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实验部分 18
3.2.1 实验药品 18
3.2.2 分析表征 19
3.2.3 十二亚甲基-1,12-双(N-(4-吡啶甲基)-L-缬氨酸)的合成路线 19
3.2.4 金属超分子水凝胶的制备 19
3.3 结果与讨论 21
3.3.1 红外光谱分析 21
3.3.2 凝胶形貌分析 22
3.3.3 长烷基链酰胺配体凝胶性能分析 22
3.4 小 结 23
4 总结与展望 24
4.1 结 论 24
4.2 展 望 25
致 谢 26
参考文献27
1 绪 论
近年来,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分子间氢键、范德华力、π-π堆砌以及配位键等非共价键作用在有机溶剂或水中自组装形成的超分子网络凝胶体系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作为一类智能的有机软材料,超分子凝胶能形成稳定的二文或三文长程有序的超分子聚集体,其性质介于固体与液体之间。因此,在催化、纳米材料模板、分子识别以及药物分子控制释放等领域,超分子凝胶显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超分子凝胶与聚合物凝胶相比,凝胶因子间通过非共价键作用组装在一起,结合力较弱,对外界的刺激反应非常敏感且迅速,而且具有可逆的特点,因而在智能传感材料方面具有特殊应用价值,如温度、pH、光、电、磁、离子和分子识别、机械响应、能量转移等领域。热敏变色材料 (thermochromic materials,简称TM)是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材料因为受热或冷却,颜色随温度发生转变的一种智能型材料,可广泛用于工业、医疗、防伪、服装和日常装饰等领域。有机类可逆热敏变色材料具有可自由选色、变色温度较低、寿命长且灵敏度高等特点,已成为当前热敏变色材料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1.1 超分子凝胶
1.1.1 概 述
凝胶是一类常见的智能高分子材料,以化学键结合的聚合物凝胶因其特殊性能已在国内外有较深入研究,而完全由有机小分子基于超分子作用形成的超分子物理凝胶是近些年来迅速发展的领域。所谓超分子凝胶是指将少量的(0.1-10%wt)低分子量凝胶因子(Low molecular mass Gelators)溶于有机溶剂或水,当体系温度降至凝胶形成温度(Temperature of gelation,Tgel)以下时,溶液可以固定不动并支撑自己的重量。判断凝胶是否形成的方法是将试管倒置,若没有液体沿试管壁流下,则判断为凝胶已形成。在此,凝胶需要满足两个宽松的条件,一个是流变学上的,一个是结构上的:1、在一定限度下,当应力解除后,材料可以回复原来的形状;2、材料表现得类似于固体,但在显微镜下,绝大部分依然是由液体组成。超分子凝胶常见驱动力有配位作用、π-π 堆积、分子间氢键、疏水相互作用、主客体作用、范德华力、电子转移相互作用等分子间非共价键互相作用,从而自组装形成线型、纤文状或带状微结构,从而形成三文网络结构[1-5]。大量的溶剂分子被束缚在网络空间中,从而形成宏观可视的凝胶。形成超分子结构的基础正是因为凝胶因子的化学修饰性,可据需要使结构上带有带电荷基团和可反应点,使之更具有分子识别功能。
- 上一篇:D-氨基葡萄糖盐的合成与工艺
- 下一篇:N-月桂酰基甘氨酸葡萄糖酯的合成
-
-
-
-
-
-
-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