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江苏省淮安市为例,对此区域内的教育资源的配置情况及问题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旨在探求合理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措施,从而实现有限教育资源在城乡的优化配置,更好地发挥教育资源的功效,进而总体上提高教育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稳步发展。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教育资源发展现状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淮安市教育事业稳步向前发展,教育水平和规模显著提高。教育事业协调发展。2015年,淮安市拥有各类学校982所,在校生约86。2万人,教职工6。7万人。其中:幼儿园485所,在园幼儿17。21万人;小学282所,在校生34。43万人;初中150所,在校生13。68万人;普通高中29所,在校生7。50万人;中等职业学校22所,在校生6。53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10万人;普通高校7所,在校生6。79万人。全市教育发展已经形成较为优质的现代化国民教育体系和较为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3]。
2011-2015年,淮安市城镇人口由249。97万增长到273。95万,城镇化水平由52%提高到56。5%,短短五年提高了4。5%。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市内人口素质也不断改善。新型城镇化坚持以人为本,走科学发展道路,也为教育领域的均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一次机遇。但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带来诸多地方在教育上存在的城乡经费分配不均、师资力量差距较大、城乡教育机会不公平等资源配置不均衡现状。总体看,城乡教育在发展水平上仍然存在着较大差距。
3 新型城镇化对教育资源配置的影响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批涌入城市务工的农民工子女也致使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面临诸多难题。
3。1 城镇教育资源面临巨大压力
近几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人口大量的往城镇转移,并且政府放宽了进城上学的政策,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由此出现的“教育移民”现象给城镇教育资源带来很大的压力。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使得城镇教育资源供给总量严重不足。据统计,与2010年相比,2015年淮安市区小学在校生约为17。06万人,增长约1。17万人,进城务工子女到城区就读是市区小学人数增加的主要原因。而2010-2015年期间,全市城镇人口由249。97万增长到273。95万,市区小学生增加了1。17万,而市区小学仅增加几所。
二是进一步加剧了择校风[4]、大班额[5]现象。由于一些农村学校还未达到义务教育办学标准,导致许多农村学生到城区学校借读,这就更加剧了校际间的教育不均衡现象,造成部分农村学校可招生源不足、师资和教学设施浪费严重。而在城市教学资源中,由于具有优质的办学条件及教学环境的学校往往成为大家追捧的名校,是公认的优质教育资源。但这种所谓的名校毕竟少数,所以早已供不应求。这就加重了许多农村家庭的经济负担。农村学生的择校之举也成为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块“短板”[6],同时导致了城区部分学校出现“大班额”现象。参照教育部的班额标准[7],一般认为,初中小学校46—55人始为“大班额”,56—65人为“超大班额”,66人以上为“特大班额”。据了解,淮安市区绝大部分小学“大班额”现象比较突出,比如: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一年级平均每班人数高达50—51人,清河小学每班47-48人。由于班级人数过多,导致学生课桌间距很小,坐在狭窄的座位上连活动身体的空间都没有,就连老师的讲台边上都摆放着2张课桌。这种现象不仅给教师的教学活动带来很大压力,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只有少数学校是小班化教学,比如:淮安小学每班仅37-38人。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