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页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互联网被引入中国市场以来,在将近 20 年的时间 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第 37 次中国 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 2015 年 12 月,我国网民规模达 6。98 亿, 全年共计新增网民 3951 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 50。3%。随着互联网应用技术的 普及,在方便普通民众获取信息的同时,也渗透到了其生活的方方面面。正如在
《理解媒介》这本书中,著名传播学研究者麦克卢汉所言,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 创新,人们将重新回到“部落”时期。自 Web2。0 时代以来,随着博客、即时通 讯、论坛等社交网络的应用和兴起,互联网已经荣升成为当今社会舆情演变的两 大舆论场之一,即新兴网络民间舆论场。
近几年,网络热点事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每年热点事件约有 400 余起,引 发网民情感共振的类事件也屡见不鲜。网络在以惊人的速度改变人们的生活、工 作及思维方式的同时,也使人们陷入了网络舆情的漩涡之中。当前中国正处于社 会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增多、阶级矛盾的加剧本是属于正常现象,然而很多事件 经过互联网和媒体的放大之后,很容易引发网民情感共振,加深对社会的不信任 感,影响社会稳定。国家在一次讲话中曾说过,“要把网上舆论工作 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政府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网 络在发挥着自己信息交换、资源共享的功能的同时,拥有了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影 响力,已经成为评价政府工作的重要工具。
1。2 研究意义
当下,网民快速传递信息的最直接表现就是国内网络舆论、舆情的喷聚沸腾。 作为社会民众通过网络所表达的,对社会问题、现象的情绪、态度、意见的集中 体现,网络舆情以其自发的方式,直接地或间接地、明显地或隐蔽地影响着现实 社会各个层面。这种影响对我国当下的现实国情来说显得尤为突出。由于网络环 境的高度开放、传播自由以及匿名的特点,网络舆情不但容易发生衍生效应,而 且控制起来也更加困难。而情感共振正是舆情衍生效应下的一种特殊现象,它极论文网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第 3 页
易引发网民对某类事件的大范围讨论,甚至形成对某类事件的固有情绪。例如某 些涉腐舆情发生后,再发生类似事件时,网民讨论的热情会迅速高涨,讨论点也 会从个别官员引申至对全社会官员的丑化,不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当今中国 已进入网络热点事件的“高发期”,而网络舆情演化过程中的情感共振会使某类 热点事件与网民情绪产生强烈共鸣,从而使某些问题瞬间引爆,迅速扩散,并造 成难以预料的后果,给社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研究 网络舆情中的情感共振对于当下中国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这方面的深化 研究,既可以及时掌握舆情向度主动权和推进舆情治理,又可以更好地缓解社会 冲突,化解社会危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
第 4 页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2 情感共振的相关概念
2。1 网络舆情
随着人们日常生活节奏的加快,邻里之间关系的淡然,网络虚拟社区已逐渐 取代人们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各种社会中的舆情事件在网络上得以传播、发酵、 演变,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网络舆情是社会舆情在互联网空间的映射,是社会舆 情的直接反映。发掘并研究网络舆情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对于观察社会舆情具 有重要意义,对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