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实物调试 22
结论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27
1 绪论
1。1 本文研究的背景
人们对数据信息采集的原始方法是通过笔和纸来记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可靠。但是这种方法的缺陷也比较突出,速度慢、对人力资源的要求高、采集周期比较长等等,这些缺点都将限制数据采集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普及,基于单片机的数据采集系统顺势而生,数据采集系统迅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涉及到生活、工业、航天、通讯、医疗等各个领域,为采集信息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比如在工业控制系统中,除了控制单元和执行单元外,还必须有反馈环节。在此环节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数据的采集。在生产过程中采用这个系统,能实现对现场多种参数的采集、监视和记录,为安全生产、提高产品质量,以及降低成本和减少损失提供信息和手段。在家电产品中,比如冰箱、空调、洗衣机等,它们对温度和水位等数据的采集也都是基于单片机控制的[1]。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在各领域都有其重要性和革新价值,所以深入研究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各模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2 单片机的发展现状
尽管现在以微机为核心的可编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适用于通用微机使用的板卡级数据采集产品也已经大量出现,组成了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简单到只需要一块数据采集卡,把它插在微机的扩展槽内,并辅以应用软件,就能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但这并不会对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产生影响,因为单片机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容易等优点,使得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众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是属于典型的嵌入式微控制器,常用字母的缩写“MCU”表示单片机,它最早是被用在工业控制领域。单片机由芯片内仅有CPU的专用处理器发展而来。最早的设计理念是通过将大量外围设备和CPU集成在一个芯片中,使计算机系统更小,更容易集成在复杂的而且对体积严格要求的控制设备当中。
早期的单片机都是8位或者4位的。其中最成功的是INTEL的8031,因为简单可靠获得了很大的好评,之后在8031的基础上发展出了MCS51系列单片机系统[2]。基于这一系统的单片机直到目前还在被广泛使用。随着工业控制要求的提升,出现了16位单片机,但是因性价比不高并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90年代以后随着消费电子产品的大发展,单片机技术有了巨大的提高。随着INTEL i960系列特别是后来的ARM系列的广泛应用,32位单片机迅速取代16位单片机的高端地位,并进入主流市场。而传统的8位单片机的性能也得到了飞速提高,处理速度比起80年代提高了数百倍。当代单片机系统已不只是在裸机环境下开发与使用了,很多专用嵌入式的操作系统被广泛使用在全系列的单片机上。
单片机不是完成某一个逻辑功能的芯片,而是把一个计算机系统集成到了一个芯片上。相当于一个微型计算机。与计算机相比,单片机只是缺少I/O设备。总的来说:一块芯片就是一台计算机。它的体积小、质量轻、价格便宜,为应用、开发都提供了方便。与此同时,学习使用单片机是了解计算机原理和结构的最佳选择[4]。单片机靠程序运行,也可以修改。用不同的程序来实现不同的功能,尤其是特殊的独特的一些功能,这是别的器件需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做到的,有些则是花大力气也很难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