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9-0210-02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为社会主义建设配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基地,同时也秉承着文化传承。科技创新。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责。高校论文网的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关乎旗帜,关乎国家政治安全。
一。高校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问题
当前,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呈现众多问题,从大学生角度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素养偏低。新时期大学生政治素养偏低已成为社会的一种共识,具体表现在政治理论基础薄弱。政治参与度较低。存在一些较偏激的思想及行为,因此在面对社会事件时缺乏合理判断。思考的能力,不能正确的理解自己所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应承担的政治义务。
2。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漠视或排斥的态度。当前,大学生对意识形态教育完全采取轻蔑的态度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学者描述了这一趋势:认真听专业课,随意听选修课,讨厌听政治课。学生对可以预期的能对他们将来求职提供显著帮助的课程给予更多时间与精力,而对于意识形态教育类的必修课程,学生表现出被强迫的无奈与漠然,缺少对相关课程的热情。一部分学生甚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两课“属于教化的内容,对这些课程的目的和内容持怀疑的态度。
3。缺乏信仰,对意识形态教育的接受或配合出于功利目的较为明显。社会主义。主义的理想信念在大学生中的认同度低,但出于对荣誉。奖学金。未来求职等因素的考量,众多大学生选择递交入党申请书。参加青马工程“培训等,因此在这些学生身上表现出言行不一致和多面性。这一类学生的大量存在也更进一步瓦解了其所在群体对社会主义。主义理想信念的认同感,削弱了对党员先进性的认识。
二。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问题成因
1。社会变革中爆发的各类失范“现象,影响着大学生三观“的形成。当前,正处于一个错综复杂的转型期,社会各层面的变革加剧。放眼全球,两种制度的博弈变换了形式却从未停止。聚焦国内,改革过了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进入攻坚阶段,改革触及到不同的利益群体致使各种矛盾激化。伴随着社会开放和教育水平的提升,民?的价值评判标准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对社会现象的认知纷然杂陈。莫衷一是,传统的道德标准不断被质疑。这对处于三观“形成时期的青年大学生产生极大的冲击。
2。全球多元文化多方渗透。全球化已成事实,全球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多方渗透,直接消解着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国家试图颠覆社会主义政权的野心与图谋并未改变。由历史。战争等因素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尚处在改革。发展阶段,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早期经过掠夺。改革等措施很多已进入发达水平,且这种优势地位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
3。意识形态教育相关课程刻板。流于形式。两课“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班级规模一般均有百人以上,教师无暇与学生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严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在教材内容上,不重视当下时政材料的挖掘。提升与归纳,课堂教学常常是时政热点与理论知识两张皮“,导致一方面对于老生常谈的理论知识学生缺乏兴趣,另一方面对当下的时政材料认识不够深刻,达不到意识形态教育的高度;在教育方法上,填鸭式“的方式仍被大量采用,知识的被动学习和教师主导的填鸭式课堂已不能适应当今大学的教育目标和大学生的智力水平,导致意识形态教育流于形式。
4。互联网。自媒体的应用及普及,销蚀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美国人安德鲁?查德威克说,互联网是西方价值观出口到全世界的终端工具。目前,的网民数已超过7亿人,规模世界第一,这些网民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网络力量“。人们对网络的态度由原来的观望。质疑逐渐变为认可甚至依赖,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大学生乐于通过各种网络工具如微信。QQ。微博等发布见闻及观点,他们都成了碎片信息“的发布人,传统媒体的权威。中心地位受到严重冲击。获取信息的便捷化。多样化促使人们对社会。政治事件等的敏感度。关注度也大大增加。但是,互联网也是一把双刃剑“。网民是一个庞大。构成复杂的群体,由于网络信息发布的隐蔽性。追责困难等特点,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网络谣言。网络虚假营销等导致的网络舆情不断出现,严重削弱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这对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又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解决对策探析
1。注意抓住关键性阵地。关键性阵地即指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这些媒体覆盖广。传播快,同时又具备可控性强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中具有重要作用,一直被视为党和人民的喉舌。这些工具,是落实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重要阵地和载体。从大局着手,中央大报。大台。主流广播等要充分发挥好喉舌“的最大作用,把控话语权,成为舆论导向的引领者。具体到校园,校园广播。校报。校园刊物等媒体应该常抓不懈,成为引领校园思潮的主阵地,扭转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对校园传统媒体存在必要性的各种质疑声此起彼伏。校园传统媒体在质疑。观望。变革中渐渐丧失原有阵地。缺乏权威主流媒体有效引导下的校园各类媒体各自为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功能极度弱化的局面。
2。加强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识形态教育缺乏便于传播。概括性高。具有时代特点的理论,加强理论轮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一般而言人们对大而空的理论缺乏信服感。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但往往又达不到对理论进行高度抽象思维的能力,高校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只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特点相结合,增加其鲜活性。现实性,方可成为被广大大学生接纳。认可。信服的理论。另一方面,加强理论创新要坚持理论的概括性与鲜活性相统一的原则。条目众多。试图涵盖多方面的理论识记困难,宣传效果大打折扣;而过于高度抽象概括却又如水中月雾中花“。3。要拓展新的?地,构建大宣传格局。青年大学生是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一代,喜好上网。读屏,网络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必需品。科技日新月异,新的传播媒体不断涌现,青年学生对它们的接受主动且迅速,这对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教育的挑战也越来越大。一方面,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增强主动性,克服轻网。厌网。怕网的心理和行为,对新的传播媒体及时加以占领,实现与学生线上线下双层交流,如发挥微博。微信在情感沟通和传播思想方面的作用,循循善诱。润物无声地传播正能量。
4。创新教学方法,充实课程内容。说过: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也要遵循这一规律,高度重视青年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转变教育观念,改变以教员。教材。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选择当代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变灌输“为润物细无声“。在课程内容选择上,贴近学生生活和时代特点,切合他们的成长需求,使意识形态教育学生认为接地气。老师授课有底气,使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从灌输“转换为被需要“,使其根基牢固。
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