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
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对于阐释经济社会发展。指导财政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新中国成立后,在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引下,财政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国家分配论“社会共同需要论“等重要理论体系。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迎来了财政理论研论文网究的重要契机。基础和支柱说“开启了以多学科视角阐释财政问题的新篇章,激发了学界对于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热情。国家治理财政学研究以提升国家能力为基础,深入阐释了财政为何以及如何发挥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支柱性作用。此外,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还突出地体现在新视角。新问题下的财政理论分析。其中理论阐释较为系统,且影响力较大的是财政风险分析以及新市场财政学,这两个观点充分展现了新视角。新问题下的财政理论分析。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是深刻的经济社会发展变革,是对财政实践的高度概括和凝练,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如此,当前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仍存在明显的不足之处。未来如何将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命题。
一。由基础和支柱说“谈起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创造性地提出了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兼具历史和理论高度的重要论断。围绕这一论断,学界展开广泛讨论,中国社会科高培勇教授于2015年最早将其概括为基础和支柱说“,认为这一全新论断反映了国内外财政运行变化新趋势,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的新变化。基础和支柱说“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传统财政学市场失灵_公共物品_财政职能“研究逻辑的不足,对财政概念。财政职能。财政学科属性。财政活动主体。财政学理论体系都提出了重大挑战,也因此,财政基础理论创新迎来新的机遇期。基础和支柱说“是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语境下提出的,其核心在于财政定位的提升和拓展,从根源上摆正了财政与财政体制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的突出位置。相较于传统财政学理论,基础和支柱说“认为财政不仅仅是经济范畴。经济领域的要素,而是关涉整个国家治理的重要问题。财政体制改革应以满足国家治理活动中社会公共需要为逻辑起点,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所有领域,关注并对接国家治理层面的基本问题。从经济领域跃升至国家治理范畴,现代财税体制构建出现了重大转折。以此为基点,财政主体覆盖政府。社会组织和居民个人,财政职能跨越一般政府职能覆盖国家治理等诸多方面,财政学科边界也随之拓宽,范围更为包容。由此,财政基础理论建设也从弥补市场失灵“转变为立足治国理政“,步入了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新阶段。基础和支柱说“这一论断的出现,引起了国内财政学界的广泛关注。众多学者开始反思传统财政学在中国的处境,并逐渐意识到传统财政学理论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的巨大藩篱。基础和支柱说“由此成为财政基础理论创新的重要支点。以东北财经大学校长吕炜教授为代表的财政学者中国财政实践,认为财政在国家治理过程中始终承担着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基础和支柱说“的提出高度概括并回归了财政的本源。中国财政较之西方发达经济体财政在制度背景。权力构成以及发展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着根本性差异。这种非规范的制度安排蕴含着中国道路和中国制度的特殊选择,是中国自身改革目标与发展要求不断调适所形成的财政制度架构,难以简单用市场经济体制下某一种既有的财政理论加以解释和评判。由此,吕炜教授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新中国成立70年以及党建党100年间的财政改革与制度实践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转轨中,不同改革时期财政研究的特殊规律与一般逻辑,以此阐释中国财政改革的道路和模式。这种源于财政实践的逻辑归结与方法论探索恰恰是构建中国财政理论框架的研究基础。
二。当前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代表性观点及进展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的重新定位,使得学界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不仅研究成果数量明显增长,而且正在逐步形成多维度的代表性观点。这些观点包括以基础与支柱说“为基础的国家治理财政学,但不限于此。新市场财政和公共风险财政论近年来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并正以逐步完善的理论体系扩大影响力。值得关注的是,无论是哪种观点的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均呈现出团队研究型的特点,通过梳理财政基础理论研究代表性观点的进展,还可以清晰地看出当前财政学理论研究的分布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以及财政科学研究院作为财政理论研究的主要阵地,也是财政理论创新研究的主力,充分展示了在财政理论研究方面的继承与发展。
(一)国家治理财政学
国家治理财政学缘起于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以陈共。郭庆旺。刘晓路。吕冰洋等学者为研究代表。
传统或西方财政学从市场失灵角度理解政府职能的思路是不完备的,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显然已经超越了这一西方主流分析框架。根据这一论断,2015年陈共教授专门撰文分析财政学研究对象,拓展了财政学研究思路。财政应该是经济与政治的二元结合,既要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物品,同时也应制定现代财税制度以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2016年,刘晓路。郭庆旺从国家治理视角梳理了官方学时代。政治经济学时代。经济学时代的财政形态,提出中国财政学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回应现实需要,探索适应中国国情的财政理论。2017年,刘晓路。郭庆旺借梳理陈共先生财政思想之机,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基础理论的发展变化。他们认为国家与财政的关系问题“是贯穿财政基础理论的核心问题,有必要建设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理论,并为之命名为国家治理财政学“,这是在此前研究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的具化与深入。但遗憾的是,两位学者尚未建立完整的学术理论框架,也没有就国家治理财政学的具体内涵进行详细阐释,仅从宏观层面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强调建立财政学与国家“之间的内在联系,将财政活动与国家意志形成。国家能力培养。国家制度构建有机结合;二是财政研究应立足于国家能力“,要求财政学理论所指导的财政实践能够切实增强国家能力,从而有效解决该时代具有普遍性的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三是国家自主性“的传统财政理论具有相应的历史合理性,财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应遵循一定的路径依赖。不难看出,国家治理财政学肇始之初便根植于国家“理念,认识到了财政与国家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之于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差异性特征。
2018年,吕冰洋以刘晓路。郭庆旺的国家治理财政学理论先导为基础,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国家治理财政学的理论框架。吕冰洋借鉴社会学和政治学的研究成果,认为国家治理的核心在于国家能力的提升,并将国家能力具体为市场增进能力和组织动员能力。在国家治理视阈下,财政的出发点应从市场失灵下的基本公共物品提供上升至市场经济冲击下的公共秩序重建,以此为目标进行支出。收入。预算和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制度设计。国家治理财政学发展至此,形成了一套围绕国家治理目标与财政制度设计能够逻辑自洽的国家治理财政“框架体系,较之前述研究更加具体完整,且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但其与中国财政现实是否契合,以及能否为现有财政体制改革提供靶向性理论依据,文章浅尝辄止,仅以政府间财政关系“为例点墨带过。
由上可知,国家治理财政学最突出的贡献是建立了财政学与国家治理之间的联系,从理论上阐释了财政为何以及如何成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但是,截至目前其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也是比较明显的,例如国家治理财政学的核心内容是理论分析和框架设计,而对于如何将国家治理财政学与中国改革实践相融合。如何以理论创新指导制度建设等相关讨论仍是不充分的,这也是未来这一理论发展和延续的重点与关键。
(二)新市场财政学
新市场财政学的主要研究阵地是中央财经大学中国财政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财政税务,代表人物是李俊生。马海涛。姚东旻。白彦峰。曹明星等学者。2016年,李俊生和姚东旻以魏则西“通过百度搜索购买医疗服务事件为案例,探索了政府和私人部门处于同一平台时如何通过交易合约“避免出现市场和政府的双失灵,从而实现私人价值与公共价值的优化配置问题。这是新市场财政学“首次正式出现于学术理论视野,通过实际案例验证了这一理论对现实财政问题的解释力。2017年,李俊生撰文进一步阐释了新市场财政学的理论框架:其研究基础是社会共同需要“,以此解释财政的本源和市场的本质;其核心概念是市场平台观“和政府参与观“,即以市场为平台,公共部门。企业。自然人等都遵循相同的市场规则(市场规则观“),处于平等的市场地位,通过公共价值衡量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及公共部门的财政活动(公共价值观“)。理论渊源上,通过对比分析国家分配论。盎格鲁_撒克逊学派和欧洲大陆学派的代表文献,阐释了新市场财政学主要是以欧洲大陆学派的财政理论为基础。与国家分配论和公共财政学理论不同,欧洲大陆学派并没有将政府与市场相对立,而是将政府与市场看作是财政行为主体。在此基础上,新市场财政学以市场为交易平台,进一步明确了国家。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和边界。新市场财政学对中国财政理论学界而言,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是对已有财政理论的继承与开拓,是学界对财政理论探讨所取得的显著进步之一。这一理论结合现实经济运行规律,对西方财政理论进行纠偏,根本上改变了传统财政学以市场失灵为出发点,将政府和市场二元对立的讨论范式。新市场财政学的研究价值不仅在于逐步深入。清晰地阐释了其核心议题。理论渊源,还在于其为理解当前政府与市场行为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对现实问题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例如以从新市场财政学的市场平台观“为基础,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合作空间。医疗保险制度的提供方式。社会救济与社会互助等问题。
由上可以看出,新市场财政学的研究以典型事实为分析起点,深入剖析了事件背后的财政逻辑,并逐步完善了理论体系,直至拓展其解释和应用范围。新市场财政学发展至今,已然成为财政学理论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其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主要由特定研究团队进行,其研究范围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深入。作为一项基础性财政理论,新市场财政学仍需以更高的视野来回答和解释宏观经济发展和财政体制改革层面的基本问题,形成以中国故事为基底的财政学完整理论体系。未来,新市场财政学仍应以探讨政府与市场关系为核心,阐释财政主体行为特征,修正传统财政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技术路径,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提供丰富的事实支持。
(三)公共风险财政论
公共风险财政论的研究以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院为主,以刘尚希。傅志华。李成威。陈龙等学者为代表。
1997年,刘尚希较早地开始将财政风险纳入研究视野,提出财政是全社会风险的最终承担者。财权分割。财力分散是财政风险加剧的表现,国有企业效率低下。利用外资失控都可能加剧国家财政分权,金融风险可能是财政风险的直接导火索。1999年,他明确提出在财政风险不断扩大的背景下,财政制度和政策选择的目标应是防范财政风险。此后,相关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2003_2005年以公共债务和财政风险为核心的制度分析阶段;二是2015年至今以国家治理风险防范为切入点的财政理论建构阶段。2003年,刘尚希系统阐释了财政风险的分析框架,将财政风险定义①为:政府拥有的公共资源不足以履行其应承担的支出责任和义务,以至于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受到损害的一种可能性,此为财政风险论的正式研究起点。公共风险财政论的理论基础在于,政府(或国家)是一个双重主体_经济主体与公共主体。经济主体意味着政府与企业。个人拥有平等的经济地位,政府享有维护自身公权的权利。公共主体则表明政府有义务承担公共决策中的财政。金融。债务。企业风险,同时需要承担公众期望和社会压力所引致的支出责任和义务。研究工具则是借鉴了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HanaPalackovaBrixi的研究成果_财政风险矩阵。2004年,刘尚希剖析了财政风险的制度原因,包括政府承担了国有企业风险,公共预算对政府行为的软约束以及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不明确等。化解或降低财政风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制度构建,硬化预算约束,同时提高财政透明度。2005年,刘尚希重新界定了财政风险,并对政府作为经济体和公共主体两重身份下的财政风险作了具体阐述。此后,公共风险财政论的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展相对缓慢。十八届三中全会将财政确立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公共风险财政论开始从国家治理视角审视财政改革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和公共风险挑战。2016年,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通过理论分析财政风险。公共风险之间的传导机制,构建了财政收入。财政支出。财政管理。财政赤字与债务风险多种指标体系,以此作为公共风险财政论的分析工具。2018年,廊坊会议“上①,刘尚希结合其公共风险论一书,报告了公共风险“这一核心概念建构的财政理论设想。他指出了传统财政学的逻辑缺陷,认为新财政学应从集体观念出发,以风险社会为背景,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运用行为主义分析公共风险的产生和治理机制。公共风险财政论的研究与中国改革发展同步进行,跨越时间较长,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科研成果。以公共风险为视角的财政理论建构唤醒了民众的社会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也为制度变革提供了理论推动力。公共风险财政论诚然能够在债务风险防范。央地财权事权划分。预算制度改革等方面为提供制度评价与政策分析的理论依据,但是也存在明显的弊端:其一是缺乏完善的理论基础,财政风险分析源于财政风险逐步暴露的事实,虽然已经引起学界的关注,并且意义重大,但其理论基础薄弱,研究中多以风险事实为依托,尚未形成完整普适的理论架构;其二是财政风险分析更加倾向于一种逻辑分析,在风险指标体系构建中仍是以债务风险矩阵为基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于政策评估的灵活性。有效性。客观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总结与启示
国家治理财政学。新市场财政学以及公共风险财政论是当前国内财政理论创新的主要代表。它们虽然针对的主要问题不同,但从理论研究不断完善的过程来看,具有明显的共性特征:一是深厚的财政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以及财政科学研究院一直以来都是财政学研究的重要力量,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为财政基础理论创新奠定了基础。二是学术团队长期以来的学术思考。以国家治理财政学为例,陈共。郭庆旺及吕冰洋一直以来致力于财政理论研究,特别注重财政理论与财政实践相结合,并以学术话语展示中国财政逻辑。国家治理财政学是理论与实践又一次在学术层面的结合,展示了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长久以来对财政理论问题的深入思考。以公共风险财政论为例,刘尚希自30年前就已经关注到了财政风险问题,回溯他已经发表的文章,可以清晰地看出公共风险财政论逐步丰富完善的过程。因此,公共风险财政论是凝结了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团队30年来对财政问题思考的智慧成果。以新市场财政学为例,虽然起步较晚,但也已展示出清晰的发展路线,沿着现象_理论_框架_应用不断前行。
与此同时,财政理论研究现状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一是理论与实践的不相匹配。明显地,国家治理财政学和新市场财政学更侧重于理论基础阐释,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有待进一步考察;公共风险财政论由现实财政问题引发,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但是理论基础不够坚实有力。当然,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也成了今后研究的重要突破点。二是不同方向研究由特定研究团队进行,但是相互之间的学术交锋较少。
三。西方财税思想中的跨学科融合
中国财政理论导源西籍,取径东瀛,受西方财税思想影响深远。因此,有一些学者以西方财政经典理论为基础,从跨学科的角度丰富了财政基础理论,其中以财政社会学和财政政治学较为典型。
(一)财政社会学
上海市委党校的刘志广是财政社会学的主要研究者。2005年,刘志广回溯了国外财政社会学提出。兴起。停顿。复兴的发展过程。
财政社会学源于对财政学技术化的反思,有奥地利传统和意大利传统两个分支:歌德雪与熊彼特为奥地利传统的代表人物,主张财政社会学以研究社会的政治经济影响为目的,而歌德雪与熊彼特却就是否遵循主义秉持着不相同的研究路径;帕累托及其学生为意大利传统的代表人物,主张从经济均衡和社会均衡角度对公共财政进行分析。2006年,刘志广在财政社会学分析框架下阐释了财政制度的内涵及其分类,认为财政制度是产权界定和人权安排的元规则,是一个国家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或立宪性“制度安排。按照现代语境,2012年,刘志广将财政社会学的研究主题归纳为:以国家财政为视角,围绕国家与社会发展所进行的理论。历史研究。2014年,以中国改革顶层设计为出发点,刘志广提出财政社会学的核心思想在于,财政问题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根源。特定的财政制度总是决定着特定的国家治理结构与模式。因此,中国改革顶层设计应以提升现代国家能力为着眼点,具体指向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通过财税体制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同时也对财政学基础理论的创新提出了必然要求。财政社会学在当代兴起,以社会“视角构建财政学理论体系,要求宏大理论框架和宏大历史叙事相结合,恰恰是回应了这一时代要求。财政社会学对于财政制度的基础性表述与基础和支柱说“中的财政定位,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财政社会学向我们提供了认识国家的独特视角,将财政纳入社会这一复杂系统中,综合考虑经济。政治诉求,使其对于国家治理中的制度改革拥有了更强的解释力。但是,从现有研究来看,财政政治学框架所衍生的财政问题思考,如财政分权问题。民生与财政问题等,依然缺少具备可操作性的现实指引,存在理论框架嫁接经济现实的问题。同时,相关财政改革方案多以税收为落脚点,分析存在一定局限性,财政社会学作为一项完备的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视野应扩展至更广阔的领域。
(二)财政政治学
上海财经大学刘守刚是财政政治学研究的主要倡导者之一。2010年,刘守刚探索了财政研究的政治学路径。
刘守刚主张财政政治学是财政学的一部分,即对财政现象进行政治学的分析与研究,而非财政学与政治学的交叉学科。财政政治学的研究内容可分为财政运行政治学与财政转型政治学,后者对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更具有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2015年,靳继东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赋予了财政新的功能定位,财政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也应随之延展。由此提出,财政政治学的根本目标在于满足国家或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财政体制和财政政策的重大需求,围绕政府间财政关系。预算政治过程和财政民主法治等问题展开讨论。2021年,陈龙在前述研究基础上就研究主线。基本假设。基本问题对财政政治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扩充。财政政治学依然遵循经济人“的基本假设,以财政权力和利益分配为研究主线,讨论财政的政治道德基础。征税权和预算权的性质。财权配置和运行。财权的规范与制约等问题。
目前而言,财政政治学在西方理论界的发展较为迅速,形成了丰富的理论成果。刘守刚和魏陆主编的财政政治学译丛,全书共12册,探讨了19世纪不同欧洲国家在现代国家制度建设过程中公共财政的发展情况,是财政政治学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相较而言,国内的财政政治学尚处于起步阶段,不同学者对于财政政治学的理论构建各抒己见,共识与分歧并存。现有研究成果多以西方财政思想为基础的概念化讨论,对相关研究范式。研究内容等基本问题的探讨尚不充分,针对中国现实的财政政治分析也远未形成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
四。关于财政学科的讨论
与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蓬勃发展相适应的,是关于财政学科范畴的探讨。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一重大论断,有学者认为财政学科的研究范围和性质应重新审视。一种观点是财政学应是多种学科的交叉。2015年,陈共撰文讨论了财政学对象的重新思考,以财政“一词来源为引阐释了财政学科的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双重属性,认为以交叉学科的视角探讨财政学问题是未来财政学理论创新的主要方向。2014年,高培勇在阐释基础和支柱说“时也明确提出财政是一个跨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等多个学科和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范畴。“但是另一种观点是坚持财政学是经济学科。2016年,安体富从财政学在西方经典经济学著作中的论述为主线,认为一直以来财政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是财政学与多种学科的交叉也不能动摇财政学作为经济学的主体地位。2021年,张馨针对当前财政学理论研究专门论述了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的理论基础。他认为财政学是微观经济学中的市场失效和公品问题,因此在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具有严密的逻辑。在新时代背景下,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市场失效论“和公品论“仍是重要的理论支撑。
关于财政学科研究范围和性质的讨论是财政基础理论研究的基础,深刻地影响了财政学研究问题和方法。第一种观点拓展了财政学研究范围,为财政基础理论创新提供了空间;第二种观点强调了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是以经济学为基础,即使创新也应在经济学体系中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严密的逻辑结构。
五。总结与展望
总提出:哲学社会科学的特色。风格。气派,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成熟的标志,是实力的象征,也是自信的体现。“陈共教授在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建设中明确指出,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十分不相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要把握三个特点,既体现继承性。民族性;体现原创性。时代性;体现系统性。专业性“。财政问题历来都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和重大问题,财政理论研究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财政学基础理论研究进展,既体现了对财政基础理论的继承,也体现了原创性。反映了时代性,并逐步以丰富的学术研究成果形成学术体系。这是财政学作为一门应用性学科对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回应,也是国内财政学研究自信的体现。
十八届三中全会迄今,以基础和支柱说“为基础,产生了一系列理论探索。理论发现。理论创造,其间既有中国财政实践的理论创新,也有对西方财税思想的扬弃与融合。通过梳理现有理论发展,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首先,长久以来国家治理始终是财政的根本目的,坚持国家在财政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财政理论构建的前提。无论是以公共价值最大化为假设前提的新市场财政学,还是以主张公共风险最小化为假设的公共风险财政论,其对于国家主体的基本遵循以及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其次,财政学基础理论的构建应当以市场经济为根本出发点。当前财政理论创新中对市场失效论“和公品论“的质疑是对财政基础理论的误解,财政理论创新的取向应是建立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现代财政制度。市场失效论“和公品论“在当前仍是最重要的理论支撑,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最后,财政理论的探索与主张虽在不同理论体系内存在差异,但从未偏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历史主线。根植于中国丰富而深刻的财政改革实践,从理论层面解释并指引中国的实践道路是财政理论发展的持续性目标。
综观现有财政学研究,虽然以实证技术为工具的研究依旧占据主流地位,但同时也应看到,在中国沉寂多年的财政基础理论研究已然苏醒,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研究团队的扩大,研究内容不断深入。但是也必须承认,中国学者虽已意识到了西方财政理论对于指导中国改革实践多有不适,但更多表现为片面的。局部的质疑与批判,尚未形成系统而全面的替代性理论构建。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是一个从提出到修正再到完善的过程,需要经过反复的论证与检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未来,中国的财政理论探索还应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与理论深度,充分体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性,为国家治理实践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展望未来,财政基础理论仍应包括两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财政的本质。职能如何理解和阐释,财政学的理论体系怎样构建;二是如何以更加严密的逻辑为财政改革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与支撑。
浅析当代财政基础理论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