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探析
引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随着21世纪的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一个热点问题。教师专业化指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品质的成长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中包含两个方面:前者是教师个体专业论文网化,后者是教师职业专业化。因此,可以说教师专业化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原动力,教师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专业的理论和实践技术,而且需要情感和智慧的融合,同时,教师专业化是一个复杂而动态的发展过程。本文试图在教师专业化视域下,对体育教师文化素养进行分析。因为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培养人才的质量,决定着体育课的成效,影响着学生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并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另外,是针对体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的保障。那么,如何建构体育教师合理的文化素养,是当前提升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提高高校体育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核心,是当前高校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1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法对教师专业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素养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相关概念的操作定义
素养,指修习涵养,也有平素所供养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的行为道德的词语。文化修养总的来说,是对人文文化。科技文化中的部分学科有了解。研究。分析。掌握的技能,可以独立思考。剖析。总结并得出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的一种能力〔1〕。体育教师接受的是师范教育,带有双专业特点,如运动生理教育。教育学教育。体育心理教育。运动训练教育。运动营养教育。体育保健学等,这些分别是教育学。心理学。人体科学。营养学。康复学组成的一个复合专业。这些专业的最大特点就是两个或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些学科的结合越巧妙,越一体,并形成自己的专业特点,其专业化程度也就越高。因此,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是以综合性和多元化的学科教育为基础的,并要求其在体育实践教学中随着授课的技术特点。学生特点熟练运用多元知识转化的一种综合能力。
体育教师的文化素养体现在教师个人专业化和教师职业专业化两方面,在实施过程中体现在道德情操。专业理论知识。技术体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能力。艺术鉴赏等诸多方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依据自身的文化知识结构。价值取向。行为习惯及教育教学能力整合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学习与创造实施较深远的影响。体育是一种肢体运动文化的综合表现,体育教师只有具备了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精湛的技术体系群,才能较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及要求。杨玲认为体育教师文化素养在教学中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学中体育知识的融入,使学生掌握健身方法和领悟体育文化内涵;二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培养良好品质;三是引导学生健康生活,教会其做人做事〔2〕。
2。2教师专业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构成
体育的宗旨在于健身育人。上世纪50年代马约翰就提出:体育的功效最重要在于培养人格,补充教育不足。在体育教学中无一不要求体育教师积淀健身与人所需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要具备参透与传承这些知识与文化的能力。比如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知识。教学方法。营养知识。健身知识。专业理论知识。采集信息的知识等,这些可以理解为体育教师内炼的层次,借用杨玲老师内炼“的含义,内炼是指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夯实文化知识基础,储备课堂教学能源,是合格的体育教师必备的基础素质,属隐性素质〔3〕。外展就是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付诸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直接感知并获取利益,换句话说,这取决于体育教师实践操作能力,属显性素质。
2。2。1道德情操――内炼与外展的根基
道德情操(moralsentiment)通常指道德情感和操守的结合,是构成道德品质的重要因素〔4〕。体育教师的道德情操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是师德,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教书育人。甘为人梯。乐于奉献等综合表现。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事业,监管与培育着未来接班人的体质健康,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兴旺的大事,这对中国伟大的复兴将有着非凡的意义。拥有这样的职业道德,将会逐渐杜绝所谓一个班两个球,老师学生都自由“放任自流的体育课现象。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道德情操的培养比技能培训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干一行爱一行,忠于职守,乐于奉献,才能自觉提高抵制社会负面影响的免疫力,在功利主义浓厚的市场经济社会中,才能出淤泥而不染“〔5〕。
2。2。2专业理论知识――隐性素质
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结构由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知识。教学方法。营养知识。健身知识等理论知识所组成。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要途径,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和体育课程的实施者和组织者,也是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指导者〔6〕。因而,体育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在体质健康工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在实施体育授课的过程中,会将所有的知识结构融会贯通在一节体育课中,将会引起学生的崇拜与尊敬,而这种带有倾向性的崇拜将会逐渐影响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掌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会在体育课程实施过程中有效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并加以引导学生的正确价值取向,形成正确的体育价值观;而相关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学。营养和健身方面的知识,除保证体育课程顺利实施,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对象群体,开设不同的运动健身处方,指导科学的体育锻炼,达到生态体育锻炼的意境。2。2。3扎实的技术基本功,丰富多彩的技术体系――显性素质一
基本功是各行各业的根基,基本功扎实,其技术会随着实践越加精湛。不管是球类。田径运动项目,还是武术。跆拳道。健美操项目,都要求手眼身法步“的功力,武术还要求精神气力功“〔7〕。比如篮球项目,篮球手上的基本功是指对球的感应能力。控制球能力和手指。手腕的集中爆发用力能力,表现为接。传。投。运球时手指。手腕。翻腕粘球的技巧。腰是控制身体平衡和影响身体重心转移的能力,脚的基本功是指身体重心。变化速度和脚部的控制能力;眼需要视野开阔,对全场情况判断及时;步型步法要稳健。有力且灵活。体育基本功不外乎是手。眼。腰。步等在实践中的操作和运用,有了基本功的根底,跟随技术动作的隐形转移特点,一个体育教师就能构建其体育项目技术群。体育教师隶属师范类教师,球类。田径。武术。健美操。体操都是学习内容。球类的熟知田径,武术的可以承担跆拳道。健美操的课程。一专多能“型师资,或多专多能“型师资是较受欢迎的对象。
2。2。4科研能力――显性素质二
俗话称教学科研是一家“,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发现问题,要勤于动手动脑,带着学术严谨性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升自我科研能力,教中寓问题,解决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能力。
2。2。5创新能力――显性素质三
第八次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提议:以人为本。以素质提高为核心的理念指导下,逐渐重视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发展“。重视学生身心的个性化。身心化。终身化的内容体系,进一步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娱乐性。游戏性。观赏性和表现性。很多学校随地域文化,开辟了很多地方特色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增进了许多新型时尚的体育项目,如定向越野。拓展。轮滑。瑜伽等。在科学发展观的视角下,要求体育教师具有创新能力。再学习的能力〔8〕。
这种创新能力同时表现在针对原有的体育课程内容,有着对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与选择。组合的能力,对课程的设计开发多形式化的能力,使老课程内容花样层出不穷,新课程内容新颖刺激。21世纪的高校体育教师应该确立自我持续性学习观与专业个性化的观念,以及终身学习的态度与能力,要具有批判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与创造力等,使体育教师教育的全过程真正满足其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从而推动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2。6收集信息能力――显性素质四
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信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对体育教师来说,掌握新的知识,吸收和借鉴别人的经验。优点和长处,弥补自身思维和知识缺陷,不仅可以不断完善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而且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传递学生思想信息,增加讨论的亮点。体育教师掌握收集分析信息的方法:一是建立收集。传递。沟通信息的网络组织系统,一般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在加强同兄弟院校联系的同时,重视相关教育类报纸传递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决策等。其次,做好信息分析。处理和储存。处理的过程要去伪存真,弄清其形成的原因,处理好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因果分析三个环节,这样才能使信息的根系做到比较客观。全面。准确。
2。2。7组织教学能力――显性素质五
体育教学工作本身是一个结构复杂。组织严密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学的场地。器材。教材内容。学生特点。教师个性。教学组织的方法和手段,课程各部分之间的衔接,练习的密度。强度,及天气变化等因素,都决定着体育课的质量和效果。而且各因素之间是密切联系。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因此,为保障一节课的顺利进行,教师在实践操作前首先完成四备: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法。备安全“,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可以说,体育教学不愧为一门艺术,不仅需要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的语言艺术,同时需要体育教师在拥有正确。漂亮。帅气的示范动作的同时,还得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以愉悦。主动的心态积极获得体育运动知识和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石。总之,体育活动中的组织教学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志。
3结论
教师专业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构成分为隐性素质和显性素质。专业理论知识是以教育学。心理学。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保健知识。教学方法。营养知识。健身知识。专业理论知识。采集信息的知识等为内容的,属于内炼性的隐性素质;扎实的技术基本功,丰富多彩的技术体系,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组织教学能力属于显性素质,是隐性素质的外展与延伸。而一位体育教师的隐性素质和显性素质的发挥基石标杆是其道德情操。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复杂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多种文化知识(隐性素质)与其个人技术。组织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收集信息能力(显性素质)等交融相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自如,才能突出人格魅力。技术魅力,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灵活运用多种体育教学模式,成功组织体育课。
教师专业化视域下高校体育教师文化素养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