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智慧的语文教师要做到合理而巧妙地设计问题,通过有效积极的提问演绎精彩的课堂,利用问题达到抛砖引玉之效,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在循循善诱下理解文本深意。本文笔者探索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
一。目标明确,难易适度
论文网问题的提出并不是漫无目的,而是要与教学目标联系在一起。因此,课堂提问要讲究目的性,有针对性,同时问题设置要难易适当,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回答的兴趣,又能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1。明确提问目标
在提问前,教师要细读文本与课标,明确提问的目的,是为引起学生兴趣?是为引发学生思考?还是?对于一些可有可无。目标模糊的提问,应尽量避免,而是要尽量精炼提问的语言,针对某一知识点提问,才能使提问恰到好处,为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例如,在教学人教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争吵一课时,我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看了本文,你有什么想问的或好奇的?“这时学生纷纷提出谁和谁争吵“为了什么事情而争吵“争吵的结果怎么样“等问题。学生的这些问题将课文的大概内容概括了出来。此时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学生对文章大意有了粗略的理解,为深入文本奠定了基础。
2。把握问题难易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有限,理解能力也有所差异,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提出难易得当的问题。学生认知结构是在不断发展的,也是由低向高过渡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提问时,教师不要一下子将难题抛出,而是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从而激起学生跳起来摘桃子“的欲望。此外,课堂提问也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认知水平采取不同的提问方式。
二。创设情境,深入引导
语文是一门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为学生创设有关语言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语文教师要善于将问题转变为陈述性的语言,将提问转化为创设情境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就不是在单纯地回答老师的提问,而是主动。积极地投入情境中去学习。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半截蜡烛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应明确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文本仍有一定难点,需要教师通过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攻破难点。可以通过创设德军与伯诺德一家交谈的相关情境,从镇定“一词入手,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当时是怎样的一种紧急情况,并让学生设想一下自己假如是课文中的主人公会怎么做。借助这样的问题情境,进一步深入引导学生仔细读文本,从而帮助学生理解二战背景下这小小的半截蜡烛关系到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的性命,更关系到法国人民的生死存亡,感受伯诺德夫人在母子三人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三。适时提问,紧扣重点
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的提问要抓住时机,围绕重点来展开,并讲求提问的艺术性,这样的提问才是有效。高效的,对激发学生兴趣,活跃学生思维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1。抓住时机
好的提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思维智慧的火花。但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也常有卡壳“的现象发生。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主要有教师提问的问题太长。难度高。学生思维定式。那么此时,就要对学生思考的方向进行引导,对学习方法进行点拨,帮助学生疏通思路,使学生学会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恰当的问题有助于学生攻克难点,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紧扣重点
我们都知道,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来解决问题,教学也是如此。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围绕教学重点来精选关键字句设疑,以点带面,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这就要求教师改变传统教授的方式,将以教师讲为主“转变为以学生读为主“,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促使学生在读中思,读后悟,克服满堂问的缺点。抓住文章的关键点提问,问题少而精,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涵,并且起到以问促读。以问促思的作用。例如,教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荷花一课时,我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有谁看过荷花?能不能尝试着用一个词来形容自己看过的荷花?课文中作者又是怎样看荷花的?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这一点的?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课文。抓住重点,问得关键,练在实处,通过引导学生经历层层推进。不断深入文本,课堂效率大大地提高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恰当设疑。巧妙设疑,有针对性地提出关键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探索的欲望,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