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热致相分离法制膜方法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微孔膜包括以下步骤:
(1)聚合物和稀释剂共混在高温下形成均相溶液;
(2)溶液通过模具挤出成型(平板、管式、中空纤文);
(3)溶液进入冷却浴中发生相分离并伴随发生溶液的固化;
(4)稀释剂利用萃取剂进行溶剂交换并脱除;
(5) 萃取剂蒸发脱除后,从而得到微孔膜。
1.2.3 热致相分离法优缺点
制备聚合物微孔膜的各种方法都有自身的优点以及不足,具体选择哪种方法需要根据膜材质本身的特性以及成膜的不同目的来选择。
相比于其他的制备方法,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微孔膜有如下的优点:(1)解决了一些常温下没有适当溶剂的聚合物使其用于制备微孔膜;(2)通过稀释剂的选择、聚合物浓度、冷却速率等的控制实现膜结构多样性和可控性;(3)由于相分离是由体系热量散失所致,因而相对更容易控制,制备的膜具有很少的缺陷,成膜过程复制性好,膜孔结构的控制精确性高;(4)制备的微孔膜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同时保持结构的完整和膜的强度,并且膜孔径的调控范围较宽 [9]。
当然,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微孔膜也存在着一些自身的局限性:(1)液-固分相速率较快,膜表面容易形成皮层,影响通量;(2)有机稀释剂的大量使用,增加了后续萃取的成本,并对环境造成污染;(3)制备所得的膜多为疏水性,易吸附蛋白质等物质而被污染导致通量下降,在实际运用中受到限制;(4)使用材料局限于结晶性聚合物[10]。
1.3 热致相分离制备微孔膜的热力学基础
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微孔膜的聚合物/稀释剂体系在降温冷却的过程中,相分离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液-液相分离/聚合物玻璃化转变固化:体系冷却后发生液-液相分离进而发生聚合物玻璃化转变使其固化;(2)液-液相分离/聚合物结晶固化:体系冷却后发生液-液相分离进而发生聚合物结晶使其固化;(3)固-液相分离:体系冷却后只有聚合物玻璃化或者结晶固化,不存在液-液相分离。
表1.1 液-液相分离/聚合物结晶[9]
结晶性聚合物: 稀释剂:
偏聚氟乙烯(PVDF)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Dimethylphthalate (DMP)
偏聚氟乙烯(PVDF)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imethylphthalate (DMP)/Dioctylphthalate(DOP)
偏聚氟乙烯(PVDF)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癸二酸二辛酯 Dimethylphthalate (DMP)/Dioctylsebacate(DOS)
表1.2 固-液相分离[9]
聚合物: 稀释剂:
偏聚氟乙烯(PVDF) 环己酮 Cyclohexanone
偏聚氟乙烯(PVDF) 丁内酮 Butyrolacetone
偏聚氟乙烯(PVDF) 丙烯基碳酸酯 Propylene carbonate(PC)
偏聚氟乙烯(PVDF) 卡必醇醋酸酯 Carbitol acetate
偏聚氟乙烯(PVDF)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ibutylphthalate(DBP)
偏聚氟乙烯(PVDF) γ-丁内酯 γ-butylacetone
偏聚氟乙烯(PVDF) 硬脂酸二丁酯 Dibutylsebacate
偏聚氟乙烯(PVDF) γ-丁内酯/环己醇 γ- butylacetone/ cyclohexanone
偏聚氟乙烯(PVDF) γ-丁内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γ-butylacetone/ Dibutylphthalate(DBP)
- 上一篇:稀土磷钒酸盐微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下一篇:有序介孔碳负载纳米零价铁的合成及其对环状硝基污染物的转化
-
-
-
-
-
-
-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