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策略
早在1981年,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Maslach从个体压
力。人际关系和自我批评三个维度,提出了职业倦怠的概念,认为职业倦怠是发生在从事某一行业中的一种情感衰竭(emotionalexhaustion)。人格解体(depersona论文网lization)和成就感降低(reducedpersonalaccomplishment)综合征。此后国内外的学者对职业倦怠都进行过研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职业倦怠因教师在工作中长时间遇到各种持续压力,导致对自身生理。心理。行为习惯和态度等方面的情绪低落。身心疲惫的一种生态危机。具有职业倦怠的老师对工作缺少热情,对待学生缺少同情心,生活上变得焦躁不安。长此以往,必将影响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及教师队伍的
稳定。
一。社会层面干预策略
1。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统。积极建立和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切实加大尊师重教“宣传,增强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成就感。政府部门需要加大教育的投入力度,改善小学教育条件,平衡小学师资和教学资源,同时还要使全社会认识到小学教师对儿童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
2。提高教师的工资福利待遇。当前教师职业倦怠主要原因在于工作环境比较差,工资和福利待遇比较低。因此,为避免小学教师因待遇问题出现职业倦怠,就必须要切实提升小学教师的工资和福利待遇,确保可以留住优秀教师来保证教学质量。
二。学校组织层面干预策略
1。改进学校管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教学工作的不恰当评价以及缺乏学校管理层的支持是当前大多数小学教师出现职业倦怠问题的重要原因。在小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学校制定合理。行之有效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措施,给教学中取得成绩的老师以鼓励。奖赏。在一些重要的日子,能给予老师以人文关怀,切实使全体教师可以从枯燥的教学工作中感受到组织的关心,体会到学校的温暖,增强师生间的凝聚力。
2。合理分配教学任务。学校管理层要本着客观。公平。公正“的原则来为各个小学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分配教学任务,以杜绝人情关系引发教学矛盾。
3。为教师搭建职业发展平台。学校还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提供必要的专业培训。单科进修和外出学习交流。必要的切合实际的培训交流可以降低从业者的职业倦怠,也可为教师专业发展和工作增加自信心,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职业倦怠,国外研究表明:切合老师实际的培训有利于老师进行知识的重构(cognitiverestructuring),进而改变从业者对工作的不良感觉和发展一种积极向上的期望,并通过影响其思维和行为方式,有效预防职业倦怠。据此,学校需积极创造机会,根据教师个人专业发展需要,提供适当的机会让其走出去接受专业知识学习,语言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及科研方法的培训,也可发挥校本培训的作用,使教师教育贯穿其职业生涯全过程。学校还需适时聘请一些心理辅导老师开展一些专题讲座和咨询,搭建沟通心理的桥梁和平台,为广大小学老师在职业发展。成家立业和人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使之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以有效预防和应对情绪衰竭。低成就感和人格解体等职业倦怠症状。
三。教师个人层面干预策略
在教师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教师自身在预防和缓解职业倦怠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当地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将更有效管理自己和提高抗压能力。
1。小学教师要不断丰富自身的教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认为,教师正式任教后一般处在建立期和维持两个阶段,教师为巩固其专业地位,专业自主及专业尊严,防止职业生涯的衰退,必须进行职后学习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反思意识,要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自我效能感。同时要他们从思想层面上意识到教学工作的艰辛,以更好地适应小学教学环境,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学校要帮助小学教师做好心态调整工作,正确认识教师这一特殊职业,避免因他们过高评价自己的职业地位而引发的落差感所引发的职业倦怠问题。从事小学教学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清贫。奉献,只有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样就会强大自己的内心,减少紧张。焦虑感。另外,老师要积极发展良好人际沟通交往能力。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教师在从教的过程中,必然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老师要学会平衡同事。学生及学生家长,甚至学校的管理层之间的
关系。
当前,小学教师个体的交际能力。沟通能力。换位思考的能力都差强人意,这无疑增加了职业倦怠程度的诱因。因此,要引导教师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主动调整心态,努力发展交往能力,对同事付出真心,对学生付出真情,对待问题学会换位思考,对帮助过你的人学会感恩,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应对职业倦怠。
论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有效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