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 自主创新是城市发展的支柱,建设创新型城市。 10
3。5 大力吸引高科技人才,提高人民的综合素质 11
3。6 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相结合,创造品牌城市 11
4 结论与讨论 13
4。1 主要结论 13
4。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绪论
1。1 背景意义
江苏省坐落于我国大陆的东部沿海中心,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1%。从1978 年开始 ,江苏省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990 年,江苏省 的GDP 、人均 GDP 分别为 1314。 39 亿元、1954 元, 2005 年分别增加到 18305。 66 亿元、24560 元[1] 。 到了2005年,人均 GDP 按汇率折算约为 3038 美元, 比全国人均 GDP 的 1740 美元高出 74。 60 %。 江苏省经济排在全国前五之中,是中国的经济大省[2]。
1。2 概念方法
1。2。1 城市首位度的定义
制度变迁、技术进步和要素累积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不仅如此各种要素的空间分布结构也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影响,所以要研究区域增长的时候,就不能忽视要素的空间布局。城市首位度是城市各类要素分布状况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当比较一个地区经济要素时,特别是人口因素的空间分布状况时就显得格外重要。城市首位度最先是由 Jefferson在研究国家城市规模分布规律时提出的概念,一个国家人口最大的城市被他称作为首位城市,将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规模的比值称为首位度[3]。因此,在研究一个省域的空间规模时,选取城市首位度为省域之内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比值,作为省域的城市首位度。所以衡量某一省城市人口规模等级结构的重要指标由城市首位度来体现,城市首位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历史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划分[4]。在区域发展的相互激烈竞争下,每个省都确定了经济发展的着力点,积极打造出本省的最优势经济产业,希望每个城市发挥出自有的优势。例如:大城市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高端服务产业,利用丰厚的知识资源进行创新发展,中小城市在发展加工制造业的基础上,也要对固有的产业进行创新,培育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给传统产业带来新的活力,由此来推动整个省内的经济扩张与增长。所以本文采用城市首位度来衡量江苏省城市规模的发展。
1。2。2 城市首位度研究意义
(1)现代城市地理学中研究城市体系规模分布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的集中方法是:首位度指数、常数式基尼模型、位序一规模模型等,其中位序一规模模型随着指数变量q的不同可以分为基夫模型、贝克曼模型等多种模型。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和进步,全世界城市的数量不断增长,城市规模越来越大,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的发展达到了先进的水平,尽管位序一规模模型不能很好地拟合高位序城市的规模,但是模型整体全面的考虑了城市范围内全部城市的大小发展,所以一般情况下较多的使用位序一规模模型进行研究,在国内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东北师范大学的刘继生和北京大学的陈彦光,他们利用了模型对东北三个省的城市体系分别进行了分形研究[5]。
研究城市规模分布的时候,城市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的内容都需要被涉及,还有整个城市的规模分布以及经济发展等内容。城市区域面积的发展以及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仅仅是城市规模扩大的一部分,还体现在劳动力的增加,信息技术的汇集,资源利用的效率提高和大量资本的积累。高素质的人才以及经过培训的劳动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与新的科学技术接轨,使经济发展与时俱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积累更多的资本,使专业化知识更好的进行交流沟通。区域城市经济发展决定了城市发展的规模,所以城市首位度指数超越其他分析方法,能够更好的展现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规模的布局。首先,整个城市发展以发展规模最大的第一城市为中心,中心城市的经济贡献明显高于省内其他城市,城市化水平、科学技术发展居于领先地位。其次,中心城市的规模经济效益是区域内最高的,发展水平也是最高的,因此中心城市的作用在城市群中是极其重要且不可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