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职能定位
一。完全学分制在产生的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办学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教学内容。方法。论文网手段,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尤其要注重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学年制已经无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对接社会对多样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创新学分制管理成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大势所趋。完全学分制最早实行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国内一批重点大学如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率先开始尝试,经过十几年的探索革新,目前全国已经有130多所高校实行该制度,并且在越来越多的二本高校中试点推广。其推广力度和执行效果除了依赖高校党政领导的上层设计,更依赖广大教职员工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推进,如何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力量,举全校之力完成全学分制度改革,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变革的大局。
高校工会作为高校管理中的重要力量,与广大教职工联系较为密切,高校工会发挥着维护。参与。建设和教育“的四大职能,能够及时走进普通教职员工,了解员工的思想状态和工作压力,直接和间接的管理着学校的方方面面。在全学分制背景下,如何更好的定义工会的角色,发挥工会作用,提高工会管理学校的参与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在教育界比较认同的学分制“定义是:学分制是以选课为基础,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生的学习量,以累计平均学分绩点为尺度,衡量学生学业成绩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国内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或完全学分制两种教学管理制度。学年学分制是将学年制与学分制结合起来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按照学年固定教学计划,在少数可选的范围内自选课程,完成不少于某一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而完全学分制是不同于以学年为基础的传统学分制的管理制度,它是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出发,承认学生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这种学制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是目前国外高校流行和推崇的。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一种以必须取得的毕业总学分作为毕业标准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按照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每门课程和教学环节的学时数量来确定每门课程的学分,设定少量的必修课和大量选修课,并且规定各类课程的比例和准予学生毕业的最低总学分。所以,完全学分制也是选课制。弹性学制和导师制相结合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
二。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工会职能的新要求
根据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工会组织主要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基本职能。在完全学分制改革条件下,高校工会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工会的基本职能也被赋予更广阔的意义。
(一)维护职能
中华人民工会法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工会在维护全国人民总体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由此可见,维护高校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是高校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基础。在完全学分制改革背景下,高校内部的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财务制度都将面临与之配套的改革,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内部出现的矛盾也必然加剧。这就要求高校工会必须学会协调各方关系,不仅在劳资关系。经济利益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更应注重教职工政治权益的维护。在日常工作中,既要旗帜鲜明的支持学校一切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改革,又要站在广大教职员工的立场代表和维护各项劳动人事权益。
(二)宣教职能
全学分制度的推行打破了旧有学年制教学管理的路径,不仅给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带来巨大冲击,也对学校学生管理系统。后勤服务系统等各大部门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改革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到种种抵制情绪和不良反应。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工会出面在教职员工中做好宣传教育,发挥校园文化的正面引导作用,例如,工会可以定期举办工会讲堂“等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介绍现代大学教育,解释完全学分制度,增强信心,树立典型,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教工们的认知水平,突破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改变教师的教风和学风。对于在广大教职员工中出现的对于完全学分制的种种怀疑和面对改革的压力,工会要勇于尝试,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予以缓解和疏通,找到排解压力与促进学校发展动力之间的有效路径。
(三)参与职能
完全学分制度的推行,不仅涉及到某个部门或者某个人的利益,而是涉及到学校整个系统方方面面的利益,关系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全局。在这种重大利益面前高校工会要充分发挥教职员工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做好联系党和教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以教代会为载体,广泛听取来自教职工的意见建议,向学校决策层传达职工们的想法和心声。同时,大力开展师德师风建设,努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促进职工爱岗敬业,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保证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工会要注意调动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以建设和谐的劳动关系。
(四)服务职能
工会的性质和职能决定了在其实际工作中,必须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在完全学分制度改革的大背景下,工会要想进一切办法为不同需要层次的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在服从改革的大局下,满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完全学分制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就是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理论水平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队伍,工会要抓住机遇,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职工群体搭建发展平台,对优秀青年教师进修。培训。职称评定等合理诉求给予关心和帮助;对中年教师晋升。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对老年教师退休。健康等问题给予关照。通过努力为教职工创造宽松和谐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真正尊重和关心教师的成长发展来服务于他们,满足他们的需求,从而为改革大局创造条件。三。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工会各项职能实现的条件
(一)提高工会参与度,增强高校工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法律保障了高校工会参与校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但是在高校中,长期形成的单一治理结构,以及高校工会职能发挥的虚位“或缺位“现象,使得工会组织定位在八小时以外成为自己的主要活动空间,其内容则是游离于中心工作之外而显现出职能发挥的力度不够。“要提高工会的参与度,真正在高校校园中形成民主参与的风气和精神,还需要各部门和全体教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实践。首先,继续肯定和完善教师代表大会制度,保障广大教职工广泛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其次,工会要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和完善有关的程序制度;最后,要加大力度推进二级工会建设,发挥院系工会作用,推进工会干部职业化进程,夯实工会组织基础。同时要加大工会工作政务和信息透明化。公开化。工会的所有工作要得到教职工的支持和监督。
(二)增强责任意识,实现工会由福利型向服务型转变
福利型特征是目前全国高校工会的普遍特征,具体表现为在特定的时期或节假日向教职员工发放慰问品,组织体育运动或各类比赛等文体娱活动。事实上,高校工会要转变工作方式,将简单的提供福利转变为切实的为每位教职员工服务,努力为大家办实事。办好事。通过了解教职工的真实需求,解决广大教职工的生活困难与现实困惑。一方面,在物质提供上,由于实行完全学分制,高校教师的工作强度变大,工作节奏加快,亚健康问题突出,工会必须提供切实的物质保障,如定期提供针对教师员工的员工健康检查,提供场地和健身设备或运动器材,提高教师的身体素质。针对家庭经济特殊困难的家庭,工会要定期送温暖,及时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另一方面,在精神需要和心灵层面,工会要及时关注到教师的情绪和心理,建设心理咨询室或提供相关便利,及时发现教职工的心理隐患,帮助缓解他们的精神压力,保障教职工能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
(三)发挥工会引导作用,营造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完全学分制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一种创新,推行完全学分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全局性的重大举措。完全学分制的实施,离不开学校党政班子的领导,更离不开全校教职员工上下齐心共同努力。面对改革的种种压力和怀疑,高校工会要勇于承担责任,发挥工会的宣传教育引导作用,积极营造一种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工会是高校校园文化的引领者,对校园文化建设负有重要作用。首先,工会组织作为高校的重要组织部门,一方面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一方面也是密切联系教职工的部门,它具有健全的组织体系。群众化的工作方式和良好的群众基础。“高校工会可以最大限度的把教职工组织起来,号召他们凝聚起来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其次,工会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开展多种活动丰富校园文化。高校工会有天然的优势,可以组织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范围的职工参与各种文体娱活动,从而使忙于各条战线的教职工有更强健的体魄。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这是新时期高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载体,能够起到凝聚人心。振奋精神的重要作用。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高校工会工作职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