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3-25 青藏地区 CI 逐年趋势率的月份变化 22
图 3-26 四季青藏地区 CI 趋势率分布图 23
图 3-27 青藏地区 1980-2010 年综合气象干旱指数年际变化 23
图 3-28 青藏地区 1980-2010 年各季度综合气象干旱指数的年际变化 24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 2-1 综合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 6
表 2-2 空间干旱影响程度等级划分表 11
表 3-1 VCI 与 CI 同月、前 1 个月、前 2 个月、前 3 个月的相关系数 25
变量注释表
CI 综合气象干旱指数
Z30 近 30 天标准化降水指数
Z90 近 90 天标准化降水指数
M30 近 30 天相对湿润度指数
β 尺度参数
γ 形状参数
x 降水量气候平均值
xi 降水量资料样本
P 某时段的降水量
PE 某时段的可能蒸散量
H 热量指数
T 日平均气温
μ2 平均风速
Δ 饱和水汽压
NDVI 归一化植被指数
VCI 植被状态指数
Pi 干旱频率
Pj 干旱站次比
Slope 趋势率
R2 均方根误差
1 绪论
1.1 干旱的概念
干旱是世界规模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具有持续时间长、覆盖面广、影响人 数多、发生隐晦、损失严重等特点。具体说来,干旱可以表述为长时间内局地降 水的欠缺或水供给欠缺的状态,即当地的水分收入小于水分支出而造成的水分短 缺的现象[1]。
依据影响的形式和对象,大致可以将干旱分为气象干旱、水文干旱、农业干 旱以及社会经济干旱。而其中气象干旱又是发生农业干旱、水文干旱和社会经济 干旱的基础,所以科学界对于干旱的研究着重在气象干旱方面。论文网
从我国干旱的形成上来看[2],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我国发生干旱的主要原 因。就自然因素而言,全国各地降雨、地表径流、地下水、冰川等水资源存在时 空分布的差异;就社会因素而言,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与技术手段的不断提升, 人类的自身活动增加了用水需求,进一步导致了水资源的供需失衡,从而导致干 旱发生,主要表现为:森林植被减少、人口数量增加、水体环境污染以及水资源 的浪费。
1.2 干旱的研究方法
对于气象干旱的研究,目前科学界主要通过两种途径来进行研究和工作开展: 一是建立各种干旱指数用以监测研究区的干旱情况并作出旱情分析,二是通过实 施干旱地面站点的观测实验来研究干旱的形成机理。在干旱指数或干旱指标研究 方面,常用的数据资料包括地面站点资料(如气象、土壤、水文等资料)和卫星 遥感资料。利用这些资料进行数学运算来建立不同的干旱指数,从而进行相应的 干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