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实景演出对旅游目的地影响的研究现状
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中的实景演出主要以当地的自然山水为舞台背景、以文化传统为主要表演内容,结合现代化的舞台表现手段,直观的通过视觉、听觉来让游客感受旅游地的风土人情。这不仅能加深旅游者对旅游地文化传统的印象,而且对于提高旅游地的文化形象有重要意义。
2.1 概念的界定
实景演出对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有直接的促进作用。它主要表现在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吸引力和文化形象方面。
2.1.1 实景演出
2007年,魏小安在第四届中国旅游论坛提出,实景演出是以大自然真山真水为舞台,以当地民俗文化为主要内容,将演艺界、商业界的团队艺术家融为一体,精心打造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模式[1]。实景演出不受舞台空间的限制,它的演出场地为真实的地貌环境转化而成,体现了自然造景、就地取材这一特色。实景演出的艺术素材取自于当地居民传统的民俗风情、生活行为、日常生产,演出离不开当地山水和当地居民,倘若离开便失去了舞台和演员[2]。本文认为,实景演出是以旅游目的地富有特色的原生态景色为舞台背景,以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和民俗活动为主要表演内容,通过演员生动形象的演出,直观表现旅游地特色的一种演出形式。这种以大自然原生态景观为舞台背景,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为演出素材,加上专业又淳朴的演出阵容,同高科技的灯光音响效果完美结合的实景演出是我国特有的演出模式。
2.1.2 旅游目的地形象
1971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Hunt的博士论文“形象——旅游发展的一个因素”探讨旅游地形象因素的开发意义[3],开始了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热潮。国内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旅游地形象进行了探讨,但至今还没有确定统一的概念。Hunt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人们对其非居住地状况所持的印象,是纯粹的主观概念[3]。Dichter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对可能既包括认知的又包括情感的个体属性评价的结果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总体的或全面的印象[4]。廖卫华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是现实和潜在旅游者( 主体) 对旅游地( 客体) 的感知, 是对旅游地各要素产生的印象总和, 是旅游地特征在游客心目中的反映[5]。本文采用Dichter的说法,认为旅游目的地形象包括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方面。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2.2 研究意义
实景演出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具有学术和实践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虽然国内外关于实景演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早有研究,但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其研究体系主要由表演内容、舞台背景、舞台效果、演出服务这四个方面组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四季周庄》为例,具体探究实景演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丰富了我国关于实景演出和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许多旅游地为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地发展商业。这种做法虽然带来了可观的的经济收益,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由于旅游地商业化,使旅游资源遭到了严重破坏,旅游地原本的文化氛围被浓浓的金钱所替代,游客的满意度也不断下降。这些恶劣影响都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有很大的破坏性,直接降低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中的形象。本文通过研究实景演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探讨实景演出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影响方面及其影响程度,并且提出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的建议,为旅游目的地改善商业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供策略参考,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