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关于学习投入的文献回顾和概念框架
对学习投入的研究最早始于20世纪30年代,泰勒提出“任务时间”这一概念,他提出学习投入即是指时间投入,一旦投入的时间上升,成绩便会更好[1]。随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学习投入进行深层次的研究,佩斯、奥斯丁则认为学习投入除了包括学习时间还包括在学习上的努力程度;纽曼认为学生心理和情感的体验也应包括在学习投入内;斯格费利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态度和热情是学习投入等等[1]。 在美国教育学界,Jennifer Fredricks等学者研究已有的文献,提出学生学习投入度是一种包含行为、情感和认知三方面投入的元构念[2]。而Shaun Harper等学者认为学生学习投入度不只是一种学习参与,除行动外还需要情感和知觉[3]。在众多学习投入度的测量工具中,NSSE相对而言最具影响力,全称为全美大学生学习投入度调查。 NSSE的调查内容简而言之包括三个方面,那就是:学生做了什么、老师做了什么、学校做了什么,也就是对学生的学习质量、高校的教学质量、学习环境质量进行比较全面的评估及监测[4]。
职业锚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施恩博士提出的,在早期职业生涯中通过自省而形成的事业需求和职业价值观。施恩结合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将职业锚类型主要分为八类,分别是: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安全稳定型、创造型、服务奉献型、挑战型、生活型[5]。它能够为人的职业生涯进行合理导向与规划,是现如今非常适用于年轻人未来人生发展的一套科学理论。
根据学业锚的类型,可开发属于个人特有的学业锚。利用学业锚,可指导大学生的学习方向,鼓励大学生为未来发展努力,更合理的进行学习生涯规划,这样有助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才干,满足每个人的需要,实现每个人的人生价值观[6]。所谓学业锚,指一个人学习投入方向,个人在学业中坚持的价值观,实际就是人们抉择和发展自己所围绕的核心。学业锚,是自我意向的一部分。个人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由习得的实际学习经验所决定,与经验中自省的行为、情感、认知相符合,达到自我满足和补偿的一种恒定的学业定位[7]。学业锚强调个人行为、情感、认知三方面的相互作用与整合,是个人同学习环境互动作用的产物,在实际学习中是不断调整的[8]。
通过访谈形式提问被调查者,将他们的学业锚进行分类,得出十种不同类型,分别是顺从型、乐趣型、理想型、荣誉型、能力型、就业型、专业型、人际型、奉献型、厌恶型。见表1:
表1 学业锚类型
序号 类型 表现方式
1 顺从型 单纯的学习,只是为了满足家长的期待,基于对责任和义务的遵从从而选择并愿意持续地学习
2 乐趣型 个体的情感和意愿,热爱学习,认为学习是自己的一种兴趣
3 理想型 学习有利于自我目标的实现,例如通过学习去留学,完成自己的梦想
4 荣誉型 通过优异的学习成绩,获得外界的认可和表扬,甚至包括以后自己的爱人和孩子的崇拜,获得一种满足感和安全感
5 能力型 获得一种学习能力,在社会上游刃有余,为了以后高薪酬的工作,获得更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