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9。086
TheCultivationofUniversityStudentsInterpersonal
WUMin
(XingyiNormalUniversityforNationalities,Xingyi,Guizhou562400)
AbstractCollegeisthecradleoftrainingqualifiedtalents,withthedevelopmentofthesociety,the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bilityismoreimportant,itexploresthecultivationofthe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skillstobecomeanimportantsubjectofcounselorsatcollegesanduniversities,thisarticlefromavisionofagleamofcollegecounselors,basedonthecauseofaffectinguniversitystudentsinterpersonalskills,thusputsforwardsomeviewsonhowtoimprove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communicationability。
Keywordscollegestudents;interpersonalskills;self-assessment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很多压力,而良好的人际交往,能使大学生压力得到很大缓解,能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理,能有更好的心态走进社会。融入社会,去实现自我价值。正确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人际交往问题,帮助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肩负起社会的责任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指大学生之间以及大学生与其他社会人群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情感。协调行为的互动过程。①人际交往在大学生生活里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正确地进行人际交往活动,是每一个人都要面对的问题。而高校大学生往往对人际交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能力并不是天生的,它是需要培养的。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对人际关系的感受。适应。协调和处理的能力,主要包括人际认知能力,人际情绪控制能力和人际语言沟通能力三个层次。②
1高校大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必要性
高校是大学生从学校走入社会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会形成大学生的行为。处事。人生观,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
(1)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人际交往对大学生交流信息。开拓视野。拓展思维以更好地了解社会。探索人生非常重要。通过人际交往在学习。思想。性格。才能等方面得到提升,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2)对自我的评价。民族地区的学生,常将心理封闭起来,由于贫困和自尊的原因,容易产生强烈的失衡感和自卑感,这种大学生的交往就产生偏低的自我评价。
(3)对自身形成良好的氛围。大学生处于一个特殊时期,刚离开父母,渴望独立,主观上很想与人交往,但在生活中缺乏勇气去与人进行沟通。害怕做错。害怕吃亏,不能勇敢地去面对,使得人与人产生距离而导致自己被孤立,不能形成自身和谐的氛围。
(4)对人与人的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比较敏感,常把自己封闭起来,以避免自尊心受挫,使得人际交往发生困难,总怕被人瞧不起,怀疑对方在恶意中伤自己,遇到困难习惯闷在心里,而不是选择倾述,求助于同学。老师和父母。
(5)对大学生的就业的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而就业率呈递减趋势,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然而面对激烈的就业形势,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而提高高校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就能在学生就业时起到关键的作用,尤其是师范院校更是重要。
(6)对大学生管理干部的培养。大学生学生干部需与学生。老师有很多的沟通,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减少同学之间的矛盾,使班级有较强的凝聚力,形成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更有利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使学校。班级得到有效的管理,同时提升大学生的管理能力。
2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通过民族地区的高校调查问卷,共607份本科大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调查:12百分号学生认为非常重要,45百分号学生认为一般重要,39百分号学生认为重要,4百分号学生认为不重要。学生对人际交往能力所造成的影响了解不够,大多数学生不会有意识的去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怎样培养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没有主动地去思考。需要辅导员加以正确的引导与指导。民族地区大学生因家庭贫困引起心理矛盾,自我调适能力较低,对自身弱势形成的原因分析归因偏差以及抱负水平偏高而挫折容忍力偏低,容易形成挫折心理,对自身不自信,进一步弱化了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3高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
(1)从思想上要使学生认识到其重要性,并且通过有意识的培养,是可以提高的。大学生思想日渐成熟,能意识到社会交往的重要性,但仅仅这样是不够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培养的,经过学习是可以提高的。
(2)加强辅导员在人际交往能力的培训。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大学四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指导者,要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加强辅导员的培训,一是要提高辅导员自身的道德素质,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提高辅导员的管理水平,要求辅导员通过谈心记录。班会。深入寝室更多地了解学生;三是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培训,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
(3)重视班干的培养。学生进校后,班级是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重要的阵地,而班干是这个阵地的指挥者。好的班干对班级的和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班干的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需在辅导员与之交往过程中渗透公平。公正,为学生服务的理念,说话技巧等方面。
(4)学生应认识到人际交往的原则。一方面,人际交往的基础是相互的支持与重视,人际交往中的关系都是相互的,所以,人际交往应遵循相互性原则。其次,交换性原则,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交换过程,没有付出,就不会得到。再次,自我价值保护原则,自我价值保护是一种自我支持倾向的心理活动,其目的是使得自我价值不会受到贬低和否定。最后,平等原则,人与人可能在金钱。地位等方面是不对等的,但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对学生的口语方面即普通话的培训。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各地的方言会造成交流的困难。尤其是民族地区的大学生地方口音过多,人际交往就会受到影响。普通话的推广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6)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反映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是人际关系状况,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分享,能与异性很好相处,能接受爱和给予爱,善于与他人合作。良好的人际关系能满足大学生交往。友谊。归属和安全的需要,提高其自信心和自尊心,降低挫折感,缓解内心的冲突和苦闷,宣泄消极情绪,减少孤独。空虚。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培养坚强的毅力。良好的受挫能力。忍耐力。研究表明,人际交往与健康的心态息息相关,大学生健康心理将会产生良好的人际交往。
(7)新形势下的网络平台的人际交往。随着社会生活网络化的日渐深入,传统的现实社会空间分化出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中,虚拟人际交往对现实社会交往方式及现实社会交往实践形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适应虚拟人际交往的现实挑战,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努力实现教育阵地的时空转向“;重构交往教育的体系,切实推动人际交往的虚实和谐“。
(8)加强团体辅导。高校实际上就是一个微型社会,这就需要团委建立好的平台,心理咨询组织健康。有益的讲座。活动。学生的人际交往在丰富多彩的团体活动中学习和交流,通过互助合作竞争建立良好的氛围,扩展交往的空间范围,提高人际交往的技巧,体会到各种不同的感受,取得人际交往的经验,汲取教训,在社会实践中学会互助。宽容。理解。
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思想正处于成长期,具有可塑性。由于生活方式的突然转变,学校方面要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凝聚力,提高综合素质和促进其个体发展有重要作用。文章中对民族地区的高校学生如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的论述,对于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
注释
①腾兆玮。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
②郭晓俊,徐雁,林大勇。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应具备的重要素质[J]。西昌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3)。
③吴远,施春华。大学生实用心理学[M]。南京:出版社,1999。
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