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有机统一

高考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更是各级学校教学重心调整和改革的指挥棒。教育部考试中心于2019年1月31日发布了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2019年高考大纲)。该大纲一发布,各媒体和网站旋即论文网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解读。辅导。指南。在某媒体特邀某地区教学名师进行的各科考纲解读中,关于语文学科是这样解读并报道的:

语文: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

首先,2019年语文考纲的字词表述有略微调整,在考核目标中,两处提到根据普通高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这一指导思想,2018年仅表述为文化素质的要求“,这表明2019年高考将强化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和对理性逻辑思维的考查。

其次,试卷设题顺序有变化。在考试范围与要求部分,将现代文阅读从2018年的顺序_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调整为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最后,考纲里题型示例有所变化,有增删,但没有什么较大影响。

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注重对文本整体阅读。篇章结构梳理。内容要点的概括和表达技巧的掌握等。对写作来说,实用类文本的重要性提升,更加强调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键信息的筛选和整合能力。

建议考生应广泛阅读,除了文艺随笔外,还应阅读一些小论文。时事评论等,反映当下变化成就类。传统文化类等都要涉猎,还要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

一。强调理性思维的正确性

上述解读以更注重对理性逻辑思维考查“为标题,突显了2019年语文高考的重心。最近十多年,我们在语文教学领域见得多的是阅读体验。体悟。经验等富有感性色彩的语词,乍一看理性思维“,中小学语文教师可能会有些不习惯。

强调语文的理性思维是非常正确的,是对语言及文章本质特征的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清晰明确的语言(包括书面语言)表达;语言和文章是思维活动的外部显现,包括那些极具抒情性的文学作品也都是受制于理性思维的,是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交互作用的产物。但是最近十几年来的语文教学,包括语文课程标准。教材教参等,都特别强调对语言文章的感性体验与积累,贬低。忽视甚至否定语文教学中的理性元素和理性思维。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对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领会并解读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筛選材料中的信息,分析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整合归纳“等理性思维元素的强调,真让人有久违之感。

事实上,无论是否明确强调,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不可能没有或者完全避开理性思维,否则,语文教学就必然含混,或天马行空地解析一番,或情绪高昂地朗读几遍,学生却恍恍惚惚,难以理解实质内容。

逻辑思维是在专门指导下,经过长期训练而逐步发展的,让学生在高考前多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是解决不了燃眉之急的。当下,我们的学生普遍缺乏逻辑思维能力,这不仅表现在语文学习及语文问题的分析解决中,还表现在数学和自然科学(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这类需要高度理性思维的学科学习中,以及其他人文学科(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的学习中。理性思维缺失带来的恶果是,我们的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等理性思维能力不足,缺乏发现真理。探究真理的正确思路乃至兴趣和热情。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发出了教学改革重视理性思维的信号,这应该是语文教学回归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和情感共同决定语言文章内涵“这一本质的重要一步。

二。鉴赏评价与理性思维并非是对立的

很遗憾的是,上述解读认为2019年语文考试大纲提示,学生备考不要单纯关注审美鉴赏类文章,还需要多关注。训练理性思维“。这句话看似没有什么毛病,但其中不恰当的用词会引起理解偏颇和错误传言。

不要单纯关注“的说法,其背后是将审美与理性思维相对立,这是对审美或鉴赏评价的严重误解,是中国长期以来缺乏美育(现在的音乐。美术课程的目标定位和实施都远远不能完成美育的目标和任务)所带来的后果。这种后果在语文教学中的表现就是重视感性积累和大量阅读。教学中,教师似乎不乏说美“字,会使用一连串的审美形容词,但事实上,可能对什么是美,什么是语言文学之美,乃至什么是视觉艺术之美(美术之美)。什么是听觉艺术之美(音乐之美)等都不甚了了。于是,教师只会采用当下流行的语文教学思路和方法,并没有真正进行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教育,学生也并没有真正学会鉴赏语言文学之美的方法,普遍严重缺乏关于语言文学的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师生都不知道什么是美,师生都缺乏审美与人文素养,是因为我们缺乏真正的美育,包括真正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评价教育已经太久。

美是整体中各个部分或要素,内在逻辑与外在形式的有机匹配(关系与结构),且令人感到身心愉悦(美感体验)的那些事物[1]。通常我们会用这样一些词汇来表述美:形象。生动。清新。优雅。壮阔。新颖。自由。经典。时尚。创新等等。这些词汇,既用以表述外在形式的美,也表现内在逻辑的美,例如科学符号及图像的形式形象。生动。新颖,公式及模型的简约,概念和定律精要。内涵丰富等。语言文章知识精准,结构精致,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等,都是对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性与外在表现形式的审美和鉴赏。21世纪初,作为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宣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有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的提法,后来不知何时起就演变成了要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等说法,这使得学校教学,尤其小学教学普遍回避知识。回避概念,偏重经验和体验,并使教学出现了形式化倾向。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学校是传播知识和真理的场所,不是讲不讲知识的问题,而是如何讲知识的问题。理性思维是伴随严谨的知识教学和学习过程而发展起来的,是人脑的一种独特的信息加工能力。没有认真且透彻的知识学习,根本无从获得理性思维能力,没有知识尤其是系统知识支撑的理性思维训练“是不可能且不存在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普遍不高,与这些年淡化知识。不讲概念的教学不无关系。

正如没有知识和理性思维的高水平教学,包括语文和所有学科的高水平教学,是不存在的;与理性思维对立的所谓审美鉴赏教学,包括语文。音乐。美术和所有学科的审美鉴赏教学,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三。力求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统一

2019年高考大纲有如下内容:

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总纲)

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

考试内容分为阅读和表达两个部分。阅读部分包括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表达部分包括语言文字应用和写作。(语文)

语文考查的六种能力,其中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四种能力,都直接与理性思维有关,甚至就是理性思维的完整过程;而鉴赏评价,需要学生有很高的语言文章的审美鉴赏力。鉴赏不同于一般的欣赏。欣赏比较随心随意,只要自己觉得美,有美感体验即可;鉴赏之鉴“,强调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客观标准,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基础上,带有理性色彩的审美。鉴别。判断与表达的活动,而这才是审美活动的本质。美,不仅是外在花花绿绿“的辞藻,更重要的是内在逻辑形象生动的外显。严谨简明的理性思维,就是理性美,是审美的内在骨力。这是审美鉴赏评价所不可或缺的,我们以前在语文教学中忽视语言文章的内在逻辑美,这是不应该的,应当全力纠正。总之,高考六种语文能力其实就涵盖了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两种活动的逻辑统一的精华。

2019年高考大纲总纲“强调以德树人“的价值取向,结合语文考纲中注重理性思维和鉴赏评价考查的内容,总的来看,这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的统一。2019年高考大纲更全面的立意是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最终达成科学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之目的,我们看到了国家教育方针终于再次回归德智体美劳“,并力求在高考大纲中实现国家对教育的坚定主张。

四。明确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路

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学科教学的目标指向及内容选择,包括理性思维和审美鉴赏等能力的考核与培养,一方面是高考。中考命题的指挥棒;另一方面,所有这一切都必须落实到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之中才能实现;且只有落实到精心。精准。精美的审美化教学中,才能高质量地实现。

其实,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几乎都有几个单元或板块专门讲有关逻辑的知识。遗憾的是,教师并没有将这些逻辑知识的教学与花费了大量力气去做的阅读分析以及群文阅读等之间建立有机联系。笔者听过不少语文教师讲解这部分内容,感觉都似是而非。不得要义。关于逻辑知识的教学本身就严重缺乏逻辑理性思维,这说明教师没有太理解逻辑与语言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对什么是逻辑也深感困惑。当然,这种忽视理性思维,重视感性积累。体验。体悟的语文教学,与真正的审美鉴赏评价,也相去甚远。

2019年语文高考大纲突出对理性思维的考查,是对今天大学生理性思维,尤其是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各种专业性语言表达理性思维都严重缺乏的反省,由此,也對中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提出了加强理性思维培养的要求。小学语文是系统培养学生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起点和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审美鉴赏力和理性思维力的培养,更不可偏废任何一方。显然,这也不是让学生自己去多进行理性思维训练“就能解决的。语文教师自身具备理性思维力与审美鉴赏力,并实现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具备通过语文知识传授和阅读指导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审美鉴赏力的方法与能力,才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以此类推,要实现立德树人,提高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评价能力(审美与人文素养),实现学生身心健康。热爱劳动等素质的协调发展,前提也是教师首先具备这样的全面素质和教育教学实施能力。

问题的解决,最后归结到职前职后教师教育体系乃至培训体系的系统改革上。仅从理性思维与审美鉴赏统一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师培养培训系统中,要明确补充如下内容:(1)逻辑学基本知识与训练,解决什么是理性思维与逻辑,理性思维与语言(包括书面语言)的关系问题;(2)语文教材的逻辑结构分析,解决课文。语文知识。单元包括逻辑知识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问题;(3)明确美。美育与语文教学的概念,解决语言文章的美及与学校美育之间的关系问题及语文教学的内在逻辑美和外在形式美的有机统一问题;(4)构建语文有效教学模式与方法,旨在让语文教师在坚持立德树人价值取向的基础上,具备使学生理性思维力与审美鉴赏力得以交融发展的精准。精美。有效。高效的教学策略。

理性思维与鉴赏评价的有机统一

上一篇:理工类高校的國學教學探析【5407字】
下一篇:理想信念教育视角下的高校主题班會探析【1770字】

马尔库塞海德格尔式的马...

马克思社會批判理论研究述评【2827字】

马克思的就业思想及其當代价值【2903字】

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洧制...

马克思晚年的跨越论与东...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及...

马克思哲學观中的社會批判之维【3495字】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安康汉江网讯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