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职业价值观的特征
首先,职业价值观是因人而异的。大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是他们已有的条件还是后期经过努力学习到的经验都会有所不同,因而他们的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说,大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非主观条件时,不同职业价值观,导致不同工作动机,行为也存在差异性。再者,稳定性较强。价值观是大学生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基础,伴随着大学生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和教育的日渐影响,大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职业价值观。其价值观树立后不易改变,但有时职业价值观又会受到内外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然后,其阶段性较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当某一层需要,得到最低满足时,就会追求更高级别的需要。最后,职业价值观不是唯一的,其具有多样性,不同动机带来不同职业选择,而在他们的岗位上又不能得到全部的满足,从而导致部分大学生患得患失。
(三)职业价值观的重要性
职业价值观在大学生职业生涯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各方面给大学生带来重要影响。职业价值观除影响职业选择、职业行为外,还能支持企业,更好更快实现其战略目标【1】 。专家通过研究职业价值观,发觉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生涯规划间存在联系,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起到积极作用。
二、职业价值观的影响因素
诸多因素影响大学生形成职业价值观,包括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又存在职业认知,价值取向等内在因素。
(一)社会环境因素
1.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
当前,我们国家多样化经济结构,使社会利益随之变化,且形成多元化价值观。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是社会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环境、大趋势作用下,其是对社会存在的一种必然反映。因而其在不同层面受到多元化社会价值观的影响【2】。计划经济体制下主张集体zhuyi,市场经济条件下重视个人经济地位,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集体zhuyi至上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视个人经济地位的转变,体现了经济发展对其的影响。
2.就业体制的延革。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大学生毕业后都是由国家包分配的,他们几乎不能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工作,形式过于单一。1999年国家改革就业制度,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大学生了,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双向选择的关系,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对方,筛选的过程较为繁琐,但是这种模式下的就业机制使得大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不断增强,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市场在就业选择上,发挥其导向作用。大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岗位。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模式下的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压力和难度也会相应地增大,所以大学生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注意防范就业风险。
3.教育与市场脱节。
我们国家正在迈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普及满足了青年们学习知识、提高自身修养的需求,但是有些高校在招生的时候不能尽自己所能多为学生考虑,而是盲目的追求招生规模和效益,造成学生毕业后在找工作的时候严重缺乏专业知识。导致大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人才质量低,难以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在做就业选择的时候,大学生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很难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来为自己的就业选择作指导。总而言之,高等教育改革存在负面影响并且在一定层面,给大学生职业选择带来影响。
(二)职业指导滞后
许多高校就业指导体系不完善。导致指导滞后,严重影响大学生树立其职业价值观。如果高校不能重视对大学生的职业指导,将会对大学生在就业选择的时候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在高等教育改革的过程中,很多高校在招生的时候只考虑到学校眼前的利益,很少针对学生就业进行相应的市场调研,不能很好地与社会需求相吻合,不但忽视了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需求,导致大学生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职业选择,更加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