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现状
人本zhuyi创始人之一马斯洛认为只有当个体的低级需要要得到满足时,才可能寻求更高一级的需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大多能被满足,这样爱与从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这几个心理层面的隐性需要对幼儿的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但也正是因为物质生活的丰富、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日益激烈,才又衍生了更多新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对于各器官、各系统尚未发育完善、对外界环境及其变化比较敏感的幼儿来说更是如此。此外,根据精神分析学派的理论,幼儿早期所受的心理创伤还可能会一直伴随着着幼儿以后的生活,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幼儿时期的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正常发展是多么重要。
根据近几年国内几个省市自编问卷对在园幼儿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基本良好,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幼儿心理健康水平会逐渐提高,尤以中班到大班阶段发展最快。[2] 但幼儿的心理健康问题多体现在个体的某一个甚至几个方面,不能在总体水平似乎良好的情况下忽视对部分幼儿身上经常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笔者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和前人的归纳中发现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集中在智力与动作发展、情绪情感、自我认知、社会适应和行为反应这五个个方面。
2 幼儿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2。1 智力与动作发展问题
皮亚杰认为动作是幼儿智力的起源,而个体动作的发展与脑的发育密切相关。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本应有更多条件与机会让幼儿在各种游戏活动的过程中发展他们的智力与动作,但一个幼儿园里总会有少数几位在智力、动作发展水平低于其年龄阶段正常水平的幼儿。虽然只是少数,但这已足以引起我们重视。
案列:在中班实习的某天,夏老师很激动地对我说“仲甫他知道我是夏老师了!”原来仲甫是班里“特殊”的孩子,而在班级小朋友的眼里他是个“还没长大的孩子”,因为他从小班的时候就表现出动作发展总比别人慢,老师和他说话要说好多遍他才能记住,集体活动的时候他总会被某角落里的东西吸引,然后就自己趴在那边观察半天,因为不理解规则也不会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据了解仲甫小朋友不是天生的智力障碍或者行动迟缓,因为在三位老师平时的耐心引导下仲甫会自己穿衣服、会自己端饭、收拾玩具、记得自己的学号、能在老师的陪伴下一起和小朋友合作表演班级主题活动。这个案例证明确实存在像仲甫这样智力与动作发展较慢的幼儿,而智力与动作发展缓慢也确实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需要教育者们引起足够重视。
2。2 情绪问题
幼儿的情绪问题主要表现在儿童期焦虑和暴怒发作两个方面。
儿童期焦虑是幼儿常见的一种情绪问题,最典型的就是小班幼儿刚刚入园时出现的入园焦虑现象。如以下案例:欣欣,三岁六个月。早晨刚到班级,欣欣和妈妈哭着挥手再见时重复说了好多遍“叫奶奶下午一定要第一个来接我”。在园期间,欣欣的情绪很不稳定,经常哭,而且一有机会就拉着班级的三位老师一遍一遍地问:“老师,我奶奶下午是第一个来接我吗?是吗老师?”甚至在做操、吃点心、参加活动之前都要问一遍,这样的表现持续了近一个月。案例中的欣欣一直在确认奶奶下午是不是第一个来接她、是不是可以早点回家,以此来缓解心里的焦虑。
幼儿会出现的的情绪障碍还有暴怒发作,它是指幼儿在个人要求、欲望没有得到满足,或是在某些方面受到挫折时出现发泄不愉快情绪的过火行为。如:五岁的琰琰是家里的小霸王,平时家里人都尽量顺着他。有一次得了重感冒的琰琰就是不吃妈妈做了清淡的米粥,非要吃辣辣的咸菜。妈妈认为琰琰感冒没好不能吃腌制品就没同意,结果琰琰就赖在地上又哭又蹬腿的闹腾了半天,搅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宁。此外,幼儿在幼儿园里不愿意吃饭、睡觉或者是和同伴闹矛盾时都可能出现暴怒发作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