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3-18
张小楼矿不同时间段地表沉降结果 24
图3-19 D-InSAR提取下沉盆地图 26
图3-20 2007年2月到2008年4月9日的下沉等值线图 26
图3-21 2009年1月10号到2010年2月28号的下沉等值线图 27
图3-22 实测数据动态下沉曲线图 28
图3-23 D-InSAR数据动态下沉曲线 28
表清单
表序号 表名称 页码
表3-1 PALSAR传感器参数 9
表3-2 干涉对参数 9
表3-3 工作面信息 11
表3-4 干涉对基本信息 22
变量注释表B 基线距
相位差雷达波的波长
视角基线距的视线向分量
代表了基线距在辅图像视线方向上分量的大小
SAR影像生成的干涉条纹图
模拟的地形相位条纹图
干涉条纹图中减去地形信息所得到的地表形变信息
H 天线S1的轨道高度
平地效应相位地形引起的相位由地表形变引起的相位
噪声引起的相位大气相位
1 绪论
1。1 选题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一个能源生产与消耗的大国,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煤炭需求总体稳定,约占我国能源结构的70%[1]。随着浅部煤炭资源的枯竭,我国近几年 东部大部分矿区已进入深部煤层开采。深部开采沉陷规律与浅部开采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研究矿区深部开采规律,对于合理留设深部矿区地面建筑物保护煤柱及建筑物下压煤开采,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为开采沉降规律十分的复杂,所以目前采用的一些理论方法,很难准确的研究深部开采地表沉陷规律,结合实测资料深入研究深部矿井地表沉陷规律尤为重要。论文网
资源的过度开采会破坏矿区地下地质结构,从而引起各种地质灾害,如地表塌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事故。如果开采不慎,触及到地下含水层,容易导致矿区透水事故,造成非常严重的人员伤亡事故。
因此,在对矿区的地表监测中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建成“绿色矿山”目标提供有力的保障[2]。目前,监测地面沉降的常用方法是多次采集被监测区域的数据,从而得出被测区域在不同阶段的沉降速率。这些基于点位的常规监测方法,除了消耗大量的资源之外,而且用在监测大区域时就显得效率极其低下。
监测地表形变。近年来,D-InSAR技术已经被在广泛的应用在地震形变、矿区沉降等领域。在监测地表形变的实践中,D-InSAR技术显示出了许多的优点,比如说,它可以昼夜不间断的作业,不受时间限制,可以监测范围比较大的区域,而且的它成像分辨率高,自动化程度也很高[5],极大的弥补了常规测量的缺陷。由于D-InSAR技术具有以上无可比拟的优势,使其在对矿区地表沉降的变形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拟把D-InSAR技术应用于张小楼矿区的地表形变监测,得到相应的地表沉降规律,并验证其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