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5、大学生孤独与是否独生子女分析

是否独生子女 N M±SD t p

独生子女 196 41。51±8。085 1。966 0。005

非独生子女 131 39。79±7。232

通过对是否为独生子女与大学生孤独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大学生孤单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存在显著性差异(t=-1。966,p=0。005<0。05),独生子女得分高于非独生子女(41。51>39。79),说明独生子女大学生孤独感高于非独生子女。

(四)大学生孤独感与专业的差异性研究

首先把专业分为文科、理科、艺术科3个专业,对专业与大学生孤独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首先进行了方差是否齐性的检验,假设方差齐性为H00>0。05,实际方差齐性为H11如表6

表6、大学生孤独感与专业的方差性检验论文网

方差齐性检验

孤独感的总分 levene统计量 df1 df2 p

3。956 2 324 0。20

p>0。05,方差齐性

由表6可得;因为H1的显著性水平为0。20>0。05,所以接受H0假设,说明方差是齐性的。因此对专业与孤独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如下表。

表7、大学生孤独感与专业的单因素分析

N M±SD F p

理科类 164 194。69±93。273 4。387 0。013

文科类 121 201。07±99。794

艺术类 42 242。57±78。093

由表7显示,三个专业的大学生孤独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F=4。387,p=0。013<0。05),艺术类大学生孤独感得分高于文科和理科(M±SD=201。07>205。31>204。86>135。5)。说明艺术类大学生孤独感高于文科类大学生孤独感高于理科类大学生孤独感。

(五)大学生孤独感与性别的差异性分析

表8、大学生孤独感与性别的分析

性别 M±SD t p

150 41。25±8。034 0。923 0。357

177 40。46±7。539

通过对性别与大学生孤独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可以看出大学生孤独感与性别不存在显著性差异(t=0。348,p=0。728>0。5)

五、讨论分析

(一)大学生孤独感与生源地的差异性分析

   从数据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大学生孤独感高于农村大学生孤独感。就结果而言总结了以下几种可能原因。

上一篇:大学生婚恋观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外显和内隐态度对比研究

小学中高段数学家庭作业的调查研究

杭州市幼儿园幼小衔接状况调查

當代大學生马克思主义信...

小学全科教育定向师范生的专业认同调查研究

低段小学生实践类作业调查研究

学前儿童触控媒体使用情况调查

国考背景下学前师范生教...

互联网教育”变革路径研究进展【7972字】

LiMn1-xFexPO4正极材料合成及充放电性能研究

麦秸秆还田和沼液灌溉对...

张洁小说《无字》中的女性意识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疗...

网络语言“XX体”研究

安康汉江网讯

ASP.net+sqlserver企业设备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我国风险投资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課改下小學语文洧效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