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基层政府社会管理制定政策与实施不相适应
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政策与实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有效调整。中央政府研究制定社会管理的相关政策,这一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有些部门随情况的变化而频繁变更政策,为了提高建设基层政府的执行能力,使得能够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相关政策。然而我国基层政府目前在执行政策时,缺乏必要的培训及相应的准备周期,所以往往在一项政策出台后,基层政府执行部门与广大群众需要同时调整新旧政策。对于那些不断调整的拆迁方案、社保政策等,特别需要基层政府不断跟进、了解、熟悉。由于基层政策执行部门人员对政策的认知和执行能力不足,就出现了有制定周期、无执行周期的局面,从而造成执行政策不到位,引发群众不满,极易导致对抗基层政府,形成公共安全事件。
三、基层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发展方向
(一)施行以民生为主的理念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社会管理的重点。基层政府要把管理控制的施政理念逐渐转变为以民生为重的理念。努力改善民生,把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带动社会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作基层政府工作的根本落脚点和出发点,要以统筹经济社会的发展为核心。通过有效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和基层社会的需求,基层政府的主要工作以民生领域为核心,来提高公民诉求的回应性和基层政府对社会的需求。尤其要注意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道德底线是由所公平正义决定的,没有了公平正义,也就没有了所谓的道德底线,就有了不满和冲突,每个人就都认为自己是受害者,就没有合理的财富分配,也就没有真正的民生,也就是说公平正义是一个大大的民生。只有基层政府切实保障好、改善好民生,百姓才会安居乐业,百业才会欣欣向荣,社会才会和谐稳定。民生是社会稳定的最基本保障。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 推动基层社会管理的多元组织体系,提升服务质量
构造服务性政府,需要基层政府转变职能。为了体现公共事业组织、民众、非政府组织和私营组织等多元组织的作用和优势,体现公共行政的本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基层政府的价值。依据政府部门服务的类别、性质和目标,建立多元主体并存的组织体系。通过培养和发展非营利性组织,充分发挥其社会服务的功能,使非营利组织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使其调节社会矛盾并成为公众和政府沟通的重要纽带,从而促进社会发展和谐,使其能够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组织异质化、多元化,从而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和满足社会公众各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