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前言5
2计算方法.6
3结果与讨论6
3.1几何构型.6
3.2前线分子轨道.7
3.3紫外吸收光谱.9
3.4电荷差分密度11
3.5染料吸附(TiO2)38.12
结论14
参考文献..15
致谢16
1 前言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被称为光敏材料,太阳能电池正是将光敏材料合理地引入电路制成器件,它能够在光照下向外电路输出光电流或光电压,在不消耗任何材料的前提下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太阳能电池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硅太阳能电池、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聚合物/小分子薄膜太阳能电池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其中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优点和在生活中的应用尤为突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s)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光伏技术。敏化染料在 DSSCs中负责收集光子、分离激子,其光谱和能级性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所以开发高性能染料是研究 DSSCs的一个重要方向。1991 年 Gratzel 报道了联吡啶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其光电转化效率达到 7%左右[1],为了获取更高的光电转换效率,研究者们设计出了给体-共轭桥-受体(D-π-A)的分子模型,这种“推拉式”模型可以灵活调整 HOMO和 LUMO 的能级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有利于电荷转移和电子的有效注入。近年来,人们对经典的 D–π–A 型纯有机敏化染料的结构加以改进,在共轭桥连中引入吸电子性苯并杂环作为额外受体,提出以 D–A–π–A新模型构建新型纯有机敏化染料,提高染料电子注入效率。朱为宏等已经实验出 WS-24 在528nm处具有很强的吸收峰,光电转化效率达到了6.21%[2]。综合考虑吲哚啉染料的光、热稳定性及光谱响应区间, 在 WS-24 的基础上, 改变中间受体苯并噁二唑[3], 设计了 L1(苯并呋喃)、L2(DPP)[4]、L3(吡氰并噻吩)[4]三个 D–A–π–A化合物
本文利用快速、有效、可靠等优点的量子力学计算方法,通过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计算电子光谱与实验对比,预测了设计的未知体系电子光谱,分析了结构与光谱红移的关系,旨在快速有效地分析不同中间受体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为实验合成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提供重要参考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