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之后的学者普遍从定性的角度阐述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的正向关系,以及为保持两者的协调发展提出理论指导,其研究主要停留在理论层面,而缺乏定量的实证分析。因此本文将基于金融共生理论对温州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关系进行实证分析。首先,结合温州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实际数据,画出两者的趋势图,大致判断两者的相关性;其次,以中小企业规模作为因变量,以民间金融规模作为自变量,建立计量模型,得到民间金融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在计量回归结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协整检验,格兰杰检验,得到彼此的双向关系;然后利用计量结果的表达式求出共生度与共生系数,进一步分析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程度;最后,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得到促进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二、理论概述及理论应用
基于前述的文献研究,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共生发展的关系,理论上可利用金融共生理论与相关指标(共生度与共生关系)得以体现。
(一)金融共生理论
“共生”一词最初出现在生物领域,它是由德国生物学家AntonDebary (德贝里)在1879年首次提出来的,该理论指出了不同生物之间因某种物质联系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赖、相互生存的关系。金融共生论则是共生论在金融领域的具体拓展。金融共生论说明的是共生单元按照某种共生模式在一定的共生环境中形成的关系。下面将从从金融共生单位、金融共生模式、金融共生环境三大金融共生要素对金融共生理论进行阐述。
1、金融共生单位
金融共生单元是构成金融共生体或共生关系基本的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形成金融共生的基本物质条件,包括资金供给者(如民间金融机构、银行、保险、证券等),也包括资金需求者(如企业、自然人等),还包括各种中介机构(如担保、信用评级等)。
每一个共生单位都包含了象参数和质参数,前者表现共生单位的外在特征,后者反映共生单位的内在性质,其中主质参数起主导作用,它是反映外部特征的质参数。在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相互作用的共生系统中,贷款数量将作为民间金融的主质参数,私营企业生产总值将作为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质参数,在实证分析中将作为测定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的测量变量。
2、金融共生模式
金融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它反映各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资金需求方之间在物质与能量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交换关系。一方面金融共生模式根据行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寄生、偏利共生和互惠共生3种形态,其中互惠共生又可细分为非对称性互惠共生和对称性互惠共生两种,是共生的主要行为形态。另一方面根据组织模式的不同可将共生模式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4种状态。连续共生是指共生单元之间在一个封闭时间区间内在多个方面存在连续的相互作用,连续共生是比较常见和稳定的共生关系。共生系统的构成是由共生单元按照不同模式组合而成,并且金融共生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共生单元性质和共生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这里用向量m表示组织模式,用向量p表示行为模式,向量s(m,p)表示系统状态。根据共生的两种模式可以组合得到16种共生系统的状态组合,如表1所示。本文研究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即探讨它们之间的金融共生模式属于下表中的哪种类型。文献综述