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实效性不强的原因
目前我国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设置越来越符合中学生身形发展的特点,但是课堂教育的实效性仍然不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教育因素
1.教师上课方法陈旧,没有创新意识。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而我们现在一些思想品德老师不能够创新,不能在课堂上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去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教学过于应试,以讲解考点为课堂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考点,这样不仅不能达到思想品德课堂帮助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扩展学生思维的目的,反而会束缚学生的思想,让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失去了它原有的光彩。
2.课堂教学理论脱离实际。现在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堂只强调理论教育,重视课堂上理论知识的讲授,但是不重视学生由理论联系到实际的能力。学生的理论性知识得到了,但是没有培养他们实践的能力。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不能只重视理论,忽视社会实践。学生在实践中可能会学到更多书本上所没有的东西,并在实践中培养一些能力以及情感上的升华。
3.教师的教学得不到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老师的社会地位比较低下,不受社会的重视,特别是学生以及家长只重视语数外,对初中思想品德这门课程不够重视。因此,学校从选拔思想品德教师到任命,甚至代课都出现随意安排的现象。就我所在实习的xx学校,该校注重学生语数外的发展,每周周测只考语数外,月考及期中考试综合测评的科目着重语数外三课,班主任的奖金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挂钩,因此,在学校方面忽视思想品德学科的发展,导致我们的班主任只抓学生语数外的成绩,从而忽视思想品德学科的发展。由于学校及老师对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视,进而导致学生以及家长对思想品德科目的不重视,所以很多学生在我们的思想品德的课堂上不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目标,情感得不到进一步的升华。
4. 教师的理论跟不上教材的变化。思想品德教材在不断改变。每次开完两会,我们的思想政治(品德)的教材就会有所改变。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先是青少年修养、社会发展常识、社会主义建设常识,然后是心理品质常识、法律常识等一系列的都在变,甚至包括我们的国情也在变,而我们的教育理念转型的步伐却跟不上我们教材的改变,滞后于教材的改变,没有正确的教育理念,那么我们思想品德老师在思想上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就无法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无法帮助学生更好的深入学生我们思想品德教材,无法更好的帮助我们社会培养一批现代化的建设型、创新型人才。源'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二)社会因素
1.网络负面信息的不良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步入了现代化的信息时代,网络信息高速传播,信息面广,信息量大。我们现在的生活富裕了,每个家庭基本上都配备了电脑,学生可能会在我们的互联网上获得大量的信息,这其中包括一些负面信息,而这些负面信息恰恰会影响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影响他们在思想品德课上的学习,甚至于质疑老师,质疑思想品德课堂,导致我们的思想品德课无法深入开展,降低了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
2.社会转型时期各种思想的冲突与碰撞。我们的国家现在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期间,许多思想文化之间会发生碰撞,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磨合期间往往会误导我们中学生的思想,影响我们思想品德课堂的实效性。在上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24课《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的时候,这节课中提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花钱“买知识。”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知识是需要我们不断积累的,是买不来的,可是我们的学生却认为这是我们现代社会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学生的思想受到我们社会转型的影响,已经偏离了中学生所应该具有的主流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