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为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其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中必需的化学物质,能够用化学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带入学校,将学校学到的知识带到生活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化学是一门源于生活而同时服务于生活。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化学成为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自然学科,每年都有多种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工产品问世,其中除了家居生活用品外,还有不少精美奇特的化工产品,如加入氧化钴后玻璃呈蓝色、高强度的碳纤维材料、可弯曲折叠的屏幕等。生动有趣的现代化学材料教学,不仅可使学生了解到这些化工产品的生产原理,还能通过对其的兴趣转入对化学知识的求知欲。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所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挖掘素材,发现化学与生活的关系,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式,教学效果远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很多,这样便可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化学在生活中应用及其原理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结合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逐渐自主形成了化学科学素养。
2.4 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美育和人文素养
在化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化学学科自身的特点,适时的渗透美育,就可以通过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引导学生用辩证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在化学中有许多自然的物体,例如:璀璨的钻石,色彩鲜艳的晶体,形态各异的石笋、钟乳石等,它们既体现了自然美又蕴含着科学美。通过学生领略自然物的美,认识自然界是美的,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关注环境、关注环境污染并探讨如何减少、防治污染,认识科学技术不合理的运用带来的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及治理污染的局限性,启发学生思考科学与社会应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科学发展观,及掌握为解决问题而采用的科学方法[5]。
化学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但科学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会带来环境污染,因此,我们化学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科学品质教育,培养学生真善美的科学情怀。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人文课堂环境,充分挖掘学科本身的人文内涵,引导学生以人文精神作为理解的桥梁,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拥有学习的自主权,逐步成为具有高尚人文精神、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人才。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把培养学生美育作为提高学生科学品德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价值观,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必将得到全面提升。
3 实验教学
3.1 注重实验教学,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功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而化学实验则是洞察化学世界的窗口。在化学实验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使用实验解决常见化学问题,有助于学生各项智力的发展。所以化学实验也被认为是化学教育中一种有效的教学形式,它在获取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
通过化学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造性思维,树立学生热爱科学的理想,对科学事业充满热情。教学实践及许多调查表明,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艳丽的色彩、奇特的气及其他奇特现象,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探求欲望,一旦保持下来,就会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目的[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