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邻接权重矩阵:在空间单元i和J相邻时,W取值为1,反之W为0。
(2)地理距离权重矩阵:以省会城市之间球面距离平方的倒数来构造。
(3)经济权重矩阵:选择地区之间人均实际地区生产总值的差额作为测度地区间“经济距离”的指标。
空间相关性检验:本文采用Moran's I指数,对中国省际要素生产率的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表1)可以看出,中国的要素生产率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Moran散点图进一步揭示的空间集聚特征,绘制了三种空间权重下不同年份的要素生产效率效率散点图,由于篇幅关系只列出了2012年的要素生产率的散点图(表1-2)。可以发现,在三种空间权重模式下,多数省份集聚在第一、第三象限,这进一步表明中国省际要素生产率存在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要素生产效率的空间分布是非均质的。
表1被解释变量(tfp)的Moran’s I指数
年份 邻接权重 地理权重 经济权重
z p-value* z p-value* z p-value*
2001 2。393 0。008 1。513 0。008 0。214 0。008
2002 2。551 0。005 1。588 0。005 0。231 0。005
2003 2。562 0。005 1。604 0。005 0。236 0。005
2004 2。550 0。005 1。603 0。005 0。236 0。005
2005 1。621 0。053 1。285 0。053 0。176 0。053
2006 。0 。0 0 。0 1。000 。0
2007 -1。113 0。133 0。738 0。133 0。235 0。133
2008 -1。624 0。052 0。747 0。052 0。156 0。052
2009 0。826 0。204 1。193 0。204 0。234 0。204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