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单
  

    1972年,日本的藤岛等在《Nature》上发表了“二氧化钛电极上光解分解水”一文,使光催化氧化技术的呈现在世人面前[5]。然后,在1976年,弗兰克等应用这种技术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并取得突破性进展[6],为光催化氧化技术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光催化氧化技术具有许多优点:你可以将有机物完全分解矿化,在常温常压下反应,操作方便,能耗低,使用的催化剂二氧化钛无毒,稳定性高,成本低,并且可以回收利用[7]。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有3000多种可以采用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二氧化钛或ZnO而迅速降解的有机化合物。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将二氧化钛光催化技术实际应用于水处理已有报道。虽然光催化高级氧化工艺能有效除去废水中的污染物,但有时会产生一些有害的光化物,并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1.2.4 湿式氧化法
    湿式氧化,也称为湿式燃烧,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足够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通入空气,使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氧化,根据该过程有无催化剂可将其分为湿式空气氧化与湿式空气催化氧化两类。
    1.2.5 超临界水氯化法
    超临界水氧化法(Supercritical Water Oxidation,SCWO)是由Modell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一种可以完全摧毁有机污染物结构的新型氧化技术[8]。它是在超临界状态下,用水作为反应介质,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反应温度通常处于400℃~600℃之间,压力则达到20~30Mpa。这个反应是放热反应,在一定浓度的有机物(>2%)下可能产生的自热反应[9],因此能节省成本,适用于一些难以快速降解的有机污水、有毒和危险废物的处理。因为这些特质使这个方法受到瞩目。和其他传统的方法相比较,运用超临界水去氧化处理工业废水,不但能使效率提高,处理污染物更加彻底,而且还可以运用到很多地方,呈现出了不错的发展方向。但这种方法依旧存在不足之处,比如苛刻的反应条件,受到侵蚀的反应设备;又因为在超临界水的状态下,使得无机盐的溶解量降低,会造成由氧化反应积淀下来的盐堆状态以及设备管道的阻塞等。
    1.2.6 电化学氧化法
    电化学氧化,也被称为电化学燃烧,是电化学环境中的一个分支。其基本原理是在电极表面的电催化或有机物的氧化所产生的自由基的作用下的电场的作用。因此,可以将电化学氧化分为直接电化学氧化和间接电化学氧化。
    1.2.7 吸附法
    吸附分离法,就是在去除或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质的过程,运用多孔性吸附剂的物理和化学吸附性能。吸附剂有以下一些种类:1)无机:硅胶、氧化铝、磷酸钙凝胶、沸石等;2)有机:活性炭、(大孔)吸附树脂、纤文素等。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附剂:
    硅胶(SiO2. nH2O,多孔网状结构)。吸附性质:极性吸附剂吸附活性与含水量有关,在非极性介质中,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
    氧化铝(Al2O3. nH2O,多孔网状结构),氧化铝因pH不同分为碱性氧化铝、中性氧化铝、酸性氧化铝三种类型。吸附性质:属于极性吸附剂;吸附活性与含水量有关,在非极性介质中,对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
    磷酸钙凝胶(Ca3(PO4)2,多孔网状结构凝胶)。其种类有磷酸钙,磷酸氢钙和羟基磷酸钙。吸附性质:其中Ca2+与蛋白质负电荷基团的静电吸附产生作用。
    活性炭,由木屑、兽骨、兽血或煤屑等一些原料在高温(800℃)下碳化而形成的多孔网状结构,主要包括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锦纶活性炭,它们的吸附能力为粉末活性炭>颗粒活性炭>锦纶活性炭。吸附特性:非极性吸附剂,在极性介质中,对非极性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1. 上一篇:年产500吨磷酸树脂车间工艺设计
  2. 下一篇:新型低共熔物中的二氯代化合物快速合成
  1. 尼龙6耐高温性能的研究

  2. 氯化镧铁改性膨润土对水中磷的吸附处理研究

  3.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作为功...

  4. 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及其作...

  5. DMSO作为溶剂PVB的合成及表征

  6. 智能手机作为工具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7. 化学改性碳黑作为阴极材...

  8.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9.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10.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11.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12.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13.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14.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15.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16.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17.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About

优尔论文网手机版...

主页:http://www.youerw.com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