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
高校社团是高校学生按照兴趣以及能力自发自愿组成的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开展与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开展,高校社团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与地位逐渐得到了重视,对其的研究也不断深化,探索新时期新条件的下的高校社团建设模式也论文网逐渐成为了当前高校社团建设与研究的重点。
一。学生社团及其价值分析
1。学生社团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
(1)学生社团
社团是某些具有共同特征的人集聚在一起形成的互益组织,按照其性质的差别,可以分为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等不同性质的几大类型,也可以将其划分为官办。民办以及半官办这几大类。通常意义上的社团指的是以文化。学术或者公益性为主的非政府组织。
学生社团则是指中高等院校中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形成的群众组织,这种组织不受年级。系别甚至是院校差别的限制,他们团结兴趣相近的同学,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从性质上看,这种形式多样的群体组织属于非盈利性质,其运转与维持有着自己的内部章程与准则,社团成员愿意为了一定的目标与理想进行自发的努力与付出。
(2)学生社团的发展趋势
社团活动是当代大学生主要的活动形式以及社交途径,也正是由于大学生意识到了社团的重要性,近年来高校的大学生社团正在不断的涌现,无论是种类。数量还是活动的形式,都呈现出了时代的气息,促进了高校社团建设的发展,也促进了大学生素质的提高。
①种类逐渐丰富
为了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以及张扬的个性,高校学生社团的种类以及数量都在逐渐地增长,这不仅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得许多大学生发现了自身的长处,进而促进了大学社团作用的发挥。
②志愿服务成为主要方向
参加社会的志愿服务工作成为了近年来大学生社团成长与壮大的主要方式,其为公共活动的举办以及社会灾害的救援都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也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③深受网络的影响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大学生能够更加容易地接触社会主流媒体的报道以及各种性质与指向的评论,继而对大学生的三观以及生活理念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社团活动的主体以及方式都受到了明显的网络指导,内容更加贴近时下的热点。
2。学生社团对于高校建设的价值
(1)能够深化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关系着高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关系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建设方向。学生社团活动的开展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平台与机会,进而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由于社团活动在展开与进行的过程中践行的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要求的内容,因此,通过实践活动的展开,能够提高参与者的认识与理解,进而将社会主义精神思想转化为内在的约束与要求,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2)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素质教育是适应时代发展与要求而提出的教学改革,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及能力水平都有着积极的意义。学生社团活动的展开能够显著地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个性的形成。因为学生社团是自愿组建而成的,所以在参加与否方面,大学生具有完全的自主决定权,这就为大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形成提供了条件与基础,使得大学生能够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实现个人的发展。
3。学生社团建设对学生发展的价值
(1)有利于学生科学价值观的形成
学生社团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织与形成的,社团内的成员会自发的未来社团的利益而牺牲部分个人的利益,这种牺牲与处理的办法,培养的是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以及大局观念,而这也是无产阶级价值观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有的价值观念以及精神理念。因为大学生作为社团的一员,在活动的策划。设计与开展的过程中均需要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进行协调与处理,进而通过实际的训练与培养增强了集体意识,使得社团成员逐渐形成了全局观念以及大局意识。
(2)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创新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民族进步发展的灵魂,无论是社会制度的变革。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生产技术的个性都源于创新的理念与能力,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时代的进步,创新精神与理念逐渐成为了高校教育培养的重点。学生社团活动的展开能够刺激大学生为了实现社团的目标。收获活动的效果而自发的开动脑筋,自发的进行活动主体设计的创新,对活动的形式进行改革,进而培养了社团成员的自主性以及独立性,能够逐渐的将创新作为一种习惯,并能够为了实现自己的新主张与新想法而去进行发散性思考,不仅是对大学生视野拓展,更是对学生潜能的激发以及思维的锻炼,进而促进大学生群体创新水平的提升,促进大学生能力与素质的全面发展。
(3)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高校学生的身心健康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与研究的主要课题,尤其是当代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人格的健全程度都是引起社会广泛担忧的话题与焦点,而社团活动的开展与进行,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进而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的人才。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够不断的提升自身的交际能力,增强与人沟通与交流的技能,还能够因为与他人的交谈,解开自己心里的疑惑与苦闷,让消极的情绪得到宣泄,让自己的偏见得到改正,进而在他人的开导与影响下形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并通过与那些兴趣相同的同学建立起友谊的方式来丰富自己的生活,进而弥补了现代的高校内部心理咨询工作不到位,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落实的缺陷,促进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二。提高新时期学生社团建设水平的建议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社会对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强调,大学生社团在促进大学生素质发展以及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正逐渐得到重视,为了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在大学生教育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
1。管理校内资源,坚实社团基础
做好校内资源的整合,为社团建设奠定基础。大学生社团多数大学生自主发起。自主经营与建设的,不仅缺乏导员的管理与发展指导,更缺乏相应的发展资金支持,进而限制了社团的发展与壮大。这就需要高校在这几个方面能够给予相应的支持与帮助,进而提高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
为此,高校可以在经费预算中位学生社团的发展预留出一定的比例,当社团的活动经过审批之后,可以经过申请取得高校的经费帮助与支持,进而为学生社团的活动提供支持。同时,院校也可以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对大学生的社团活动进行管理与指导,不仅能够保证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场地。资金以及效果,还能够通过管理与控制维护大学生校园的秩序,保证学生社团能够发挥其积极作用。
2。整合校外资源,增强社团实力
通常来讲,高校的社团都是同一个系或者同一个院校之内的学生组成的,受限于校园文化的影响,社团活动的新颖性以及创新性并不突出,这就不利于提高大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热情,不利于大学生从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与能力。所以院校可以与周边的高等院校进行联合与协作,促进社团跨校发展,进而提升学生社团的活力,促进学生社团作用的进一步发挥。
为此,院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可以留意与收集周边的资源,并为社团的跨校发展牵线搭桥,使得社团在指导与帮扶的条件下实现跨校发展;为了保证社团运作的资金,院校的管理部门可以带来学生与院校周边的商家进行互惠共赢合作的洽谈,进而为社团的存在与发展提供坚实的后盾与基础;最后,便是院校的社团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周边的院校举行竞赛,通过相互之间的竞技与切磋,吸收他人的经验与成果,认清自己的不足,进而促进院校社团的发展。
3。规范制度保障,促进社团发展
强化社团审核,完善社团体系。社团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了高校建设与教育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社团发展的可持续性,社团管理部门需要规范社团的相应制度,加强对社团的审核工作,淘汰劣势资源,集中优势资源,并对筛选出来的社团进行制度与规章的完善与补充,进而规范化社团的发展。
因此,需要社团管理部门能够建立起相关的社团管理制度,严格要求成立社团的条件与程序,从根本上加强对社团的管理,避免社团建设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同时,还要筛选出重点社团进行支持与培养;此外,还要对社团内部的章程进行审核,对不足之处进行补充与完善,进而提高社团运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最后,所成立的社团还要能够将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根本的培养目标融合入社团的发展目标中,促进社团对高校教育的推动作用,为学生社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社团管理委员会与校内各个社团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4。完善竞争机制,增强社团活力
由于资金以及场地等条件的有限性,高校内部需要对社团的数目以及规模进行控制,促进优势资源的发展,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因此,高校必须要规范社团之间的竞争,通过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实现对于社团的管理。为此,高校可以将考核机制引入到竞争机制中,制定相应的社团考核制度,通过制度的规范与约束来淘汰部分社团,进而激发社团的活力,促进社团建设的发展。考核的内容不仅要包括社团的平时表现,还要包括师生对高校内部社团的投票结果,要通过广大师生对社团的评价与青睐程度来确定社团的淘汰结果,进而激发社团的活力,发挥社团的作用。
同时,考核标准体系不仅要包括淘汰社团的机制与标准,还要包括相应奖励的制度,使得社团活动不仅仅是大学生课余时间的一种自我充实和自我成长的方式,更使得社团活动能够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进而激发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结语:
学生社团是高校开展教育以及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以及促进学生个性成长的主要平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才标准的丰富,社团文化在高校的培养工作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高校能够正是学生社团的作用与地位,进而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为学生社团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管理与资金支持,进而促进社团组织的发展,发挥其对高校发展建设的作用。
新时期背景下的高校学生社团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