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作业形式“千篇一律”
“千篇一律”是指事物只有一种形式,毫无变化。而作业形式的“千篇一律”则是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并没有根据学生的程度差异来布置相应的作业,采用一刀切的形式,也没有领悟布置作业的真正目的,学习与生活实践想脱离,并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
1.作业的目的不明,缺乏层次性
众所周知,一节完整的课堂教学,最后一个环节则是对作业的布置,但是一部分教师只知道布置作业而不知道为何要布置作业。不明白作业的价值在哪,忽视了作业布置的形式是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所变化的,也没有通过作业的布置来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势必导致作业的随意性很大。老师尚且如此,又怎样期望学生好好的做作业,好多学生沦为了作业的奴隶,遵从老师的话,只知道写作业而不知道为何要写作业,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更好的完成作业,从作业的完成过程中要收获什么。
这种没有针对性的布置作业,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还会阻碍学生的学习进步,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8]。学生间的程度差异,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考虑到各个层面的的学生,争取给每一类型的学生提供积极的学习机会。而这种不明白作业的目的,盲目性的作业过程让学生体会不到作业的乐趣,取之而来的是厌倦、疲惫,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参考一下美国的一位教育学者所说的话“不要在下课前几分钟才匆匆安排家庭作业,而要留出一些时间告诉学生完成家庭作业要有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为何要做这种家庭作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作业的作用。
2.作业内容单一、死板,缺乏灵活性
一直以来,我国小学生家庭作业的形式都是相当的单一,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而在作业布置的方式上,也主要以教师的统一布置为主,学生几乎没有自主选择权或者和老师商量的权利,只能被动的接受,这种“一刀切”的方式很少考虑到学生学习程度的个别差异性。在以老师统一布置为主的作业内容也比较单一、死板,主要以小学课本相对应的练习册或者教参书为主,尤其注重记忆类的东西,而对于一些扩展思文的作业则会简单概括而过,或者直接略过去。长期的死记硬背学习,会僵化学生的思文,不符合新课标对学生的培养要求。
(三)作业重知识,轻能力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统整学生的生活世界与科学世界,将知识有效的应用于生活中,而在升学率得到高度重视,应试教育的影响早已波及到小学生活,甚至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教师都坚信作业布置的越多,学生知识掌握的越好,同时也会提高教学成绩。于是,题海战术得到了很多教师的认可,学习的内容也仅以教材为主。这就导致学习内容与生活实际严重脱离,所学没所用。而一旦需要解决与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则会感觉力不从心,出现了高分低能的情况。这并不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参与实践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将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应用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达到学以致用,才能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所以,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必须得重视生活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力。
- 上一篇:学生网络书面用语调查与分析
- 下一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师生关系重构
-
-
-
-
-
-
-
NFC协议物理层的软件实现+文献综述
现代简约美式风格在室内家装中的运用
中国传统元素在游戏角色...
高警觉工作人群的元情绪...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
C++最短路径算法研究和程序设计
浅析中国古代宗法制度
江苏省某高中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研究
巴金《激流三部曲》高觉新的悲剧命运
g-C3N4光催化剂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