作时是否感到心情愉悦,事业成就感的高低,对团队的满意程度等。如果出现某个员工自我评价的爽“指数突然下降了,说明他存在不爽“的情绪,也就是员工出现了困扰。那么,作为管理者需要特别关注这种员工,找出他不爽“的原因,帮助他及时调整心态和尽快解决问题,从而恢复和提升他的爽“的指数。李锦记集团85百分号~90百分号的员工敬业度超过了中国最佳雇主70百分号的平均值。思利及员工“为李锦记创造了和谐的内部环境。
思利及伙伴“,与合作伙伴共享利益,持续合作。李锦记由于生产线的改进需要,自行设计并与几家设备供应商一起制造自动化生产线。面对有关利益问题,李锦记放弃了该自行设计的生产线知识产权,只选择相对便宜的价格购买。李锦记思利及伙伴“的行动,一方面降低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让合作伙伴获得知识产权。从而实现双赢“。
三。传统和谐思想的企业和谐管理对策
(一)以和为贵“――营造和谐的内外部环境。运用和“的思想,有助于企业协调和平衡内外部环境。首先,企业内部关系追求和睦“。企业秉持家和万事兴“的理念,有利于营造内部团结合作的氛围,成员间和睦相处。企业要注重内部公平,关注员工的需求所在,让每个员工在企业这个和睦的大家庭中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其次,企业外部关系讲求和气“。与竞争者讲求和气“。提倡和气生财,实质是和谐的竞争理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做为是整个市场的一部分,其生存与发展无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在变幻莫测的环境中,单打独斗“很难保持企业的持久优势,企业只有化敌为友“寻求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双赢“。多赢“。另外,企业与消费者。供应商和政府的外部关系,处理也要注重和气“。总之,和谐的内外部环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以人为本“――实现人本管理。企业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的前提是从本质上认识人的自性“,即人性的规律。中庸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启示我们管理的根本方法是要遵循人性规律。人性规律的认识运用到企业对内部员工的管理理念中,要让员工更有尊严的工作“。孟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鲜明体现了中国人尊严至上的人性。那么,企业在对员工进行管理时,要增强信对员工的信任,适度的下放权力,让员工参与管理,深入挖掘员工潜力,增强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为企业创造和谐的内部环境。
(三)以义为先“――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要保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市场地位,就必须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传统和谐思想启示我们,以义为先“。思利及人“是企业追求利润的前提。在企业内部方面,思利及人“主要表现在内部员工的成果共享与共同进步。对于企业外部,首先企业提供科技领先。顾客满意的一流产品和优质服务是对顾客的利“。其次,正确处理与伙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与伙伴充分合作。相互依赖。共享利益是对合作伙伴的利“。最重要的是,企业要把自身放到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去,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和谐的企业形象,从而实现企业外部环境的和谐管理。
浅谈中国传统和谐思想与企业和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